孔雀鱼饲养难在哪儿?这3个热点问题,隔离和预防最关键
前言:
今天我注意到,有很多鱼友留言或是私信,咨询我孔雀鱼的饲养和繁殖问题,经过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相对集中的问题:孔雀鱼的公母区别?孔雀鱼的繁殖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一窝小孔雀鱼长不大就死掉了?
下面,我在这里谈谈我对这几个问题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帮到对这些问题存在疑惑的鱼友们!
孔雀鱼的公母怎么区分?
其实,起初我觉得这个问题显得有点幼稚,但是,细想之下,对于一些养鱼小白来说确实也算是一个问题。这和自身了解有关,也和商家的售卖有关,不能全赖自己,因此,这问题也不能称之为幼稚。
孔雀鱼外形上的区别很大,通常来说,公鱼除了尾鳍更宽大、更飘逸、更艳丽外,包括身体部位也具有更多的花色,而孔雀鱼的母鱼相对来说虽然尾鳍也大一些,不过却不是很鲜艳,很重要的一点是母鱼的体色暗淡,多数没有花纹。另外就是腹鳍的形状判断,很直观,公鱼腹鳍成管状,而母鱼则是扇形,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如果是没有发色的孔雀鱼小鱼苗,那么公母的判断就几乎没有什么对比,我们一般只能在发色之后才能准确判断。如果哪位买鱼的商家在发色之前就说给你成对捞小孔雀鱼,那么,多半是忽悠你的。
说回这个孔雀鱼公母问题本身,有些新手也有可能被商家“骗”了,这和商家的售卖不无关系。曾经我遇到有朋友说他买的孔雀鱼养了好几个月都不生小鱼,去他家里一看,全部清一色的公鱼,虽说养得肥硕漂亮,可是一条母鱼都没有,怎么可能生小鱼呢?
究其原因是商家说买回去肯定能生小鱼,而缸里捞的鱼全是漂亮的公鱼,据他本人说,缸里全是这种鱼。事实上,你去鱼市看看,很多商家也是公鱼母鱼分开养着卖的,而漂亮的公鱼总是卖得比母鱼要好。假如真是不懂分辨的新手,多半买回一群“一顺的”孔雀鱼,那么,你还是不知道公母,养得再好也肯定生不出小鱼来。
孔雀鱼的繁殖需要注意什么?
孔雀鱼的繁殖确实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我来给大家顺序分析一下。
配对才能繁殖,这是毫无疑问的。理论上,群居的的孔雀鱼不是“一夫一妻”制,因此,同一个水体里只要有公鱼有母鱼就能繁殖。(成年、鱼和水都正常的情况下)
孔雀鱼是卵胎生的小体型鱼,也就是大鱼直接生小鱼。在孔雀鱼的生产前,我们要确定是不是要生了?最好是提前将母鱼与其它鱼隔离开单独待产和生产。
那么,孔雀鱼要生产了,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孔雀鱼成功的大鱼生小鱼?实际上孔雀鱼的生产并不难,难的是生产后小鱼苗的成活率。
首先,你确定你家养的孔雀鱼要生了?那么你要确定母鱼腹部有明显的深色胎斑(有些玻璃体是粉色,但也是较深色,也会扩大),只有这样情况的母鱼才是即将生产的母鱼。
孔雀鱼孕母鱼没有必要刻意去做什么,只要维持好平时饲养的环境和条件就行。当然,为了确保孕母鱼体质,增加一些清洁的活鱼食,比如丝蚯蚓等活食,增加营养也是应该的。
如果你不想你的孔雀鱼生产出来的小鱼转瞬间就消失,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单独隔离孕母鱼待产,生产小鱼后同时把亲鱼和小鱼苗隔离开。
为什么一窝小孔雀鱼长着长着就没了?
前面我说过:孔雀鱼的生产并不难,难的是生产后的成活率!很多鱼友养孔雀鱼的过程中生出很多小鱼苗,却很少养大到成年就没了。孔雀鱼的繁殖率高,成活率却不高,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小孔雀鱼长着长着没了,这些小孔雀鱼去哪里了呢?
第一种情况:被大鱼吃掉。
孔雀鱼是卵胎生小鱼,生产后很快就能平游起飞,而此时是相当脆弱的,如果旁边有其它大一些的鱼,哪怕是亲鱼自己也可能会吞食自己的鱼宝宝,因此,你的孔雀鱼小鱼苗就极有可能是被其它鱼吞食,所以,这也就是我说的隔离开的意义所在。当然,鱼缸里有密植水草会好一点,不过小鱼苗损耗依然不可避免。
第二种情况:患疾病死亡。
养孔雀鱼的朋友,我相信几乎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孔雀鱼长着长着尾巴缩起来,跟着很快就接二连三的死掉,这就是小孔雀鱼患了一种寄生虫病--针尾病。我前面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过针尾病。小孔雀鱼的针尾病是“三代虫”的寄生虫病,最终导致孔雀鱼小鱼苗不能进食和游动,最终导致孔雀鱼小鱼苗大量死亡的的严重后果。链接送上:孔雀鱼针尾病怎么回事?怎么防治?你不要自以为是
孔雀鱼小鱼苗的患病死亡,十之八九就是患上针尾病而死亡的。当然,还有其他可能的疾病原因,但是水质正常或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因病而死。至于孔雀鱼小鱼苗其它的损耗,多数和水质波动、喂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包括先天不足的情况,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综述:
孔雀鱼的公母区分一点都不难,发色以后看外形就能区别,只不过新手小白需要在有对比的情况下才能明显确认。
至于孔雀鱼的繁殖,我们在确定有公有母的情况下,很轻松就能实现大鱼生小鱼的愿望。我强烈建议鱼友们提前隔离开孕母鱼单独饲养待产,同时增加营养,给孕母鱼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直到生产完小鱼苗几天以后再合缸。
繁殖率不等于成活率!小孔雀鱼长着长着就没了,我只讨论了“被吃掉”和“针尾病”两种大概率的可能因素,毕竟孔雀鱼小鱼苗的成长是最需要格外注意的就这两点,只要你能做到隔离和预防,就能够大幅度提高成活率了。
总之,孔雀鱼不难养,却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养好的,特别是孔雀鱼繁殖和小孔雀鱼鱼苗的成长,隔离和预防非常关键!
感谢阅读,我是草缸养鱼虾,了解更多养草养鱼虾的经验,敬请关注!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超逸绝尘
校验提示文案
草说数码
校验提示文案
David_yound
校验提示文案
橙juice
校验提示文案
苏乂乂
校验提示文案
人气得意徐尽欢
校验提示文案
讨伐苏西
校验提示文案
草缸养鱼虾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211844121
校验提示文案
minty
校验提示文案
樂樂媽媽
校验提示文案
逗逗是只猫咪
校验提示文案
马哈Vi不列颠
校验提示文案
审计招牌鸭
校验提示文案
野旷天
校验提示文案
肥行
校验提示文案
草缸养鱼虾
校验提示文案
肥行
校验提示文案
野旷天
校验提示文案
审计招牌鸭
校验提示文案
马哈Vi不列颠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211844121
校验提示文案
逗逗是只猫咪
校验提示文案
讨伐苏西
校验提示文案
草缸养鱼虾
校验提示文案
樂樂媽媽
校验提示文案
minty
校验提示文案
人气得意徐尽欢
校验提示文案
苏乂乂
校验提示文案
橙juice
校验提示文案
David_yound
校验提示文案
超逸绝尘
校验提示文案
草说数码
校验提示文案
草缸养鱼虾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