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KTC的新品出的很快啊,采用42吋OLED面板的显示器G42P5正开启众测,我也申请了一台体验一下。为什么在显示器后面加个感叹号,是因为KTC的G42P5虽然跟LG的C2使用同尺寸的OLED面板,但两者定位完全不同:C2是一台只有HDMI输入的运行着WebOS系统的智能电视,而G42P5还具备DP、Type-C接口的显示器,搭配PC、笔记本、主机来使用更方便。
只是因为疫情的缘故,我几乎所有的测试设备都被封控在一个小区里,解封仍无望,暂时只能做主观感受。
KTC G42P5的特点在官方页面是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了,采用最新的WBE版本OLED面板,纳米纹理玻璃在抗反光、抗烧屏方面进步明显些,显示性能并没有多大变化,依然是全屏140nit左右、10%窗口大约700nit的亮度,能达到99%P3色域,支持sRGB、DCI-P3、AdobeRGB色彩空间。支持TypeC的90W供电和KVM功能,接PC、笔记本更方便,刷新率可以超频到138Hz。
目前在售的OLED显示器用到了三种生产路线:WOLED、打印式OLED和QD-OLED,它们都具备超高对比度、出色的色彩表现、超快的响应时间等特点,不过打印式OLED峰值亮度上不去,刷新率只有60Hz,QD-OLED目前只有曲面非4k机型,要想兼顾大尺寸、高刷新和4K分辨率,KTC G42P5显然是最优选。
外观设计与安装
G42P5有不带底座和带底座两个销售版本,带有RGB灯效的底座售价500元,背面带有100x100的VESA安装孔,以及RGB灯的连接触点。
LGD 的OLED面板都是一块钢板加小书包,整机厂自行设计背壳。KTC使用了一整块喷漆钢板做背壳,接口部分覆盖一块磁吸盖板。装好底座后整体分量大约16Kg,分量不轻,边缘的钢板都是凸出的,所以搬起来有点儿勒手。
虽然配套的底座挺漂亮的,而且占用桌面的纵向空间不算很大,不过屏幕高度会比较高,我觉得使用机械臂安装、或者直接在墙面壁挂更合适,可以尽量贴近桌面和墙面,才能得到最佳视距和高度。
如果你的桌面深度比较长,配合底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还有RGB灯效。
接口设置在屏幕左侧,接线什么的比设置在底部的方便多了,配备2个HDMI 2.1、1个DP1.4、1个TypeC、1个USB-B上行口、2个USB-A以及耳机接口。
随机附带的遥控器真的很有用,选择G42P5的用户一定有很多设备,因此无论是切换输入接口、调节显示设置,这个遥控器都会提升效率,尤其是在进入保护状态后,需要按动机身按键才能唤醒,所以有了这个遥控器,就不必去摸屏幕底下的五维摇杆了。
关注1:42吋显示器会不会太大
安装官方底座后,大约占了我那140x60厘米桌子的1/3面积,所以如果能贴墙安装的话,会感觉非常舒畅。
跟27吋显示器比起来,42吋画面不小,但已经比48吋更接近显示器的范畴,实际体验之后,我感觉在70-80cm左右的视距效果最好,在这个距离上,150%-200%缩放的文字显示效果细腻,也不至于频繁扭头,看电影的感觉大致与2米处的85吋电视相当,凭借OLED出色的对比度和色彩,能看出4K电影更多细节与质感,很多年代稍微远一点的视频,图像细节的弱点非常容易看出来,应该说G42P5有做彩监的潜质。
以我长期使用27吋显示器的情况,大概1到2天可以适应更换42吋显示器,如果你的视距比较近,也可以考虑用比例控制功能缩放出一个贴近底边的小尺寸画面,甚至模拟带鱼屏。
全屏显示与模拟27吋显示
不过这种比例缩放是直接把输入信号拉伸/压缩显示的,对PC来说效果不如直接勾选显卡的“整数缩放”,在显示设置-高级显示设置-显示适配器设置里直接选2560x1440,这对跑不动4K游戏也是一个妥协思路。
关注2:纳米纹理玻璃效果如何
纳米纹理玻璃,大家对它印象深刻,应该还是因为昂贵的苹果显示器,以及售价145块的抛光布~。从实际体验看,首先必须肯定纳米纹理玻璃对抗反光(反光亮度低)、抗眩光(反光清晰度低)的能力真的很强,下图是跟“通透度”比较好的类镜面表面做对比,效果非常明显。
电视机的使用环境可以通过客厅的灯光设计,比如采用氛围灯、无主灯设计来规避反光的问题,但显示器通常工作在光线比较复杂的环境里,纳米纹理玻璃的效果相当不错。至于说到通透度,我感觉负面作用并不大,毕竟42吋4k OLED的像素密度比Apple Pro Display XDR低多了,如果你用惯了雾面屏的笔记本和显示器,在保持合适的视距时,并不会感觉到有什么问题。反而这块总是“黑黢黢”的屏幕,会让人觉得有点诡异....
至于如何清洁...好在现在第三方“平替苹果抛光布”已经有不少了。
关注3:烧屏吗?
对于OLED当作显示器用,我多少还有点顾虑,于是乎连接好PC后,做了几件事
1:设置全黑背景windows主题
2:桌面不显示图标,需要的时候再说
3:浏览器安装Dark reader扩展插件,浏览器外观选择暗色
虽然这时的页面跟平时区别有点大,但我至少不用担心烧屏了,离开座位时可以用遥控器关屏,或者等5分钟后保护机制自动关屏。我这样做并不完全是为了避免烧屏,也是因为OLED的亮度特性,全屏与小窗口之间的亮度差距比较大,如果界面显示很多白色,在大小窗口之间切换,可能会感觉乎亮乎暗。
一顿操作之后,再加上系统自带的保护和刷新机制,所以烧屏这个问题我暂时没有察觉,非要去长时间显示白色方块,肯定会有暂时性残影,不必专门去测。
关注4:HDR效果和游戏效果
HDR效果一如其他OLED显示设备,毕竟OLED拥有极高的对比度和99%P3色域,尽管峰值亮度水平受限于42吋面板的像素密度,不能做得和48、55吋那样高,但图像的立体感、细节和质感都是液晶难以企及的。
对于windows开启HDR来说,UI界面的色彩会变得比较诡异,这个问题我解释过很多次,主要是sRGB程序在BT2020+PQ环境下转换的问题,这个锅是微软的,但因为G42P5在HDR状态下无法调节任何色彩参数,也有一部分责任。(LGD OLED 的默认色温为9300K)
临时的解决办法么,N卡调节桌面色彩设置,降低蓝色的亮度(47%),可以降低些色温,还可以顺便增加些饱和度(数字颜色格式)。
A卡比较方便,可以直接调节色温和饱和度。
说起内置的扬声器,简单讲就是对显示器而言还可以,对电视而言就比较一般,感觉有点闷闷的,左右声道分离度不足。
游戏方面支持自适应同步,不用担心撕裂,更不用担心拖影。在OSD里打开超频选项,系统就多了138Hz刷新可选,运动画面清晰流畅,HDR效果也很不错,等我的游戏机解封后再接着耍一耍吧~。
目前发现的缺点:
开机、信号识别等待时间太长,大约10秒。
HDR下可调选项太少,没有色温调节
*HDR模式暗部有点问题已反馈等待固件更新。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
阅读全文
双十一下单,到目前因疫情影响还没收到货
ktc48寸的路过,为什么42寸的osd有超频选项啊,羡慕死了,不知道48寸的固件什么时候有的升级呢。
你敢信吗?我一个月3800都不敢买这显示器,你居然买来玩
只有ktc显示器下面会经常讨论固件升级啥的
不加底做多重
一直犹豫中,深80的桌应该可以驾驭
什么家庭条件可以买这个
没有频闪~~只是有刷新周期的一点波动~WOLED的特性
请问看久了眼镜累吗?一直不敢出手oled显示器,就怕频闪瞎眼。
LGD的面板WBC和WBE估计也在混用,但其实俩没太大区别,C1-C2的进步一部分要算在算法和芯片上
KTC 42 莫非LG C2 同款面板? 为啥KTC整天可以拿到LG OLED屏自已加工自身显示器?
明白了,多谢大佬
第一版固件暗部反色,后来更新了一版修复了,但高光没有第一版好看,调暗部平衡有些帮助,Madvr设置tone mapping会有帮助。
我自己的证据还是24Gbps,RD2173貌似就是24G的,PS5上4K120Hz可能会降色度采样到420,不过估计也很难看出来
这文章其实只写了一半,后来补测了数据,总体而言,这个显示器还是适合喜欢OLED的视频表现,以PC游戏和视频为主的人,不太适合长时间办公和上网,跟笔记本搭配比较合适。值不值有点难讲,毕竟比48的还贵1000~~桌子不那么大但也不能小...
HDR暗部问题是怎样的?G48P5似乎也遇到一点问题
所以HDMI还是满血的?
哦哦,难怪我在B站看到有人评论说是残血的2.1,那还值不值得入手呢?还是上LG C2?虽然不怎么玩游戏
背板的喷漆钢板第一眼确实非常坏心情.....
昨天收到,一条条纹,瞬间就没心情了,大体看了下,太一般了,做工粗糙就算了,屏幕也没有一眼好,接下来没什么测试的必要了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