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2023-12-04 15:27:10 0点赞 1收藏 1评论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就在 2023 的下半年,随着全新奔驰长轴距 E 级、极越 01、极氪 001 FR 的陆续发布,5nm 制程的芯片真正实现了量产上车,这颗芯片正是高通的车规级芯片骁龙 8295。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上周结束的广州车展上,我们观察到至少有 7 款热门新车搭载了这颗芯片。并且可以预见,2024 年,骁龙 8295 会成为更多主打科技与新功能体验的车型的标配。

不仅仅是 5nm,伴随骁龙 8295 而来的还有 PC 级的绝对性能。到座舱内部,6K、8K 级别的高分辨率屏幕终于得以进入车内,即使运行手游大作也毫无压力,加上本地 AI 能力的大幅提升,曾经只能云端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全部在本地运行。这里说的,也包括火热的 AI 大模型。

骁龙 8295 芯片的出现,就在为更全能的旗舰座舱打下基础。

如果你正考虑买车或对骁龙 8295 还不甚了解,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这款产品对行业和用户的意义,分析「新一代车机芯片天花板」的优势,以及车企如何利用更强的芯片性能开发实实在在的升级体验。

5nm 芯片首次上车

骁龙 8295 的量产上车,称得上汽车芯片产业的重大升级:其作为首颗上车的车规级 5nm 芯片实现了从 7nm 到 5nm 的技术迭代,这是当前用户能在量产车上体验到的汽车半导体最高工艺制程。

除年底刚刚发布的第三代骁龙 8 采用了 4nm 制程,今年顶级消费级芯片的制程仍属于 5nm 工艺节点,而先进的制程带来的是性能和能效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车规级的骁龙 8295 芯片已在工艺节点上领先行业,更重要的是性能足够强。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首先来看 CPU,骁龙 8295 搭载的是高通第六代 Kryo CPU,采用四颗超大核+四个大核的架构。这个设计思路与手机芯片有着明显的不同,手机芯片更注重能效比和发热量,通常会加入更省电的小核,而车载芯片由于空间、散热和冗余条件都更好,更有助于性能释放,因此都用大核心。

骁龙 8295 芯片 CPU 算力可以达到 230K DMIPS。相比之下,当前主流的车机芯片 CPU 的算力基本都按照 100K DMIPS 的标准设计,骁龙 8295 的算力直接翻倍。

当然,高通全新的 CPU 架构 Oryon 已经在路上了,这个新架构很可能明年就会搭载到汽车等终端上,届时 CPU 的性能还将更强。 再来看有关图形处理的 GPU 核心,骁龙 8295 采用了第六代高通 Adreno GPU,可以实现每秒 2.9 万亿次单精度浮点运算(2.9TFLOPS)或每秒 5.8 万亿次半精度浮点运算(5.8TFLOPS)。这个较其他主流车机芯片相比有点「不在一个量级」的意思了,甚至拿 PC 芯片如苹果 M1 的 GPU 算力 2.6TFLOPS 相比,骁龙 8295 的性能还要更强一些,介于 M1 和 M2 之间,这个 GPU 性能表现玩玩手游肯定绰绰有余。

也正是因为更强的 GPU 性能,加上显示处理单元 DPU,得以让骁龙 8295 最多可支持 32 块屏幕,或者最多 6 块 4K 屏幕显示,也就是接近 5,000 万像素。

在 AI 能力上,骁龙 8295 实现了相当大的飞跃,算力数据则是更夸张的,比苹果最新旗舰芯片 A17 Pro 强,甚至超越了不少自动驾驶芯片的 AI 算力。随着车内交互设计复杂度的上升以及车内使用场景的扩展,今后的座舱功能得以延伸到全车范围,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沉浸。

此外,视频处理器(VPU)、视觉处理加速器、安全管理器以及安全处理器等核心,共同构成了骁龙 8295。总之,在高通的座舱芯片产品中,目前最新的是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其中定位「至尊级」的就是骁龙 8295。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既然性能很强,不如跑个分。近期安兔兔车机版公布了奔驰长轴距 E 级车机的跑分数据,超过 93 万分,和主流的车机芯片跑分数据相比,实现了翻倍的分数。此处还需要强调,车机版跑分和手机版分属两个体系,二者的跑分分数没有可比性。同时,车机跑分数据所呈现的只是理论性能,实际体验如何还要看车企的深度软件调校。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那么,骁龙 8295 如此强悍的性能,会在哪些地方发挥作用呢?

强大性能怎么用?

让我们回到智能座舱最初的阶段,当时车里大屏的目标就是取代手机支架,彻底改变导航和音视频的体验。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

智能座舱的下一阶段则是变成计算中心。在做好基础体验的前提下,影音娱乐、游戏将成为下一个增长点,更重要的是智能化体验需要来一次大升级。实现这些应用场景的基础就是更强的算力。

搭载骁龙 8295 的车型,也正围绕影音娱乐、游戏、智能化体验三大领域进行布局。

高分辨率屏幕 —— 娱乐和显示更爽的基础

对于车内娱乐而言,屏幕的尺寸、分辨率是优秀显示效果的基础。也正是座舱娱乐更高的需求,高素质的屏幕就进入了车内。

全新奔驰长轴距 E 级车中,就用上了 12.3 英寸仪表、14.4 英寸中控屏幕和 12.3 英寸副驾屏幕。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而在极越 01 和吉利银河 E8 当中,前排屏幕都变成了一体式,并非多块屏幕拼接而成,沉浸感明显更好。极越 01 车内屏幕横向分辨率为 6K,吉利银河 E8 屏幕横向分辨率达到了 8K。

像素数量大幅增加,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图形处理压力,骁龙 8295 恰好就是为这样的应用场景打造的;反过来说,有了更强的基础,车企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热门手游 —— 下一个增长点

车机芯片性能的大幅提升,很容易表现突出的一个应用就是游戏。两年前,马斯克给 Model S 和 X 加入了和 PlayStation 5 性能相当的芯片,其实就是为更高负载的游戏准备的。

彼时,又有不少车型支持以投屏、外接设备的方式实现车内游戏,但还是不如打开 App 玩那么直接。同时,以蔚来 NIO Phone 和蔚来车型双骁龙平台端到端连接为发展方向,车手互联的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到了今天,更强的 GPU 进入车内,就是为更好的游戏体验准备的。

来到极越 01 的车机,我们可以全屏游玩狂野飙车 9。在这么宽的屏幕上玩游戏,游戏视野相当开阔,加上车两侧的街景,游戏的沉浸感比手机、平板高了好几个等级。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海外版本的奔驰 E 级上,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玩「愤怒的小鸟」,这也是愤怒的小鸟首次与豪华汽车品牌的合作。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国内发售的奔驰长轴距 E 级车还更进一步,让导航界面更精美。奔驰与 Unity 中国联合开发,实现了更精细的地图渲染,同时还有实时光影效果、草地动画、水面倒影等特效。要实现这些效果,必须要有更强的 GPU 性能,而骁龙 8295 就是更好的选择。

可以说,游戏和更精细的 UI 设计,都会成为智能座舱领域的下一个增长点。

AI 让座舱更智能

近两年,生成式 AI 快速发展,已有不少车企计划或者已经将大模型引入车内。过去,由于本地 AI 算力的桎梏,从简单的语音识别到复杂的 AI 大模型,车企都尽量配合云端+本地计算。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一旦车辆处于地库、隧道等网络较差的环境中,这些需要云端计算的任务要么延迟太高体验感差,要么直接不可用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原来要在云端才能完成的运算负载转移到车端,在本地完成。

实际上,从云端到本地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升级是多方面的,车机能够随时快速响应,不受网络环境影响;本地运行保护车内隐私,数据没有外泄风险。

这里还得说到极越 01,在启用骁龙 8295 的两个 NPU 之后,实现了全离线的语音。官方数据显示,极越 01 语音识别速度为 500 ms,语音响应速度在 700 ms 以内。而大部分车型的语音响应速度实测都在 1 秒以上。可以说,完全本地的语音能力确实要比云端的更快一些。

当然,官方数据和实测数据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最近我们已经提了极越 01 量产车,之后会给大家测试一轮。

除了语音能力以外,AI 大模型很快就会上车了。具备更强 AI 算力的骁龙 8295 自然也能将部分模型部署在本地,实现更快的响应。

利用骁龙 8295 的性能优势,不同车企都在针对影音娱乐、游戏、AI 三大领域发力。恰好也正是因为骁龙 8295 的性能优势,让智能座舱有了更大进化的空间。

对于下一阶段的智能座舱来说,更全能的座舱体验,以及专属出行场景的核心功能,就是进化的方向。骁龙 8295 的量产上车,则是让智能座舱的进化更快了一步。

「数字底盘」赋能智能车生态

无论是百年车企还是刚刚入局的造车新势力,智能和电动都是核心目标,智能化的底层其实就是芯片。与此同时,仅有一颗座舱芯片还远远不够,高通的布局就是为智能车提供一套「数字化的底盘」,从车辆最底层设计入手贯穿整个车辆系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于是,骁龙数字底盘的诞生,就是车载信息娱乐、智能驾驶、车载网联、车对云服务等功能的答案。

5nm 车规级芯片首次上车,骁龙 8295 到底强在哪?

其中,更早实现普及的第三代旗舰级骁龙座舱平台 —— 骁龙 8155 已经成为众多车型的「标配」。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包括 2023 款凯美瑞、别克 ELECTRA E5 先锋版、长安启源 A07、传祺 M8 宗师、传祺新能源 E8、福特游骑侠 Ranger、岚图追光 PHEV、路特斯 EMEYA、MG Cyberster、哪吒 X、全新一代宝马 5 系、坦克 700 Hi4-T 首发限定版、魏牌蓝山 DHT-PHEV、沃尔沃 EM90 和星纪元 ES 等车型都搭载了这款芯片。

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刚刚上车,目前已有近 10 款车搭载了这一代座舱芯片。

智能驾驶领域,高通同样也有布局。在国内,长城汽车通过其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就在自家车型上使用了高通的 Snapdragon Ride 平台,通过 Snapdragon Ride SoC 和加速器的组合之后,毫末智行打造的小魔盒 3.0 平台单板算力达 360 TOPS,可持续升级到 1440 TOPS。也正是基于此平台,毫末智行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NOH 正在多城落地。

数据显示,全球有 2.5 亿辆车采用了骁龙数字底盘,其中,从 2021 年起,超过 40 家国内汽车品牌推出了 100 多款使用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的车型。

在海外市场,奥迪、宝马、别克、凯迪拉克和沃尔沃等品牌也都基于骁龙数字底盘推出大量车型。例如,采用高通智驾方案 Snapdragon Ride 平台的凯迪拉克车型已经发布。前不久,凯迪拉克宣布其纯电版凯雷德(ESCALADE IQ)将搭载骁龙座舱平台、骁龙汽车智联平台和 Snapdragon Ride 平台。明年底,这款车就会交付。同样配备了骁龙数字底盘的车型还有沃尔沃 EX90,对比当前一代车型,EX90 的信息娱乐系统的速度直接翻倍,图形处理速度提升了 10 倍。

整体而言,在汽车圈不断内卷、创新加速的 2023 年,恰逢 5G、AI 及车手互联等全新功能上车。尤其是手车互联,多设备之间的通信、算力共享、生态融合其实都离不开底层芯片和开发环境的支持。在手机、汽车等多品类终端有着深厚积累的高通,或许能在未来让我们的驾乘体验实现更多可能。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 收起

intel 英特尔 Ultra 7 265K CPU 3.9GHz 20核20线程

intel 英特尔 Ultra 7 265K CPU 3.9GHz 20核20线程

2888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4600KF CPU 3.5GHz 14核20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4600KF CPU 3.5GHz 14核20线程

1499元起

AMD 锐龙R7-9800X3D CPU 4.7GHz 8核16线程

AMD 锐龙R7-9800X3D CPU 4.7GHz 8核16线程

4399元起

AMD 锐龙R5-9600X CPU 3.9GHz 6核12线程

AMD 锐龙R5-9600X CPU 3.9GHz 6核12线程

1339元起

AMD 锐龙R7-9700X CPU 3.8GHz 8核16线程

AMD 锐龙R7-9700X CPU 3.8GHz 8核16线程

199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2600KF CPU 4.9Ghz 10核16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5-12600KF CPU 4.9Ghz 10核16线程

992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7-14700KF CPU 3.4Ghz 20核28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7-14700KF CPU 3.4Ghz 20核28线程

2289元起

AMD 锐龙R9-9950X CPU 4.3GHz 16核32线程

AMD 锐龙R9-9950X CPU 4.3GHz 16核32线程

3989元起

intel 英特尔 Ultra 9 285K CPU 3.7GHz 24核24线程

intel 英特尔 Ultra 9 285K CPU 3.7GHz 24核24线程

469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90F CPU 4.6GHz 6核12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90F CPU 4.6GHz 6核12线程

67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00F CPU 2.5GHz 6核12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2400F CPU 2.5GHz 6核12线程

883元起

AMD 锐龙R7-7800X3D CPU 4.2 GHz 8核16线程

AMD 锐龙R7-7800X3D CPU 4.2 GHz 8核16线程

3199元起

AMD 锐龙R5 7500F CPU 3.7GHz 6核12线程

AMD 锐龙R5 7500F CPU 3.7GHz 6核12线程

899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3490F CPU 3.5GHz 10核16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 i5-13490F CPU 3.5GHz 10核16线程

687元起

intel 英特尔 酷睿i9-14900K CPU 3.2GHz 24核32线程

intel 英特尔 酷睿i9-14900K CPU 3.2GHz 24核32线程

3399元起

AMD 锐龙 CPU 台式机处理器 R7 5700X 散片CPU

AMD 锐龙 CPU 台式机处理器 R7 5700X 散片CPU

769元起
1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