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
最近有些迷恋拉花coffee,于是乎就一直一直看拉花的手法,陷入了某种癫狂。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0/659e57c122ba09860.jpg_e1080.jpg)
想说一说咖啡先。
个人觉得咖啡首先ta是一种饮品,口感、香气这些因素是重要的,再来是喝咖啡的氛围带来的愉悦的感觉,然后就是疗效,续命神器,还有衍生的诸如喝ta的一种日常习惯,或者是风靡的效果这些。
话说,每一种植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那一年的天与地孕育而生的特殊的产物,咱们常常会听到诸如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等等以地理坐标为某种植物或产品命名的商品,其实就是因为那个区域产出的某种特定的东西尤具特色,就像俺们的沙窝萝卜。就是说,同样的种子或是生物的幼苗,换了这个特色的地理位置耕种或者养殖,产出的东西,味道是不同的。这是咱们人类智慧的结晶,发现了这种规律。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0/659e4f32e3a3d8239.png_e1080.jpg)
咖啡豆最早被发现是在埃塞俄比亚。能追溯到数百年前吧,当然,跟茶文化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的,茶叶距今至少有5000年历史了,不过,这个跟植物的特性是有一定关系的,茶叶,喝其叶,而叶子的发现、采集较咖啡豆而言概率更高。菜菜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山羊,牧羊人发现山羊食用了某种果实以后变得精力充沛,于是乎,采摘、之后烘焙、酿造了ta。而后就是成规模的种植,再然后就是种植及酿造技术的传播,先是到了阿拉伯半岛,在公元7世纪左右达到欧洲。咖啡的盛行直至17世纪才开始,
咖啡,每个地方,每个人的饮用方式,习惯等等都是不同的。尽管是这样的,ta仍旧成为很多人每天不可或缺的产物,或者说咖啡时光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片段。
咖啡是一种植物,跟大多植物的一些特点是一致的,除了耕种地点的不同以及种植技术的要求以外,还有就是采摘的时间,有经验的种植户会在熟成的时候及时进行采摘并且及时处理,话说有的称咖啡的果实是咖啡樱桃来的,外形属实有些像的,果农祛除果皮及果肉,清洗、防止腐败。
处理:
![脱皮处理](https://am.zdmimg.com/202401/12/65a0ee59128568527.gif_e1080.jpg)
祛除果皮及果肉一般有三种方式,
顺便说一下,为啥说不直接脱壳直接进行晾晒呢,因为作为一枚咖啡果(有红色和黄色外皮),除了果皮以外,还有内部的黏膜包裹着两枚生豆子,而这层黏膜组织,富含香气决定了咖啡的风味,所以要留存这层黏膜进行短期发酵,以求其保留在生豆上。
1、日晒,这种方式比较传统、历史比较悠久,成本低,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将清洗后的果子晾晒,干燥后将咖啡生豆自果皮及果肉中剥离不来,对了,咖啡的生豆是绿色的。
话说这种剥离的过程中风险还是蛮大的,全凭运气。因为这种晾晒是没有什么技术把控的,一个不好就都坏掉了。而且,剥离操作纯纯人工,费劲。选择日晒方式的一般也是日照比较充足的地区,如埃塞俄比亚。
风味上,日晒的豆子相对来说甜味多些(这里自行理解哈,这东西不是你想的那种甜),厚重及丝滑。
2、水洗,这种方式比较新,但是相对成本较高,一般的方式是先进行水洗脱皮,之后将带有黏膜的生豆子放在水中进行发酵,大概的周期是1、2天,或者长一些时间,这受到豆子的情况,天气等等因素的影响。之后再进行水洗祛除黏膜,这时候,黏膜上的风味已经完全转移到豆子上面了。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0/659e4e99198259018.png_e1080.jpg)
水洗的处理方法比较能保证出品的质量,但是水洗设备,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员工的人工成本,用水量等等的因素导致这种处理方式成本整体较高,所以,一般都是较高端品牌选用。
水洗豆子的口感来说,果香相对浓郁,酸度比日晒要高,
3、水洗和日晒的混搭,先水洗去皮,之后日晒处理,干燥后再祛除黏膜
这种混搭处理方式,口感来说也比较融合,既醇厚也比纯日晒的酸度高。
烘焙
浅烘的豆子苦度最轻,酸度高,花果香浓郁。
中烘的豆子相对平衡,无论苦度、酸苦、花果香、味道偏巧克力
深烘的豆子苦度最高,烘焙香味重,不过有一点,其实咖啡店很多美式大多是深烘的豆子,事实上,深烘可以掩藏豆子本身的不足。
产地:
提一嘴,很多豆子或者说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豆子,风味都是不同的、比如花果香、酸度等等。菜菜会想,其实作物,物产,会以线的形式分布在地球,比如,云南事实上也适合种植咖啡豆。
还有咱们这里的金华火腿、其他地区的培根、等等,很多东西的雷同是有迹可循的,这发现的过程是有趣的。
混搭口味:
咖啡比较中规中矩就是加糖和奶、或者后期有加巧克力、果汁等等、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0/659e57818e211205.jpg_e1080.jpg)
根据不同配比,有美式、澳白、摩卡、拿铁、厚乳系列、
根据不同提取或蒸煮手法,滴露、冷萃、浓缩、
还有借助密度不同进行的拉花手法,是非常非常有趣的探索。
那啥,其实开始的初衷是想讲讲简单拉花的手法的,前面这也想说一下,那也想说一下,就这样了。
简单演示下拉花:
说明一下,适用拥有蒸汽功能的咖啡机机主、手动打奶泡比较适合做造型,拉花效果会差一些。
蒸汽棒与钢备角度:
牛奶要选用低温储藏的,温度大概在4度左右。否则会影响奶泡的密度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qnam.smzdm.com/202401/15/65a49d83187799683.png_e1080.jpg)
牛奶在杯子中旋转。这个过程是让牛奶能够充分的进入空气形成奶泡,直至体积增大制原来的1倍半,同时温度达到60度左右。
通过振动杯子将相对粗大的泡面振动到杯子上部分,同时用勺子将相对粗大的泡沫盛出。
话说、与蒸汽棒的熟悉过程要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感情的,是有一些窍门在的,比如开始,启动蒸汽阀空喷,是为了放出水分同时清洁蒸汽棒。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5/65a4a3760f5e96445.png_e1080.jpg)
意式浓缩、20到30ml、先导入杯子中、
注入打好的奶泡,大概到咖啡杯半满的位置、
拉花缸按照图片标注的动线进行转动、先画大圈,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5/65a4a743608cd1791.gif_e1080.jpg)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5/65a4a8d3c3a2d9141.gif_e1080.jpg)
其他的示意图:
![coffee拉花那些手动路线、值得收藏一波](https://am.zdmimg.com/202401/15/65a4a90e268af1798.png_e1080.jpg)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搞咖啡的阿星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978717908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978717908
校验提示文案
搞咖啡的阿星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