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记详情

2019-04-18 14:07:31


读书打卡第十三天,嘎仙洞吊古——鲜卑人出大兴安岭记笔记,勾海燕。。昨天睡晚了今天补上。


此本书是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边疆历史文化大河黑龙江卷中的一本,只能说是专业知识通俗化的产物。从此本书可以了解到鲜卑人的起源、兴起等主要历史变迁,及其创造的灿烂文化,并获得较为新鲜的近代考证信息,仅此而已。这套书可以忽略不再购买了。

1980年鲜卑祖居地嘎仙洞被发现。
大兴安岭孕育了鲜卑人,鲜卑的先人为东胡。
作者认为大唐盛世,是鲜卑人开创的。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交通工具主要有两种,滑雪板和桦皮船。桦皮船,船身为木架,外面包裹桦树皮,接缝处用红松根须缝上,再涂以松香和桦树皮油混合而成的油膏。
鄂伦春,意思是住在山上的人或驯鹿的人,是鄂温克中分离出来的一支。以斜仁(树干)柱为游猎最主要住房。圆锥形帐篷,外部覆盖狍皮。信仰萨满。
东胡被匈奴所灭,一部退居乌桓山,以乌桓立国;另一部折回大兴安岭地区,与当地的北系东胡部落结合,形成鲜卑前身。
直到东部鲜卑人檀石槐的出现,才统一了鲜卑各个部落。
慕容氏分以土地、耕牛、屯田纳租,建立了以农立国的燕国。
鲜卑上层人士多信奉佛教。
北魏太和年间汉化的服制,褒衣博带式袈裟,领口较大,露出僧袛支斜边及上层衣服的领子,胸前结带下垂,衣端搭在左肘内侧。
秃发,鲜卑语意思为“被”。
乞伏鲜卑,以高车为养父,鲜卑为养母。
数百年来,鲜卑从森林走向草原,又从草原迁徙至内地;从射猎变成游牧,又从游牧变成农耕。在定居生活、学习汉族文化的过程中,民族习俗也逐渐汉化。建立了前、西、后、南燕、西秦、南凉、北、东、西魏、北齐、北周、吐谷浑等国家。隋唐以后,逐渐融合在其他民族之中,渐渐消亡。
黑龙江世居民族有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

展开 收起

本文作者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挂件

lijiajun19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关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