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创新 In-Ear 2入耳式耳机及入门耳机的个人拙见
楼主平时一般只听女声ACG,所以一直想体验下动铁,看到
--------------------------------------------吐槽一下--------------------------------------
等了大概一个星期,还没收到运费支付通知,倒是收到了各种flag,“说不定丢了,JS会赔钱么?”,“放假前收不到就神作了”......期间客服也是各种不理人,后来终于有客服回复说可以自行查看“作业状况”,才知道JS爆仓了,延迟10多天。然后就继续等,我是12月25号送达JS的,一直等到作业状况-登陆件处理到15年了,还是没有收到运费通知,客服又是各种不在线不理人...问了几天终于有客服告诉我,25号有一批货弄混了,还在分,分了差不多2个星期了啊,这是混了多少...最后的结果就是flag显灵了,放假前3天才收到运费通知,一共99软妹币,一人33还是很划算的。
开学前完成了运费支付,倒是非常顺利,海关直接就给放行了,听说上海海关一直不怎么税是么?一共240到手,奶茶东最低貌似是299吧。
-----------------------------------------废话说完了---------------------------------------
↓真·开箱↓官方宣称95%噪音隔绝,3代是98%。
↓依稀可见的内部结构,做工还是很精致的,全金属腔体很有质感↓
↓真的非常小,非常轻,非常长↓
↓信仰充值成功,Air的包装盒更高端一点↓
听感部分请脑部《我的洗发水》
♫当我第一次知道要给单单元动铁耳塞写听感的时候,其实我是,是拒绝的♫
♫我跟小编讲,我拒绝,因为,单单元,根本没有听感♫
♫小编跟我讲,听完加特技♫
♫声音很棒,很亮,很耐听♫
♫开了一个月脑放之后呢♫
♫声音Duang~~~~~~~~~~~~~~♫
编不下去了...和Air对比总结一下吧,低频比Air好上不少,完全超过了我对动铁的期待,听ACG完全够用了,是隔音带来的神秘加成么;中频也略好于Air,感觉更扎实,更干净,人声稍远;高频不如Air,毕竟Air出了名的高频女毒。虽然是动铁,解析并没感觉比Air好,声场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感觉有点闷,听诊器效应感人(在耳朵上绕一圈可以解决线材摩擦产生的听诊器效应,而且不影响佩戴,但是走路的脚步声还是少不了的)。总的来说,IE2和Air在风格上有几分相似,也没有感受出和动圈的明显差别,楼主听的不多,都是入门级,还请多多指教。
------------------------------------入门耳机的个人拙见----------------------------------
按照购买时间来说说吧,资深烧友快快退散
右1:索尼MDR-ZX100入门监听便携头戴(119购于中亚),无音染,不夹头,夏天在宿舍戴着上AB站用用。
最上面:AKG K374(400包转运购于日亚),为啥只有个盒子,因为楼主去年手贱放衣服口袋弄丢了 那时候刚接触耳机,不太懂,也不明确自己喜欢听啥,只知道这个外观不错,又是大厂,那时候奶茶东卖628,应该不错吧。结果到手之后发现线太硬!用了几个月线都没缕直,戴着很不方便,听诊器效应非常严重,腔体太大,经常掉出来...要说优点嘛,低频量足,有下潜,听听加州招待所还是不错的,但是我后来都是听女声ACG啊
。
左一:AKG K512MK2(268购于AKG天猫旗舰店),这个推过很多次,历史低价应该是180左右吧。包耳式设计不夹耳朵,冬天保暖,夏天就得换索尼大法了。但是这货刚用的时候夹头,戴半小时就受不了,后来找了个盒子把耳机撑开,撑了几天几夜吧,再随着越戴越久,已经不夹头了 ,自适应头带很好用,不会像MDR-ZX100戴久了头顶被压得疼。半开放设计声场不错,看电影用用还是很带感的,但是人声就不行了,太远。
接下来是Air(399购于奶茶东),那时候刚开始沉迷于女声ACG,于是趁着当时的历史低价入了这个传说中的女毒平头塞。每次奶茶东发耳机券,Air基本上都能出好价,然后上首页啥的,不过349的历史低价还是比较难得,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腔体过大啊,超过一小时就耳朵疼了,其他算都满意,目前算是主力塞,(最近无限循环VOCALOID,用Air听简直太爽)而且感觉耳朵已经被惯坏,现在听入耳都感觉闷的不行。
刚入Air不久,K374就丢了,可是没有入耳怎么能行,Air那隔音不忍直视。然后看见张大妈推了一个JVC HA-FX40(在小白右边),易迅清仓价99,又愉快的剁手了。这个塞子刚开声简直尿了,地摊货吧这是,糊成一团,说好的地外科技呢?不过煲了几天后有很大的改观。总的来说99还是值了,还翻到一篇12年的测评,笔者是400+买的 ,听感上没有特别的感受,就一非常普通的动圈塞子,说不出哪里好,也找不出相对而言的明显不足,俗称白开水/杂食,和小白有的一拼。但是这货配戴非常舒适啊,人体工学设计的腔体轮廓,耳托也和我的耳朵十分契合,听诊器效应不是非常严重,线材软硬适中,适合长时间使用。
至于小白,自然是用来煲电话粥咯。
烧耳机一直是门玄学,很多人都自称木耳而止步于听个响,但是楼主认为,稍微花个百来块钱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提升的,心理上也会得到某种满足,很多东西一旦深入了解,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楼主大学狗,手头也不宽裕,买的都是500内的入门,因此得出了一些选购入门耳机的拙见:
1、入门耳机应该首先考虑舒适性,毕竟入门级别在音质上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你忍受耳朵的不适,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去实体店试听再决定购买,而且试听时间尽可能长,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耳朵是自己的,只有戴过才知道舒不舒服。
2、入门耳机普遍是偏科严重或者各科将将及格,(比如Air之所以高频出色,我一直感觉是因为低频太弱的缘故)所以选购前先确定自己的听音取向,在入门阶段能买到适合自己听音取向的耳机是非常划算的。
3、热门耳机一般不会很渣,比如K420这种,吃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4、入门阶段先试试大厂的,特别是森海和AKG,低价良心产品还是很多的。
5、理性剁手。
楼主考研狗,拖了一个月总算是填完坑了。

风烟俱静sy
校验提示文案
DoNieLa
校验提示文案
evangelsc
校验提示文案
囗丁乙
校验提示文案
奔跑中的五花肉
校验提示文案
dangoo
校验提示文案
carriage
校验提示文案
毒打钱包君
校验提示文案
qzaoiu
校验提示文案
hiuchan
校验提示文案
浮云弄影
校验提示文案
永远马队
校验提示文案
huzz8683500
校验提示文案
Rogers
校验提示文案
Leon_86
校验提示文案
KeeYim
校验提示文案
polaris07
校验提示文案
邵禹铭
校验提示文案
Fiennes
校验提示文案
Fiennes
校验提示文案
邵禹铭
校验提示文案
polaris07
校验提示文案
奔跑中的五花肉
校验提示文案
风烟俱静sy
校验提示文案
囗丁乙
校验提示文案
KeeYim
校验提示文案
Leon_86
校验提示文案
Rogers
校验提示文案
huzz8683500
校验提示文案
永远马队
校验提示文案
浮云弄影
校验提示文案
hiuchan
校验提示文案
qzaoiu
校验提示文案
毒打钱包君
校验提示文案
evangelsc
校验提示文案
carriage
校验提示文案
dangoo
校验提示文案
DoNieLa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