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猿の2019读书计划17:《建水记》
首先感谢大妈垂怜送我新书一本: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电影还没刷...周末无限加班ing...
阅读理由
春节期间和老婆在家里沙发上刷完了备受好评的《人生一串》,顺便为楼下烧烤摊又增加了好几十块的GDP...今天挪架的时候正好看见有一本于坚老师的《建水记》。随手翻了一下,照片很多是本好书(神逻辑),正好周末领导不在就写篇原创推荐一下吧!
外观展示
馆里这本护封貌似又不见了...
封面加上书脊加封底直接选用了一张建水双龙桥的黑白照片,不加修饰便是一幅水墨山水,观之直欲走进画中登桥临风,不亦快哉!
旧时外婆家也有几扇木门,虽未雕花但亦有漆有画。少时顽劣,尝以水彩涂鸦之,外婆于一旁且观且赞...先人已逝,旧宅已夷,情何以堪...
烟火气很足的一张照片!
小白茄子甚是诱人!
岳父岳母也是这样的一对老去的农人,也住着这么一间大院...
不知道某国产品牌手机摄像头设计有木有参考这口老井...
既然到了彩云之南又怎能不来碗米线呢...
内容简介
以前有值友批评我不写内容简介,所以还是偷懒粘贴一份过来吧...
14世纪晚期,明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二三十年间,数十万移民背井离乡,迁徙云南。这是一支由生活世界的行家里手、大师组成的队伍,他们从中原、江南带着各类种子、精致的手艺,依照宋元时形成的经典“营造法式”来建筑一个梦想中的天堂。建水城就这样诞生了,彼时的它,名曰“临安”——一个来自天堂的名字。
如今,建水城已经年华老去,与它同时代兴起的古城,大都焕然一新。而它却在20世纪的城市化、大拆迁的洪流中如顽石般幸存,以致今天在中国,人们要证实曾经存在过一个“雕栏玉砌”的诗意世界,找回那些传统的建筑样式、生活方式……只有去建水。建水成了古典生活世界的活化石。
读后感
读书是愉悦的,写读后感是痛苦的。
-沃.兹基硕德
第一遍翻书时是当画册来看,有山水,有建筑,有人物,有狗。
第二遍翻书时当地方志来看,有文人,有官吏,有节妇,有英烈。
第三遍翻书时当旅游指南来看,有院落,有高塔,有长桥,有美食。
第四遍翻书才当散文来看,有人间烟火。
散文的读后感真心不好写...于坚老师居边地数十年,其文字犹如云南米线,不似满汉全席那样鸿篇巨著,但却入口鲜香。米线中有“高贵”的里脊,腰花,也有“低贱”的韭菜、豆芽,于坚老师也是将书面语和口语大胆混用,以富含生活气息的照片为佐料,浇上古文献为汤,做出这么一碗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
PS
发现每次靠近吃饭时间写读后感都会不自觉的往吃上靠,实在是真饿了...
PSS
刘士珍这位诗人以前没听说过,诗句虽然文字不工但蛮气十足,我喜欢!
susaka
校验提示文案
jskeen
校验提示文案
jskeen
校验提示文案
susaka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