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古代版少年派,奇幻漂流的东方奇谭!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它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比如《婴宁》《画皮》《辛十四娘》《香玉》《白秋练》《小谢》《促织》《聂小倩》等,其中《画皮》《聂小倩》等故事更是多次被影视作品改编。
而《罗刹海市》在此前并不为人熟知,直到后来刀郎推出了《山歌寥哉》的专辑,其中《罗刹海市》因其流畅的节奏韵律和辛辣讽刺的歌词爆火于网络,也带动了这则故事的流传。
该作品描写了一个叫做马骥的年轻商人,因为出海经商遭遇风浪,漂流到一个不看能力只看长相,并且以丑为美的大罗刹国。
马骥因为长相俊美,被罗刹国人视为怪物,只有少数与他长相相仿的正常乡人敢与其交流,直到他遇到了一位曾经出访外国的执戟郎,将其揖为上宾,因见马骥善于音律歌舞,便又推荐他去见国王。
因为怕他的容貌吓到国王,众大臣纷纷阻止其觐见国王,但见到他表演时以煤涂面扮张飞,反而觉得特别好看,因此又纷纷上书请国王约见马骥。
马骥在王宫表演歌舞,大受国王赏识,封他做官,恩宠有加,但也因此遭到其他人妒忌,慢慢地被周围人所孤立,于是就想辞官,但是国王只批准了他三个月的短假。
于是,他又回到初来的时的乡村,并且给那些与他交好的乡人许多银钱,乡人们便约马骥去海市,准备购买一些珍奇玩物赠给他。
在罗刹海市,马骥遇到了东洋三世子,三世子将他引荐给龙王,龙王特别赏识马骥,并招为东床快婿。
马骥与龙女虽然伉俪情深,但日久思家心切,盼望归家侍奉双亲,而龙女不能同行,于是决定将他送回人间,并约定三年后将儿女送还。
果然三年之后,马骥在海边遇到在波涛之中玩耍的一双儿女,遂抱回家中。其后,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龙女也偶尔闪现,给予马骥和儿女们关爱和帮助,只是从此再未谋面。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罗刹海市》绘本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国漫作品,本书采取了大12的开本(260mm*260mm),并且是精折装的装帧方式,也就是说全书是长达9米的一本画册。

在画册的正反两面,刚好贯穿两条主线:一条是折页正面根据小说发展情节精心绘制插画,搭配简短文言文;一条是折页背面《罗刹海市》精彩的文言文故事,搭配通俗易懂白话文及难点注释。

由于本则小说的故事性本身就比较强,绘本高度还原了原文,几乎未做任何删减,原汁原味地用画面重构了蒲松龄先生的奇幻的文学想象,将光怪陆离的异世界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资治通鉴》里,汉景帝劝农桑一节中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而在本书的开头,马骥从商的原因,却是因为他的父亲认为,“几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继为父贾”,这里将黄金珠玉换成了书,可见读书无用的论调自古有之。

马骥刚开始来到大罗刹国时,人人以为其奇丑无比,好像妖怪。后来,看到他脸涂煤灰,装作张飞样貌,豹头燕颔,双眼圆睁,虎须倒竖,犹如捉鬼的钟馗,反倒觉得好看。
客讶曰:“异哉!何前媸而今妍也!”,如此颠倒黑白,虽让人忍俊不禁,但若细想,美丑只是看法,而非事实,我们本身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难免也有不公。

由于罗刹国不看能力看长相,且以丑为美,这个“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的奇丑之人竟是当今相国。
绘画作者对这些书中细节描述一一还原,比如这个相国画的真实栩栩如生,三孔鼻、招风耳、红唇粉面,十分有趣。


绘本的绘画用色十分大胆,色彩丰富,极具视觉冲击,但同时古意十足,比如在描绘山川之时,甚至借鉴了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的蓝绿设色。
由于取消的单独页面设置,因为对这个画面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本书的画幅衔接过渡自然细腻,可谓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总之,这册9米长的全折页的巨幅画卷让我们梦回聊斋,构建了300年前蒲松龄笔下俊美少年马骥的奇幻之旅,构思奇特、情节曲折,人物生动、画面精美,文笔简练、情韵悠长,极具富有传统古典文化气息,值得收藏。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狂徒老爹
校验提示文案
大叔推倒小萝莉
校验提示文案
大叔推倒小萝莉
校验提示文案
狂徒老爹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