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他一出手,就是王炸!
今天推荐的是一部自然纪录片,解说是BBC的灵魂人物大卫·爱登堡。
他参与的片子几乎都是9分+,制作过40多部史诗级纪录片,几乎探索过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态环境。
《地球脉动》《蓝色星球》《植物王国》《我们的星球》...
如果你是BBC自然纪录片的忠实粉丝,那么你一定知道他。
90多岁的他又为我们带来一部新的纪录片。
在这一部中,有着他穷极一生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类命运以及对整个地球的思考和关怀。
不管是给孩子看,还是自己看,这部只有不到90分钟的片子都不应该错过——
《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David Attenborough: A Life on Our Planet
豆瓣高达9.4分。
大卫·爱登堡,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
大卫·爱登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入职了 BBC ,一干便是六十多年。这些年来,老爷子几乎跑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参与了很多纪录片的制作。
BBC 那些被奉为神作的自然纪录片,《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冰冻星球》,每一部中都能看到大卫·爱登堡的身影。
如今 90多 岁的大卫·爱登堡,却十分担忧地球的未来,于是便有了这部《大卫·爱登堡:我和我们的星球》。
切尔诺贝利事件是近代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但这人为错误导致的悲剧依旧在世界各地蔓延,我们平日无法察觉:
地球上逐渐消失的自然栖息地和其生物多样性。
地球四十多亿年的历史中,一共发生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如今来到了全新世,人类的时代。
全新世是地球气候最稳定的时期,过去十万年来,地球的平均气温上下波动未曾超过一度。
更迭相对稳定的四季,为人类带来了独特的升级,人类文明也由此发展。
而维持气候稳定的便是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海上漂浮着的大量浮游植物,北方茂密的森林,帮助锁住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让大气层得以平衡。
但慢慢的,这种平衡难以维持下去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卫·爱登堡刚开始工作时,无论走到哪,他都能看到荒野,闪闪发亮的海洋,辽阔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
那时候,还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反倒是日益发达的科技冲昏的人们的头脑,大家都觉得没什么能够阻碍人类的进步。
没几年,随着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大家就意识到一件事,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无论科技怎么发展,人类想要生存下去始终要依赖地球。
而从太空上望去,地球是那么的孤独,就是一个被无尽黑暗包围的蓝色球体。
来到 1978 年,此时全球人口已经升到四十三亿,大气层碳含量升到 335ppm ,而仅存荒野面积为 55% 。
当时大卫·爱登堡正在制作《生命的进化》,制作组发现有些动物越来越难找到。
山地大猩猩只剩下三百多只,因小猩猩市场需求高,非法猎人为了捕捉小猩猩,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猩猩。
保护它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森林守卫队天天守在它们身边。
没人希望动物走向灭绝,但如果某种动物成为人类的目标后,地球上便再无它们的藏身之处。
不停的制作纪录片,也是想让人们关注自然界。
不断繁衍,没有天敌,能够生产食物,能够控制疾病,已经没什么能够约束人类了。
如果继续这样,只有一个结果,人类把地球消耗殆尽,整个生态走向灭绝。
这里的消耗指的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大片的雨林被砍伐,种上了油棕树。
相比雨林,左边的油棕园地,根本就是个已死的生态环境,看上去一片绿色,里面却几乎没有任何生物。
这不是个例,从直升机上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油棕园地。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雨林生态系统会完全崩塌。
浩瀚的海洋也没能逃过此劫。
无节制的捕捞,导致海洋食物链循环陷入了不稳定的状态,海洋开始走向死亡。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珊瑚礁的白化死亡。
这看上去还有点凄美是吧,但最终珊瑚礁会变成这般模样。
珊瑚礁的死亡跟海水升温有关,也就是全球变暖。
大卫·爱登堡在片中称这是他的证词,因为他目睹了这种变化,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
他曾多次到访过极地拍摄,也经历了北极夏天的变暖。
过去四十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在 40 年内减少了百分之四十,地球上最原始的生态系统已经濒临瓦解。
人类占有的世界越来越多,而那些森林、草原和海洋,逐渐在变空。
那个非人类的世界已经逐渐消失了,世界失去了它的野性。
谈到这时,大卫·爱登堡突然沉默了。
然后老爷子说出了拍摄本片的真正用意,如果再不停下来,下一世代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以下是大胆预测。
2030 年,亚马逊雨林退化成稀树草原,大量物种灭绝。同时,夏天的北极将没有冰。失去了白色冰盖的反射,吸收的太阳能更多,加速全球变暖。
2040 年,北极的冻土融化,释放出大量的甲烷,加速气候变化。
2050 年,海水温度越来越高,酸性也变高,珊瑚礁相继死亡,鱼类数量大大减少。
2080 年,全球粮食供应危机,天气也越来越难捉摸。
2100 年,地球大部分地方无法住人。
这些预测令人瞠目结舌,但更惊讶的是那些数据。
我们每年砍掉 150 亿棵树, 70% 的鸟类都是家禽,人类占哺乳动物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 60% 是人类养的猪牛羊这些。
其他动物,从老鼠到鲸鱼,只占 4% 。
说实话, 2100 年还很遥远。大卫·爱登堡也已经 90多 岁了,那时候的地球无论什么样跟他都没什么关系了。
但大卫·爱登堡却于心不忍,而是致力向人们解释地球正在遭遇危机。
在被问为什么不安心退休时,大卫·爱登堡表示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会很愧疚。
而推出《大卫·爱登堡:我和我们的星球》,除了让人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恢复世界的野性。
解决方法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解决人口问题,使用再生能源。
只要改变生活方式,完全可以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
当然,重点根本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类自己。
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即便人类从地球上消失,大自然也会恢复生态。
不信你看如今的无人居住的切尔诺贝利,已经被动植物接管了。
真正的红发
校验提示文案
原来是小钉子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32319197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得老司机
校验提示文案
天地小超人
校验提示文案
南部花仔
校验提示文案
RogerHan
校验提示文案
悠远之风
校验提示文案
根根熊
校验提示文案
2B3C
校验提示文案
亿变书生
校验提示文案
飞鸿达
校验提示文案
飞鸿达
校验提示文案
RogerHan
校验提示文案
南部花仔
校验提示文案
亿变书生
校验提示文案
2B3C
校验提示文案
天地小超人
校验提示文案
真正的红发
校验提示文案
值得老司机
校验提示文案
原来是小钉子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323191979
校验提示文案
根根熊
校验提示文案
悠远之风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