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镜头因为缺点跟特点鲜明才有一部分还是选择用。现代数码头,感觉有点同质化,而且大量镜片堆叠。所以,失去了鲜明色彩与缺点,弱化了自己风格及氛围。
还有一只284,那个玩意试试。
我转接在A7R3上 感觉进光量并没有到1.9光圈的水平 是我的错觉么
施耐德还有一款给禄来做的50 1.8 你了解吗 哪个更好?
这个颜色太毒了,我太喜欢
跟这里面有些人讨论个什么劲啊? 他们就懂跑个分 被小米恶趣味同化了
握手同意,施耐德DKL系列对色温相当敏感
有一只0.6m版的,用下来感觉此头“脾气”大不太容易掌握,色温难调吃光重,但在某些特定光照环境下又能有惊人的表现,总之是一支需要耐心去用去品的镜头。
哈哈哈,熊本城那张就无香啊~我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来说“真水无香”是片面解读来着
说好真水无香呢?
SMC也蛮有自己特点的,早有Takumar,后来再成Pentax,而且有蛮多素质不错价格也不贵的头。个人感觉单论低投入要性价比的玩法,选潘太康还不如选宾得系
宾得的smc镀膜也不错。色彩毒。快餐时代,玩手动头的,都是情怀。
没办法,味精吃太多了之后是会尝不出区别的……
摄影的境界,那些言必称参数曲线的器材党懂个鸟
我当然是针对主流的行情价谈这件事情,海淘的话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800多……你是在国内收回来的吗?
便宜的原因倒不全是因为素质的缘故,而在于另外那3只都很稀有……稀有到什么程度?ENNA那只另类且不说,罗敦那只我在EBAY上泡了两年多时间,见过的DKL版本包括其他两个焦段在内也就十来只而已,而海尔的就更少,只见过2次。
人家说的是实话。
1.垫底那也是在“四大”里垫底,又不是在世界范围里垫底,完全不能说明弱,被柯达长期选择合作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2.所谓垫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设计好的产品线定位本就如此,施耐德负责的是最量产的部分,定价就在低位,成像不会去做得超越高定位的几家。3.你读文章的能力有问题,我说的是施耐德作为厂家整体的光学实力是顶级的,这点历史和现实都早已证明,你拿个一支60年代的DKL镜头想否定什么?建议你先去研究下施耐德的产品线和历史。
楼主别扯了,和蔡司比肩?施耐德是德国DKL口四大标头垫底的且成像明显弱于另三家。
请选择举报理由 垃圾广告! 低俗色情! 人身攻击! 疑似水军评论! 其他有害!
最少输入10个字
老镜头因为缺点跟特点鲜明才有一部分还是选择用。现代数码头,感觉有点同质化,而且大量镜片堆叠。所以,失去了鲜明色彩与缺点,弱化了自己风格及氛围。
还有一只284,那个玩意试试。
我转接在A7R3上 感觉进光量并没有到1.9光圈的水平 是我的错觉么
施耐德还有一款给禄来做的50 1.8 你了解吗 哪个更好?
这个颜色太毒了,我太喜欢
跟这里面有些人讨论个什么劲啊? 他们就懂跑个分 被小米恶趣味同化了
握手同意,施耐德DKL系列对色温相当敏感
有一只0.6m版的,用下来感觉此头“脾气”大不太容易掌握,色温难调吃光重,但在某些特定光照环境下又能有惊人的表现,总之是一支需要耐心去用去品的镜头。
哈哈哈,熊本城那张就无香啊~我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来说“真水无香”是片面解读来着
说好真水无香呢?
SMC也蛮有自己特点的,早有Takumar,后来再成Pentax,而且有蛮多素质不错价格也不贵的头。个人感觉单论低投入要性价比的玩法,选潘太康还不如选宾得系
宾得的smc镀膜也不错。色彩毒。快餐时代,玩手动头的,都是情怀。
没办法,味精吃太多了之后是会尝不出区别的……
摄影的境界,那些言必称参数曲线的器材党懂个鸟
我当然是针对主流的行情价谈这件事情,海淘的话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800多……你是在国内收回来的吗?
便宜的原因倒不全是因为素质的缘故,而在于另外那3只都很稀有……稀有到什么程度?ENNA那只另类且不说,罗敦那只我在EBAY上泡了两年多时间,见过的DKL版本包括其他两个焦段在内也就十来只而已,而海尔的就更少,只见过2次。
人家说的是实话。
1.垫底那也是在“四大”里垫底,又不是在世界范围里垫底,完全不能说明弱,被柯达长期选择合作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2.所谓垫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设计好的产品线定位本就如此,施耐德负责的是最量产的部分,定价就在低位,成像不会去做得超越高定位的几家。3.你读文章的能力有问题,我说的是施耐德作为厂家整体的光学实力是顶级的,这点历史和现实都早已证明,你拿个一支60年代的DKL镜头想否定什么?建议你先去研究下施耐德的产品线和历史。
楼主别扯了,和蔡司比肩?施耐德是德国DKL口四大标头垫底的且成像明显弱于另三家。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