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进影院看了七部电影,简单做个总结和个人排名
我和我的家乡
众星云集,口碑爆棚,导致本来没有什么兴趣去看的我还是凑热闹了一把,算起来这还是跟女儿一起进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她从小胆子小进不了影院,连“小黄人”这样的她都嫌吵,现在长大了,想着“我和我的祖国”都能当爱国主义题材来用,那么“家乡”应该也可以通用于学生吧?
电影两个半小时多,跟“祖国”一样,分成很多小段,讲了一个个好故事,都是平凡人身上引出的对家乡的热爱,总结起来就是尊师重道,邻里和睦,勤奋劳动,脱贫致富。“最后一课”算是最催泪,“神笔马亮”个人认为是完成度最佳。
另外,从这部“家乡”看得出来,咱们的生活的确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随处可见的“直播”,“抖音”,人人拿出手机随时可以拍照等,都在描述当下是一个信息和娱乐资讯爆炸的年代。这种让人感受到“故事就发生在身边”的感觉很好,让整个电影显得很接地气。我们是没那么多钱,而且家乡也没那么富裕,但是不重要,相反,恰恰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更热爱这片土地。
八佰
管虎的这部作品可谓命运坎坷,之前被莫名封了一段时间,正式上映的排挡一推再推,真正啥时候能看到成了谜,忽而八佰迎来了命运的转机,作为疫情结束后的首部公映电影,到目前为止席卷内地,达成更高票房记录,也不知导演是不是因此判断国人现在对“抗战”题材还会抱有热望,过阵子的“金刚川”从预告片来看,将也是这个调调。
四行仓库血战,历史上确有其事,不过电影的故事肯定加了不少美化,背着炸药包跳楼炸鬼子的情节加了扩展包,成了一个个接着跳,还有护旗,冲过桥这些原来打算是被催泪的,结果发现反而并没有那么煽情,有点像那种刚要入戏又生生被拽出来了的感觉,高高低低,距离情绪高潮点始终差了那么一丢丢。倒不像“家乡”那样,放声笑,纵情悲就是了。所以,渲染气氛如何铺垫,累积,再到爆发,是管虎要总结一下的问题。
夺冠
有关女排的故事其实并不好拍,体育题材的电影国内成功的例子也并不多,况且女排算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精神,其中意义早就超出单纯的国家队,所以这样的电影其实很难搞到大众都满意。这一回,陈可辛算是圆满完成任务,甚至可以说,超出了我对他的原有期待。
首先是比赛的场景把握,镜头和配乐的应用非常娴熟,把紧张的气氛烘托出来就成功了大半,加上人物塑造和女排队员的本色出演,让剧情更加饱满真实。煽情部分也有,毕竟朱婷自己都演哭了,作为女排训练基地北仑人对女排当然有特殊感情,“娘家人”看到这样的作品,感觉必须给陈可辛一个大大的赞。
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所以票房才是关键,有些导演为了追求“高人一等”的艺术层次,仿佛清高一般看淡了商业化三个字,倒不如陈可辛来的淳朴自然,他越来越知道大众需要的是什么了。比如彭昱畅扮少年陈忠和时候的一些搞笑戏份就是明显为了让观众的观感更轻松而设定的,效果也非常好。
信条
诺兰的电影必须烧脑,但是这部信条却感觉没有事先期待的那么棒,也许时间线错位烧脑的以前种种太多太多,说来说去也就是绕个弯,哦,那谜一样的命运,没有因哪有果,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不喜欢这部信条的理由其实还在于男女主角的形象都不太讨喜,大胡子黑个不说了,女主感觉也长得太高了吧?鹤立鸡群的样子处处都有出戏的违和感,倒是男二演出了新高度,吸血鬼帅哥长大了。
另外,动作场面跟以前的诺兰电影相比,也没有显得进步多少,倒是颇具压迫力节奏的背景音乐依旧出色,大剧院的戏一开场就用各种鼓点冲击心脏,诺兰明白怎么才能让你的肾上腺素跟着飙升。
不喜欢这个故事,但是并不妨碍喜欢的人会反复去刷,去试图理解,也许是年纪大了,并不想为了这种搞脑子的电影费神,同样是跟时间线有关,“星际穿越”就能看得我泪流满面,这可能是因为,背后有父女情的支撑,而在“信条”里,我没有看到让人动容的炙热的情感,所以这才是让我把这部口碑“神作”排在第三的原因。
花木兰
去看之前,发现身边和网上都在喷花木兰,都说无论是迪士尼还是刘亦菲都辜负了大家期待,看完发现,预期不高的我反而倒觉得没那么烂,迪士尼起码保持了原有的水准。
大众喷的重点很多都在于老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差异上,包括那个“华为”妆,可是,你要知道,迪士尼向来如此,你看从前的动画片就明白,这回的真人版,完完全全就是根据以前的动画版来的,无非就是把龙给改掉了,多了凤凰,全片的故事线和中国元素都是按照导演原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来的,虽然有点令国人不能接受,但是也并不算是崩坏的表现。
全片最无厘头的应该是巩俐的女巫,这是一个从情节上跟人设上都站不住的一个角色,甚至于都不明白这女巫到底图个啥?还有全片一直讲玄乎的“气”,也许老外就是感觉有了这个中国人才算是有了“功夫”了吧?那么,他们应该多看看太极或者气功才对,气就算是有,那也是修炼出来的,而不是影片中交待的那样,好像是木兰这种女孩天生就内藏着的天赋。
不管怎么说,刘亦菲算是很努力了,动作戏也算过关,几个配角也不差,李连杰甄子丹没怎么打也不太重要,倒是巩俐被黑了一下,去看看夺冠就知道,同样是巩俐,扮演郎平的好评那可是碾压花木兰里头的女巫,演员没什么错,错就错在角色的设定上了,所以也不要太黑刘亦菲,小姑娘也不容易。
姜子牙
失望的观后感是从姜子牙开始的,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哪吒之后,姜子牙的宣传铺天盖地。包括将来要形成的封神宇宙体系,大众仿佛抱有很大的期待,可是看完之后,真的是感觉非常一般,甚至说,除了画面,没有任何值得推荐给别人看的理由。
先说人物和故事,姜子牙从白发老爷爷颠覆到了中年郁闷大叔这没啥,但是起因是为了一个妲己的“元神”这就有点无厘头了,救一人还是救苍生这个命题一开始就摆的无比宏大,对不起咱们还是老百姓,看到李夫人为了哪吒流眼泪我会难过,但是看姜子牙为救小九我就没啥好感动的,什么一人不救如何救苍生,你最后砸了桥就算是救了苍生了么?苍生在哪里?他们的命运是否又被你的“伟大”举动而改变了呢?
全片靠“四不相”的可爱撑着,到最后煽情的主要任务也交待在这头神兽的牺牲上,但是,这并不显得有多么自然,反而让人觉得这种牺牲毫无意义,包括人设异常的申公豹,这都算是什么套路?要改编封神榜可以,好歹稍微尊重一下原著,要么你就像徐克一样,把东方不败改成完全不同于原著的经典,如果没有这个功力,那就别瞎动刀了,好比一个能力很强的歌手,可以把原作改编一个神曲唱出新滋味新高度,但是一个差一点的就只能让我们听到反感的瞎乱编的感觉了。
姜子牙让我打分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个及格分,如果将来的“雷震子黄天化”也这么拍,那么封神宇宙体系也就算是拉垮了,国漫要走的路看来还长。
急先锋
排名垫底的当然是这部急先锋,哪怕是赠送的免费票,也让我看到一半就在影院里打起了瞌睡,成龙真的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票房老大了。
杨洋过来耍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艾伦也来了我就有点觉得奇怪,熟悉了开心麻花的调调一下子看艾伦变成一个冲锋队员真的是很有违和感,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还有那个母其弥雅不知什么来头,跟大哥合作次数倒是挺多,可惜,没看出什么演技来,要说身材?这样的现在屏幕上好像也大把吧?
整个故事里看得出唐季礼的风格,毕竟算是跟大哥合作过好多次的导演,互相之间应该很知根知底了,这电影放在五年前的贺岁档,可能票房表现会稍微好一些,但是如今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化,功夫片本来就在走下坡路,靠子弹咻咻咻拳脚砰砰砰已经很难再调动观众情绪了,哪怕是惯用“成龙喜剧效果的打斗动作”,观众也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卖账,所以被当做垫底的烂片也不奇怪。
啰里啰嗦的说的也够多的了,接下来值得期待的电影好像也没几部,彭于晏跟林超贤合作的“紧急救援”和陈思诚的“唐探3”可能会关注一下,这说明大年初一排挡的戏等到现在估计胃口会被吊足,不过从姜子牙,急先锋来看,也不是所有定档贺岁的就一定好看,电影还是会像盲盒一样,打开后才知道是惊喜还是失望。
感谢观看,本文中的影片排名纯属个人喜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跟我聊天讨论你喜欢的电影,我是葡萄,我们下次再见~~

FrancisZhang
《夺冠》应该让50岁左右的长辈观影点评下,看看时代感足不足。
《姜子牙》应该给点宽松,可能从故事构架上有点问题,但是从影视作品角度上还是值得称赞的,个人感觉比《哪吒》要好。
校验提示文案
韭菜馅汤圆
校验提示文案
双子心
校验提示文案
傅小渐_逆袭
校验提示文案
24号的信仰
校验提示文案
24号的信仰
校验提示文案
傅小渐_逆袭
校验提示文案
双子心
校验提示文案
韭菜馅汤圆
校验提示文案
FrancisZhang
《夺冠》应该让50岁左右的长辈观影点评下,看看时代感足不足。
《姜子牙》应该给点宽松,可能从故事构架上有点问题,但是从影视作品角度上还是值得称赞的,个人感觉比《哪吒》要好。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