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试试它,比养胃药管用!做法简单好消化,老胃病吃没啦!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胃病患者却越来越多了。大家纷纷寻找治疗胃病的方法,其实,养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需要注意饮食的内容,还要注意饮食的方式和习惯。
食物的选择上,小米、山药、燕麦、牛奶、红薯、鸡蛋、馒头、南瓜等常见的食材都有很好的养胃效果,将他们熬煮成软糯的粥,效果会更好。因为粥类食物易于消化,不会给胃部带来太大负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不同的食材增加风味和营养,如花生、红枣、山药等,这些食材本身也有养胃的作用。

所有养胃的食材食材里,小米和山药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滋阴、补脾胃和肠胃等功效,容易被肠胃消化,对滋养胃有很好的帮助。
山药含有大量的淀粉分解酶和丰富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性物质对胃黏膜的伤害,提高胃部消化功能。
那么,小米山药粥怎么做才好喝,能让大家坚持喝呢?
不少人以为,煮粥只是简单的米和水的相加,殊不知当中的学问很大,从米、器具的选用到用水量、时间的把握等,都直接影响煮出来的粥品口感的好坏。

首先,水的用法:一般人都习惯用冷水煮粥,其实最适合煮粥的是沸水,因为冷水煮粥会糊锅底,而用沸水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且沸水中的氯已经挥发较多,煮出来的粥更香。
火候有讲究:煮粥的一般做法是大火先煮沸,再转小火熬煮约30分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火候做成不同的粥。如小火熬煮百合、银耳等,,能够清热降火,大火煮肉粥有低油低脂、原汁原味、口感清新的特点。
油让粥更鲜亮:
煮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这样煮出来的粥不仅色泽鲜亮,而且入口特别鲜滑,煮粥也不会溢锅。
底、料分开煮:
大多数人煮粥的时候都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都倒进锅里,正确的煮粥方法并不是这样,应该将粥底和料分开处理,最后再倒在一起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来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且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和海鲜时,更应将粥底和辅料分开。
时间的把握:
长时间熬粥,淀粉会被水解为糊精,有利于消化吸收,但易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对于有糖病患者的家庭来说,煮粥时间不可太长。对于其它人群,尤其是儿童及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来说,熬粥时间长一些有利于肠胃。
器皿的学问:
烹制粥膳时,尽量用稳定性较高的陶瓷或者不锈钢锅底,不要使用塑胶或铝制品等易氧化的器具。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电饭锅,电饭锅有熬煮各种粥的功能,使用起来很方便,不需要看护熬煮,并且很快捷,适用家庭使用。
来,一起来熬一锅营养又美味的小米山药粥吧——

食材:小米小半碗 山药半根 小苏打2克
做法:

食材准备好。

小米清洗干净后,提前泡一个晚上。

将小米倒入电饭锅,加入三倍开水,沸水中的氯已经挥发较多,煮出来的粥更香

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保证营养不流失:
小米是粗粮,粗粮是人体或者盐酸的一种重要物质,但普通的吃法中,烟酸几乎完全不能释放出来,如果在煮粥时加入一点小苏打,烟酸就能释放出一半左右,同时,小苏打还有利于保留粮食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避免营养损失。
加入少许小苏打后,设置一个煮粥程序,每个电饭锅的时间都不一样,不必在意时间。

煮粥改煮开后约10分钟,点入少许色拉油,这样煮出来的粥不仅色泽鲜亮,而且入口特别鲜滑,煮粥也不会溢锅。

最后二十分钟的时候,将山药段倒进去一起煮。

一个煮粥程序结束,香滑浓稠的小米山药粥就做好啦。

小贴士:很多朋友说,外面店子里的小米粥,为啥那么浓稠香滑,其实自己在家也能做得出这个口感,试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