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效战纪——九州风神 CL500 与 GTX2060S 装机分享
装机思路
这次装机,选择了至强UCP+N卡的搭配,主要是至强的核心多,几百块钱就能买到12核心24线程的,性价比高,适合干活,N卡在视频解码方面也有优势,适合快速处理3D场景和支持高效的渲染器输出以及视频转码。当然,这套配置用来玩游戏就不那么合适了,RTX2060Super的定位就是能够在2K分辨率下玩爽大多数3A游戏;但是我这的CPU频率并不高,想玩游戏的小伙伴还是推荐去装酷睿和锐龙的CPU。
CPU:至强 E5 - 2680v3 目前价格不到600元,马云家一搜一大把!
主板:X99 (蓝) 逝去的年代,留作纪念!
显卡:RTX2060 Super 金属大师(蓝)小弟版的~~
内存:台电 DDR4-2666 8G*4 (2666和3000的 已经一样了,随机发)
SSD:建兴 T10
HDD:东芝 8T
散热器:联力GALAHAD AIO 360 水冷散热器
电源:安钛克 HCG Gamer 650W
风扇:九州风神 魔术师MF120GT
机箱:九州风神 CL500 中塔
SSD散热马甲:乔思伯 M2-3 (矮款)
在散热上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是由于这个CPU和硬盘都不是省油的灯,CPU打了鸡血补丁,硬盘的稳定工作温度更是要低于55度;而且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来进行设计工作,故此在散热和静音上选择了比较贵的配件。不过,钱花出去之后的,成品使用起来还是很安心的。
外观展示
这是九州风神的一款外观十分硬朗的机箱,给我的第一感觉有点像 戴尔外星人的某款机箱。
CL500机箱的前脸和顶部采用大面积散纵向栅格网孔设计,右侧为钢化玻璃侧板,左侧为钢制侧板。
这种体积宽大、风道通畅的机箱;也是十分适合打造跟人图形工作站的。
背面属于如今的常规设计,电源下置,7个PCI位和12厘米风扇位。
机箱顶部,I/O接口都位于此处。而那个中间最大的按键并不是开机键,而是打开顶板的按钮。
左侧的是开机键,右侧的是重启,中间是音频接口和USB3的接口。
这个是提拉的侧板,通过这个“提手”可以打开玻璃面板。
金属侧板的“扳手”向外扳,可以打开这一侧的金属侧板。
顶部通透的风扇位设计,支持240水冷排和两个12厘米的风扇。
机箱内部的空间非常宽敞,可支持ATX,EATX等规格的主板。。
并且提供了对于长显卡的防下垂托架。
机箱背部的理线空间也很充裕。主板背面区域可以安装2个2.5寸的硬盘。
顶端有个风扇的Hub,支持一转4.
下端支持两个3.5寸硬盘;当然也兼容2.5寸的。
底部的电源仓 可以安装18厘米的ATX电源。
机箱底部也提供了防尘网。
卸下前面板,可以看到这里能够安装360的水冷排。
企业级硬盘,算是比较便宜的8T硬盘了,就是噪音大点。
硬盘托架和硬盘安装效果,后来发现应该把硬盘末端和托架持平安装。
九州风扇的 魔术师MF120GT 风扇,特点就是静音和光效。
12v ,0.12a。
X 灯效果
配件丰富,可以通过软件控制,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灯光效果。
影驰 GeForce RTX 2060 Super 金属大师 (小弟版),或者叫金属小弟 因为还有个金属大师 OC版,白色皮的。
显卡采用铝合金外壳+三风扇设计,该风扇只有白色的灯效。
显卡采用金属背板设计,这种铝合金背板的质感非常好,摸起来也不伤手。
显卡采用单8PIN供电接口。其实这显卡本身功耗也不高。
显卡采用全数字视频输出接口,其中DP接口3个、HDMI接口1个。
显卡一般一般吧,主要是蓝色的跟主板很配,在下雨天!!!
联力的GALAHAD AIO 360 水冷散热器,这个是真的非常值得买,而且这个灯光效果很特别——环状灯效!
超长的包装盒,而且直观的展示了产品外观
360的水冷排,并且是白色的喷涂,看起来很干净。
这管子包裹的是相当的严实,防漏水!
水冷头工艺也很赞,同时,支持联力logo的旋转。还可以安装那个磁铁的金属盖子。侧面看起来是分段工艺,而且顶部带有金属光泽。冷头内置了静音马达且扬程高。配合高效微水道,散热效率很高。
铜底散热,纯平底,没有纹理之类的。自带的风扇不介绍了,因为我换成了统一的“X”系列。
电源无需多言了,安钛克 GAMER HCG的10年质保!只换不修。比我之前买的时候又便宜了50.
电源通过80Plus金牌认证;采用主动式PFC,全日系电容,以及LCC+DC-DC的结构。
12V输出高达648W,标配的线材也非常丰富。
全模组化接口,并且有5组12v 输出接口;可为显卡提供充足的供电。
这虽然是一款650W的大功率电源,不过却采用了14厘米的短机身设计,对各种机箱的兼容性较好。还配有12厘米的也太轴承大风车风扇。
台电内存,优点就是便宜,而且支持神光同步。
内存采用炫酷金属散热片,默认频率2666(1.2v),开启XMP后(1.35v)频率可达3200MHz(17 17 17 39)。我这套平台也不能超内存,就在稳定的夹缝中求生存即可。
支持 1600W色 RGB灯效,并且支持多平台的RGB 可调光设置。
SSD的 全铝散热片,有效降低SSD在工作时的发热。
附送了双层的导热贴,上下两层都有散热片,比那种只有一边还需要捆绑带的散热片看起来就舒心。
整套组合一下,由于360水冷太大了,兼容性测试的时候就先用塔式散热器对付一下。
PCI 插槽尤其多,不挖矿可惜了
主板和显卡的背部接口,扩展性可见一斑。都点亮之后,把平台装入机箱。
水冷管子还是比较硬,弯起来需要有些耐心的。
最终选了一个侧面的角度,来完成弯管。
安装散热风扇。顶部两个,后面一个。
前面板3个风扇直接吹冷排。
平台安装完毕,先用亮机卡跑了一圈稳定性测试。之后有换回了RTX2060S。不再赘述了……
使用感受
为保证显卡性能和游戏表现得到充足发挥,测试平台选择搭载性能强劲的E5处理器,系统为win10 v1909,显卡驱动使用英伟达官方的游戏版驱动,版本号441.12,测试平台其他参数如下:
这颗CPU的跑分,多核心还能和 i9-9900KF 一较高下。单核心就不能看了
内存,由于只支持到2133的频率,所以也只能这样的,时序稍微往下压了压。
RTX2060super虽然仍旧是TU106系列核心,但是其GPU核心由TU106-300升级到了TU106-410,而CUDA核心同样是从1920个升级到了2176个。相应的,显存带宽及位宽也跟着全面升级。
该显卡的核心频率为1470MHz,可以自动加速到1650MHz,显存频率GPUz显示为1750MHz,实际等效为7000MHz。采用的是镁光的GDDR6颗粒,8G容量,256bit位宽,也就是这里比RTX2060要高出一个档次,足足多了2G显存和1/4的位宽。
先进行一下 3Dmark的几项跑分,对这款显卡有一个总体认识。
以上2图分别为3D Mark DX12环境下得分,这个得分已经超过了我早期在相同平台测试RTX2070的分数,通过查看测试的数据,发现这款RTX2060s,其频率可以被自动加速到1910HMz,也是其能瞬时摸到RTX2070尾巴的原因吧。关于超频,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回复中探讨。
以上为3DmarkDX11 环境下分别为2K/4K的得分
3D Mark 光追模式测试得分
这套配置的所属层级。因该是很大程度上接近4K游戏的配置但是还略有遗憾,但是2K模式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之前在别的分享帖中也有过测试和结论,2060属于2K入门级,2080则是4K入门级。而这款2060s 其分数已经十分接近甚至超过了2070公版。
鲁大师跑分,暂时超过52万。当然由于是早期的工作站平台,对于内存的频率支持并不是特别好,虽有高频内存,但也只能屈居于2133的频率。
功耗与温度测试
通过 FurMark 对显卡进行拷机测试。
显卡的最高温度为74度,且这个时候风扇位1800转附近,距待机时的34度和1150转附近均有明显的增加。但噪音控制的很好,未闻明显噪音。
而CPU部分,之前用了塔式散热器,待机的时候 50多度。两个风扇的转数是1060。
而换成,360水冷之后,直接降了6度,而风扇转数不到700。
对CPU进行了满载测试。
风扇1400转的时候可以把CPU的温度压在60度以下。可见这360水冷还是相当给力的。
最后上几张灯光效果图:
总结
作为一个设计行业的从业者,除了需要有一台MACBOOK Pro之外,还应该有一台图形工作站,简单易用,且稳定;会给工作是带来更好的体验。性能未必是最重要的,稳定压倒一切,所以好的散热和安静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
而且在设计工作领域,这套配置都有很好的使用体验,在UE4制作和视频编辑方面都有非常顺滑的操作体验,对C4D的即时显示支持也很到位。当然,在设计领域有需求的小伙伴也可以安装NV的工作站版驱动,稳定性上比游戏版的有提升。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二心玩家
校验提示文案
蓝罐凉茶
校验提示文案
光之霍恩海姆X
校验提示文案
冒险C
校验提示文案
海绵宝宝
校验提示文案
管家糯米鸡
校验提示文案
含笑三不沾
校验提示文案
旮旯性价比也瞅瞅
校验提示文案
蓝罐凉茶
校验提示文案
旮旯性价比也瞅瞅
校验提示文案
含笑三不沾
校验提示文案
管家糯米鸡
校验提示文案
海绵宝宝
校验提示文案
二心玩家
校验提示文案
冒险C
校验提示文案
光之霍恩海姆X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