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者来了! OPPO Enco W51 真无线降噪耳机测评
体验完oppo w51 之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XX就是来捣乱的”
嗨我是狗带。
千算万算,没想到大妈给了我OPPO Enco W51主动降噪耳机的众测资格。 当然并不是对这个产品不开心,而是——
我特么自己刚买了一对W31啊!!!
收到众测成功短信一瞬间那种既开心兴奋同时又奔腾而过10000头羊驼的心情不知谁人能懂
OK,Anyway,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OPPO Enco W51可以说是完全超过了我的想象,几乎一跃成为499这个价位上最值得购买的真无线耳机之一,它在降噪能力方面体现出的优秀表现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于这个产品的想象。
虽然一开始就给出了结论,但是相信大家还是想知道这个产品实际表现如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W51是如何仿若深水炸弹一般搅乱500价位耳机市场的。
结构导读:
1、佩戴——多了降噪,佩戴依旧很舒适
2、功能——越级体验令人惊喜
3、音质——平平淡淡才是真
4、妥协——不完美,有遗憾
佩戴——多了降噪,佩戴依旧很舒适
OPPO之前在ACE2发布会上推出的W31确实是一对好耳机,舒适的佩戴体验很难得的让耳廓结构完全不一样的我和我女朋友拥有了一对可以分享佩戴的真无线耳机,W51继承了这方面的优势。
先前在W31发布的时候,微博上的数码博主就有人分析OPPO Enco W31这套外观设计十分利于将其升级改造为降噪耳机。果然OPPO在时隔3个月后就拿出了新增了降噪功能的升级版本。
如果你看上去觉得这就是同一对耳机,那说明你完全没注意到这两个耳机“顺拐了”。 没错W51和W31简直就像双胞胎一般,耳机外观部分区别在于耳机表面的银色装饰物的反光工艺不同,但是日常来看是很难察觉的。
当你观察耳机内侧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到细微的不同。W31耳机腔体上用于调节气压的孔在W51上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耳机内部靠近发声部位的消噪反馈麦克风开口,当然两个充电的触点位置也有所调整,因此他们的充电盒就别想通用了。
从耳机的结构上来说,OPPO的W31/W51还是比较接近AirPods Pro的,主要的重心分布都在靠近耳机腔体的部位,因此如果有AirPods Pro的朋友可以带入一下它的佩戴感。
因为有W31的反馈珠玉在前,因此W51的佩戴舒适性我认为还是处于一个可以令人信赖的水平。造型较为长条且圆润,同时又不太厚的耳机腔体可以稳固的放在耳朵的轮廓之中,手柄部分相对向外凸起,因此虽然没有像AirPods Pro那样做一个弧度出来,但是也不会让人有任何压迫感。
同时这样的耳机设计,让耳机相对凸出耳朵的部分减少了,同时线条呈现流线型。因此在不开启降噪的高速运动下,耳机本身产生的风噪就会更小,也为后续开启降噪后的风噪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讲完了本体,来讲讲OPPO Enco W51的充电盒。当初W31的盒子给我的感觉属于很好,但是一点都不精致。毕竟磨砂盒体给人的廉价感还是要强了一点,印上去的盒子LOGO也显得少了点牌面。
而这一次OPPO给W51安排上了AirPods Pro同款亮面工艺外壳,同时在边缘处的处理工艺也明显上了一层台阶,没了之前W31圆形盒子的锐利感,LOGO部分也改用了嵌入的镜面LOGO,顿时整个耳机盒子的逼格就起来了。
当然,这个耳机比较大的争议就在于其开合方式,这样扇贝式开口确实是因为开合路径过长,会给单手使用带来一定的阻碍。这也是我觉得比较可惜的一点。当然即使是这样大角度开合,耳机本身依靠磁力也与盒子紧密相连,并不会有掉落风险。同时转轴的阻尼也足够大,不用担心拿耳机的时候盖子会掉下来。
充电孔位自然是全方位跟进了TypeC接口,旁边也放置有一个表示状态的小灯,当然基于无线充电功能的加入我很少用到这个接口。
OPPO Enco W51虽然是全新的产品,但是拥有之前优秀基因的它,无论是外观还是佩戴舒适度上都会是令人满意的产品。
功能——越级体验令人惊喜
这里要讲的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了。 这款耳机在功能实现上的惊喜表现实在是超越了其所在价格区间的等级,可以说拔高了这个价位耳机的门槛。
令我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于三点:降噪、延迟控制、无线充电
1、降噪
降噪功能,如今早已不是高高在上,众多品牌都在搞自己的真无线降噪耳机。 但是OPPO能够实现得这么好,确实是令我意外。
在W51上,通过前馈降噪麦克风和反馈降噪麦克风进行噪音的消除(因为第三个麦克风是通话降噪麦克风,用于拾取耳道内噪音,并非用于主动降噪),根据OPPO官方给出的数据,最大消噪深度为35dB。
当然数值不能说明一切,这里还是要以实战为准。我家门口的这条道路正巧属于车辆往来频繁的区域,整体的环境噪音还是很强烈的,这里我通过人头耳机连接录音笔,获得在降低录制音量后,环境音取值为-1dB。
由于为了给大家更直观的对比,因此人头录音的左侧我放置了W51,右侧放置了AirPods Pro,而另外两只耳机则自己佩戴,确保降噪状态激活。
从录制现场录音笔的即时反馈而言,两者在低频降噪方面的能力几乎是不相上下,差距相当的小,这和我同时佩戴两款耳机听到的声音表现也趋于一致。
在一段时间的录音后,我选取了其中一段音频曲线如下所示:
从音频曲线来看可以直观的看到W51的整体降噪控制能力不可谓不优秀,整体的环境音消除效果几乎与AirPods Pro保持一致,都可以对环境中如发动机轰鸣之类的低频噪音进行有效的消除。 不过从上图也能看出,W51在高频噪音的隔除方面还是稍显不足,环境中的几次鸣笛或者自行车铃声都会更大一些。不过真无线降噪耳机的目标本身也是主要消除各种低频噪音,因此能有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真的超出预期了。
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OPPO Enco W51即使在打开降噪的状态下,几乎也没有任何底噪出现,因此不会出现那种打开降噪后发现低频噪音没了但是底噪变更明显的情况出现。 可以看出OPPO的工程师在调校这款耳机降噪的时候有切实的考虑真正能够提升降噪体验的是什么。
同时我之前也强调过W51的外形设计有利于降低风噪声,这一点放在降噪开启时变得更加重要。 因为我之前接触过不少降噪耳机产品,无论其有没有底噪,在面对大风甚至微风环境时,就会出现强烈的风吹麦克风产生的高频风噪声。 现阶段风噪声很难通过降噪消除,避免方案就应该从耳机的设计上着手。 AirPods Pro选择了流线型外壳+更大的麦克风防风网,从而实现了极为优秀的风噪控制。OPPO这边的话细长的消噪麦克风上同样布置了细密的防风网,更关键的是其较为纤薄的腔体设计让麦克风不至于出现在迎风面,从设计层面避免了风噪出现的可能。我作为一个常常走路上班的人,至少在步行的40分钟通勤路上没有感觉这个耳机在降噪层面和AirPods Pro有多大的差异。
2、延迟控制
延迟控制在我看来其实可能是相对感知不够强,因人而异的提升点。 如今AirPods Pro作为行业标杆,其延迟水平为120ms。而W51可以将延迟控制到94ms的水平。
拥有更低的延迟,意味着在用手机观影或者是打游戏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加优秀的声音画面同步表现。
不过120ms提升到94ms,人体究竟可感知么? 为此我做了如下对比。下面三张GIF的时间长度一模一样,播放速率也完全相同,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字幕的出现时间。第一张是我铆定的说话同步字幕,第二张是叠加W51延迟时间后的字幕,第三张是叠加AirPods Pro延迟时间后的字幕。如果你在电脑端打开这个测评让这三张GIF同时加载,那么你就能直观对比出这个延迟控制带来的提升了。
当然,对于吃鸡或者音乐游戏等需要对声音做出极快反应的游戏而言,94ms延迟依旧在可感知范围内,因此吃鸡建议还是戴上有线耳机。
但是像王者荣耀、荒野乱斗等对于声音要求没有那么高的游戏来说,W51已经不光是只到可以接受的优秀水平了。更是超越同级别竞争者的存在。
3、无线充电
关于这一点,我很诧异在这个价位的真无线耳机能有无线充电功能。毕竟在之前这基本都是千元耳机才有的待遇。关于无线充电,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当你自己的手机设备也支持无线充电时,你所搭建的无线充电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你耳机的续航焦虑。
虽然W51本身的续航十分坚挺,在每天3小时开启降噪的使用强度下可以使用一周,但是越是续航坚挺的耳机,可能越容易出现忘记充电的尴尬。 而无线充电功能的出现,让他可以以最轻的操作负担,大量的运用各种碎片时间来进行充电。在培养成放置在无线充电板的习惯后,无论是W51还是AirPods Pro,都处于无限续航状态中。
令人感到惊喜的降噪能力、行业前列的延迟控制、实现更加续航体验的无线充电。 以上这三点放以前我都不相信会在500不到价位的耳机上出现,OPPO Enco W51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做得相当不错,光凭这三个特点,就足够令人刮目相看。
音质——有能量,无惊喜
W51的音质其实我从没担心过,毕竟之前W31的音质表现已经证明了OPPO的调音水平还是很厉害的。而W51也确实没让我失望,其针对流行声乐调音的特点让其拥有了相当亮眼的声音表现
例如这首大热的《bad guy》,如果要听得爽,对耳机的低频表现要求还是挺高的,而W51就做的很不错,低频能量感很强,但是还没到轰头的程度,同时优秀的低频表现也没影响在人声部分的清澈,可以感受到W51的调声倾向其实还是更倾向于人声的。
既然倾向人声,那就来听听人声歌曲,这里还是体现了W51不够好的地方。由于之前我自己还用过一段时间万魔,毕竟人家是圈铁双单元耳机,W51的人声相对还是没有那么清澈突出,显得有一点点浑浊。
所以W51还是比较适合听欧美流行这种风格的歌曲,像Sugar这种节奏强烈人声也很有特点的听起来就十分的舒服。
但是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500价位的降噪耳机,其音质表现其实并没有多少值得诟病的地方,特别是相比AirPods Pro,几乎是打得难解难分,500都打1399了,咱们也不能有过高期望对不对?
妥协——不完美,有遗憾
然而这样一个在综合性能和性价比层面近乎完美的耳机,其最大的缺憾竟然是来自OPPO自家的背刺。
来看看OPPO官网对于这款耳机操作的描述:
敲击两下:左耳降噪开关 右耳下一曲/挂断电话
敲击三下:左/右耳唤醒语音助手
作为一个综合日常使用的耳机,这款耳机竟在在功能安排上没有 播放/暂停 以及 上一曲?
关于播放暂停,OPPO为W51带来了佩戴感应功能,只要取下耳机就能够自动暂停,佩戴播放。 听起来这功能很高级对不对? 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暂停音乐并不是想要取下耳机,何况取下的耳机也不是随处都能放,也不一定有条件可以一直拿在手上。
至于上一曲功能的操作就更迷了。明明降噪和切歌操作都区分左右耳,为什么三击操作就一定都是激活语音助手? 将三击上一曲分配到右耳部分不是更符合耳机行业的操作行为习惯么?
对于这种几乎令人窒息的操作,我只能认为是是OPPO为了不影响自家的Enco Free,强行砍掉的交互功能点,毕竟499的降噪耳机如果功能都如此完善了,那自家699的无降噪功能耳机岂不是尴尬极了?
除了这种硬伤,另一方面通透模式的缺失也令人感到遗憾。AirPods Pro令我感到强悍的地方,除了不错的降噪体验,更在于那个模拟出没佩戴耳机一般畅快感受的通透模式。 对于耳机长期佩戴者来说,拥有通透模式又可以减少取下耳机的行为。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芯片算法不行,这一功能在W51上是缺席的。 虽然通透模式可能并非是刚需功能,但是多少还是会令人感到遗憾。
总结
真的不是我在尬吹,在这半个月的上手期间,我对于这款耳机越发喜爱,甚至到了出门会习惯拿起它而不是AirPods Pro的程度。 它在功能的实现程度上远超我们的想象,目前在这个价位就如同鱼群中的鲶鱼一般搅得水池不能安分。
如果你是奔着降噪功能考虑这款耳机,那买就是了。 在499这个价格区间实现了于AirPods Pro同级别的降噪功能,同时还有出众的底噪控制,优秀的风噪控制,在降噪这个维度上W51几乎就是性价比之王一样的存在,更何况低延迟+无线充电更是把这款耳机的科技点数直接拉满,纵使自家产品策略或者价格局限导致一部分功能缺失或是不完善,但是它已经到了近乎无懈可击的地步。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OPPO,或者很介意它缺失的功能,也不妨静候等待。 毕竟如此强悍的产品出现,势必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强力反击。 W51已经打响了中端价位真无线降噪耳机市场厮杀的第一枪,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hotdog_666
校验提示文案
Mentor丶
校验提示文案
EEGOOSE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499617625
校验提示文案
吉牙牙
校验提示文案
幻想分子
校验提示文案
raphael_sh
校验提示文案
qiaoqiong
校验提示文案
麻烦可乐加冰
校验提示文案
断就
校验提示文案
三天三夜不睡觉
校验提示文案
Yaq007
校验提示文案
发姐的男朋友
校验提示文案
zuzu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老娘最能打胖虎
校验提示文案
钟学波
校验提示文案
深圳阿土
校验提示文案
seamail
校验提示文案
丁二狗
校验提示文案
小日本还是自己灭亡吧
校验提示文案
Creke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622222178
校验提示文案
马良的曰记
校验提示文案
jamesbandjava
校验提示文案
bearjacky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425572825
校验提示文案
买个毛线啊
校验提示文案
掂过碌蔗啦
校验提示文案
下山思凡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391128279
校验提示文案
yanghuanflc
校验提示文案
kingwen2004
校验提示文案
kingwen2004
校验提示文案
麻烦可乐加冰
校验提示文案
HUVI
校验提示文案
soso1126
校验提示文案
Yaq007
校验提示文案
来自火星的肥皂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692572197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