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玩转米家&Homekit智能家居,聊聊Homekit优势与不足
完美搭建智能家居的前提
作为一个有着53件智能家居产品设备的用户,从当初不小心踩坑掉进智能家居,也过了两年多了,新鲜感肯定是没有了,不过作为过来人还是想聊一聊智能家居这些事。
对于大多数产生智能家居想法的用户而言,多是像我朋友这样来我家,发现智能家居挺有意思的,挺好玩的,进而才产生了组建智能家居的想法。
这类朋友基本上房子已经装修成功,不适合大规模修改弱电和强电,因此在智能家居的选择上,会有诸多限制。
有限制自然还是有解决方案的,毕竟我就是这类被限制住的用户,也是多亏了这两年技术的各种发展。
那么前提有哪些呢?
首当其冲的是全屋稳定覆盖的2.4G频段无线网络,这样网关和一些WiFi设备才能接入系统中,其中网关又通过zigbee协议覆盖全部传感器,这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不稳定,设备就会从你的APP中掉线。
现阶段单个路由器没有那么强大,对于小于80平的户型,也许还能做到无死角覆盖,但是更大一些就很难做到达到全屋,并且稳定的状态。
我之前用的是华硕的AC-88U+AC-86U组建的AIMesh来解决全屋稳定覆盖的问题,后续因为AC-88U负载太多设备发热量太高,我改成了另一套方案,淘汰了一套AC-88U留给父母家用,AC-86U负责有线路由,而另一套WiFi6 Mesh路由器领势MX10600充当了AP和交换机功能,负责全屋的无线,包括智能家居的2.4G频段。
而对于很多用户,如果你预算不足,我直接建议你单独在主路由下桥接小米路由器,仅仅作为智能家居的专属路由存在。
其次问题在于强电,智能家居另一个核心的地方是开关,将开关智能化实现对传统灯具的智能化控制,理论上来说改动成本很低,也不需要破坏墙壁。
但是,你忘记了一点,你家装修的时候,电工图省事,一般是不会给你预留零线的,你的传统开关背后的走线基本上是单火线+负载线。
这就导致你只能用零火版智能开关,成本更高、单个承载功率限制在3-800W。
另外就是一些智能家居设备,比如窗帘机,前期没有预留插座或者做了罗马杆,都会是阻碍,具体表现为你只能用无线版本,或者拆掉家中造型不错的罗马杆,甚至采用第三方不太好看的罗马杆造型的滑轨。
这种电动罗马杆,会是你的菜么?
至少对于我来说,我还是继续使用原先造型还不错的罗马杆吧。
米家&Homekit双管齐下的方案
目前市场上除了一些深度订制方案以及自己DIY的极客方案,基本只有两个体验度不错的平台可以选择,第一个就是最早深耕于智能家居市场的米家,第二个就是随着国内厂商发力,慢慢浮出水面的苹果Homekit方案。
原本米家和Homekti井水不犯河水,原因无他,前期后者配件价格太高,基本上几件产品就顶的上前者一整套配件了,而且配件基本都是国外品牌,不适合国内基本国情。
不过因为国内厂商的介入,类似绿米Aqara、yeelights以及合资厂飞利浦这类品牌的深度发力,很多新出来的产品都开始支持Homekit了。
Homekti虽然好,但是目前还是在初级阶段,支持的设备还在缓慢增速中,另外想要远程以及自动化,你还需要一台HomePod或者Apple TV作为智能家居的中枢,成本有些偏高。
不过对于我这种本身就是苹果生态系的用户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苹果生态系统中除了Apple watch和IMac以及Homepod,我都有了。
对于想尝试Homekit的用户来说,又担心支持度不够,想要米家双修,也是可以的,这个中介桥梁就是Aqara智能网关和新出来的空调伴侣P3,因为Aqara网关兼容很多之前推出来的传感器等设备,配合一些支持HomeKit的灯具设备,也可以做到不错的体验效果。
我之前开始玩转智能家居的时候,用的是米家的二代网关,不支持Homekit,所以想要双管齐下,首先就是替换这个米家二代网关。
和米家网关相比,Aqara智能网关自带的小夜灯亮度更足,同时支持Homekti和米家两套设备。
位置依旧是原先米家二代网关的位置。
其他设备,米家风扇、石头扫地机器人以及部分WiFi灯具是接入不了Homekit的,而温湿度传感器、米家和Aqara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器这些依托zigbee的子设备,只要能接入Aqara智能网关,均可以实现Homekit配置。
其实如果你对DIY开源研究深刻的话,这些设备其实都是可以接入Homekit的,这里我还没展开研究,后续可能会更新。
空调伴侣P3是最新推出来的设备,目前只支持Homekti,后续会通过升级的方式支持米家APP。
在苹果的单方面要求下,P3是和温湿度传感器一起发售包装的。
外观上同Aqara 空调伴侣几乎一样,只有侧面多了Homekit系统中常见的设置代码而已。
我这次还增加了三个Aqara的智能灯泡,不过在智能家居中,智能开关和智能灯泡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组合方式。
我这里一般推荐智能LED灯搭配普通开关,或者智能开关搭配普通LED灯的组合,除非智能LED灯和智能开关本来就是一套完整的组合。
Aqara门窗传感器和米家门窗传感器差别只在外观上,又因为是接入网关的zigbee子设备,上游网关支持Homekit,就可以在Homekit中实现自动化场景。
我列了目前我家支持Homekti的设备类别。
一、Aqara网关、Aqara 空调伴侣 P3
二、所有的zigbee子设备,包括Aqara无线开关、墙壁开关、米家无线开关、Aqara人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米家智能插座zigbee版本。
三、yeelights床头灯、星辰落地灯、Aqara智能锁N100。
不支持Homekti的设备,大体上是一些风扇、扫地机器人、智能灯带和早期的一些智能灯泡,但是这些可以用IOS的捷径去弥补。
玩转HomeKit,聊聊这套系统
目前米家系统无数次更迭,基本的体验功能已经趋向于完美,除了在一些小细节上仍需要完善,基本没有太多槽点。
而HomeKit,在一些基本的体验功能上尚不及米家,但是对于苹果用户而言,一来Siri也可以顺手语音操控电器,二来IOS的快捷指令中心配合HomeKit,也有很多乐趣玩法可言,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我这种颜值党来说,HomeKit的界面美观而且更直观。
作为苹果党,日常我使用Macbook Pro也能看到家里的状况,苹果生态的整合能力确实很棒。
我本来家里有三个小爱音箱,一个小爱闹钟,小爱Mini因为收音效果不佳,被我送给了父母,小爱音箱HD版本因为低音太混沌,而且不具备蓝牙网关功能,也被我送朋友了,家中缺失小爱的这个环节,可以由Siri来弥补。
设备如何加入Homekti的过程我就不聊了,相对于米家繁琐的重置,HomeKit只需要扫一个设备码就可以快速加入HomeKit大家庭,还是挺人性化的。
HomeKit的玩法
大部分单一功能的设备,比如单纯照明的灯,墙壁开关、人体传感器、门窗传感器,在HomeKit中均显示为一个设备。
而类似空调伴侣P3,智能网关这类设备,则是可以在HomeKit中拆分为多个设备,另外空调伴侣P3这种功能比较多的设备,需要单独进入第三方APP中配置基本功能,才可以在HomeKit中正常使用。
空调伴侣P3,从图一红框处拆分为三个设备,分别是网关、空调红外遥控器以及湿度传感器。
但是此刻需要接入第三方APP去设置配件,不然空调伴侣P3的功能是锁定的,灰色无法操控。
目前米家还不支持P3,所以要用自家的AqaraHome进入设置。
设置完成后Homekit中可以完整的体验空调伴侣P3的全部功能,并且能加入到自动化场景中。
APP控制这里就不多聊了,个人觉得如果智能家居需要进入APP中去点击操控,还不如物理开关和遥控器来的更实在,这种最早期的智能家庭控制形式,可以说是已经不太常用了。
语音Siri控制
无论是天猫精灵、小爱同学、小度音箱,还是Homepod和Siri,都是主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式之一的核心产物。
我这里的yeelights星辰落地灯和空调伴侣P3都是直接支持HomeKit的,对于这种原生接入Homekit的设备,理论上Siri可以精确控制温度、灯的色彩,不过很遗憾的是Yeelights星辰落地灯无法直接用Siri控制色温,略有些奇怪。
空调倒是可以直接设置温度,制冷制热模式,而且相对小爱音箱更方便的一个地方在于,你可以直接嗨Siri后接指令,而不必要等小爱回复后才可以直接指令。
另外Siri不能理解的指令,比如出动扫地机扫地,也可以通过IOS捷径去实现。
捷径模式下,就算是人不在家中,也可以语音控制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
自动化场景
绑定Apple TV或者Homepod后,就可以开始设置自动化场景了。
对于很多非苹果用户来说,Apple TV和Homepod未免会有些鸡肋,前者基本很多人买回来是配合infuse当局域网播放系统使用的,而后者不支持蓝牙和AUX,只能配合自家的iPhone、MAC使用,所以,入坑Homekit还是需要一定深思熟虑的。
我设置的一些常用自动化场景,和米家中设置场景接近相同,而且还多出一个成员的设置选项,这个也是蛮有意义的。
这些自动场景主要包括厨房有人,开灯(厨房光线不好,基本都要开灯),2分钟后关灯;阳台夜晚有人开灯,1分钟后关灯;以及大门打开后,晚上6点过后自动开灯,1分钟后熄灭。
大门打开后,晚上6点过后自动开灯,1分钟后熄灭。
这里我要多说一句,为什么支持Homekit的Aqara N100智能门锁上我还要加一个门窗传感器呢?
原因是Homekit中仅仅通过Aqara N100无法很好的判定门是否真的关上,在homekit中,你打开门后几分钟不关,就会显示门已经关上,实际上并没有,所以要通过一个门窗传感器去判定。
但是这个场景在米家APP中并不会发生,所以应该是Homekit的锅,功能不是足够完善。
在进入厨房开灯的自动化场景中表现还是不错的,灵敏度不错,但是人体传感器的照度计功能被浪费了。
应付单个条件出发自动化场景还是比较游刃有余的,但是HomeKit的自动化不支持两个条件触发自动化场景,比如米家中可以设置为A and B和A or B条件,再触发场景C,而Homekit不能实现,只能通过条件A实现B and C场景。
比如这次我这次设想的一个智能场景,在温度高于31度,次卧窗户和大门同时闭合的时候,实现空调自动打开,开启26度速冷模式,就没办法在Homekit的自动化中实现。
就在我有些抓破脑袋的时候我发现了IOS系统的快捷指令,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半自动化,而且还比较有意思,其实这个快捷指令就是之前米家的捷径,但是米家的捷径是自动帮你设置好了场景和指令,快捷指定是可以自己去设置复杂化的场景和指令。
在IOS系统中,可以看到我之前设置的一整套看电影捷径,另外左侧的创建家庭自动化就是Homekit的自动化,被集成到了快捷指令里。
这里我聊的是创建个人自动化,也就是在iPhone和iPad上运行的自动化操作。
所以我在快捷指令中设置了一个脚本,那就是当我到达家的时候,开始运行检测到门窗紧闭,温度高于25度,开启次卧空调速冷模式。
因为定位偏差的原因,我这里将位置范围扩大了很多。
快捷指令成功的运行了自动化场景,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个人自动化场景仅仅限于手机和iPad,所以快捷指令运行了,你还需要去手动点击一下,才能真正的运行Homekit中的开启空调……
我还是希望后期苹果能更新下HomeKit的触发条件,将条件设置成多个条件同时或者单一,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场景。
远程化控制还包含了一个智能锁的开启功能,在米家中是无法实现远程开锁的,只有通过手机近距离靠近门锁,才可以蓝牙开锁。但是在HomeKit是可以真正实现远程开锁,这不由得有些让我担心安全问题,但是思考了一下,除非是你的手机丢失,密码也被人得知,同时知道你家住在哪里,这三者条件同时满足,才会出现上面场景,如果你真的担忧这个问题的话,可以将智能锁从Homekit中删除,只用门窗传感器来替代感知大门状态。
但是这个功能还是有一些用处的,比如人在书房可以不用跑出来,为访客开门,当然这也是懒得一定极限了哈哈。
写在最后
相对米家APP,HomeKit优势目前不是很明显,但是坐拥最大的苹果生态圈,以及Homekit目前有大量的国产厂商加入的前提下,Homekit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Homekit图形化界面要远比米家更加美观和直观,接入设备的方式也很轻松,iPhone用户也可以省去添置小爱音箱的成本,直接用Siri配合米家的捷径实现小爱几乎全部的功能。
在配件方面,绝大部分米家传感器和之前Aqara配件都可以接入到Homekit,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打造智能家居,完全可以双管齐下,玩转双系统。

蓝自
校验提示文案
王琢
校验提示文案
爱生活爱光光
每次都好担心 哈哈哈 有时候关键时刻就这样
校验提示文案
高丽肠
校验提示文案
忙碌的卡卡
校验提示文案
盐碱地就是盐碱地
校验提示文案
nigosim
校验提示文案
nifa
校验提示文案
冲就完事了233
校验提示文案
AwesomeLee
校验提示文案
Heavensvera
校验提示文案
兔白大
校验提示文案
分期付款买辣条
校验提示文案
POKO哑虎呸呸
校验提示文案
若然叔叔
校验提示文案
王琢
校验提示文案
蓝自
校验提示文案
阿ten砸
校验提示文案
2020莫烦
校验提示文案
zjliweijun
校验提示文案
zjliweijun
校验提示文案
iissac
校验提示文案
怡然自得210
校验提示文案
nicklew
校验提示文案
VGON
校验提示文案
修道之士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