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美食烹饪大赛:分享你的露营烹饪秘籍,从食材准备到烹饪技巧
荒野灶台上的盛宴
我向来以为露营不过是"席地幕天",啃些干粮了事。直到那次山间偶遇一群"野炊客",方知露营饮食亦有大讲究。
一、行前筹备

食材选择最是紧要。我初时贪多,背了各色罐头,沉甸甸如"负薪之人"。后来学乖了,专挑轻便耐久之物:脱水蔬菜、冻干肉品、压缩饼干,外加几包调味料,竟也能凑出一桌好菜。尤其发现真空包装的卤味,既省却烹调之劳,又解馋得很。

炊具更需精简。一只多功能野营锅,可煮可炒;一把瑞士军刀,切剁皆宜;再带个折叠炉头,便算齐备。记得初次使用时,那炉火忽大忽小,活像个"喜怒无常"的顽童,煮的面条半生不熟,令人啼笑皆非。
二、山野烹调

生火是门学问。潮湿的树枝只冒烟不起火,我蹲着吹气,熏得眼泪直流,活似"泣麟悲凤"。后来学会捡拾枯松针引火,再搭成井字木架,方得熊熊火焰。最妙是在火堆余烬中煨红薯,慢火煨上两小时,剥开焦皮,金黄薯肉香甜软糯,远胜城里电烤箱所制。
溪边钓鱼最有趣味。用树枝削成简易钓竿,挂上蚯蚓,静待鱼儿上钩。那鱼儿也狡猾,常将饵食偷吃却不咬钩。偶有所获,便在石板上煎烤,鱼皮焦脆,鱼肉雪白,佐以随身带的盐和柠檬汁,鲜美异常。同行者笑我这是"太公钓鱼"之法,我则自得其乐。
三、意外美味

雨天最是难熬。一次暴雨突至,我们躲进帐篷,只能用气炉煮面。谁料同伴竟从包底翻出一包紫菜和虾皮,煮成鲜汤面。热汤下肚,浑身暖透,竟觉得这雨天野炊别有风味。还有次忘带油,煎蛋粘锅,急中生智抹上火腿脂肪,反而煎出异香,众人争食,瞬间光盘。
四、晨昏滋味

露营早餐最见功夫。我用保温杯闷熟燕麦,加入坚果和蜂蜜,再煮一壶咖啡,对着晨雾慢慢享用。有位老露营客教我摊石头煎饼:面粉调成糊,倒在烧热的平石上,顷刻即成。这粗粝食物,配着山风咀嚼,竟吃出了"击壤之歌"的古意。
暮色中的烧烤则是另一番景象。肉串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油脂滴落,腾起阵阵香气。我们围着火堆,传着啤酒,讲着鬼故事。那烤焦的肉边,炭黑的玉米,在夜色中都成了美味。一位画家朋友说,这才是"烟火人间"的真味。
五、收拾之道
临走前的收拾最见人品。我们总是仔细熄灭余烬,带走垃圾。有次见前人留下的罐头盒,已在雨中生锈,像块"疮痍"般扎眼。自那以后,我背包里总多带几个垃圾袋。
如今露营多次,我的野炊手艺渐长。虽比不上专业厨师,但在山水之间,能将简单食材化为温暖美味,已足慰平生。每次打开行囊,排列那些炊具食材,便似将军点兵,准备在荒野灶台上,再打一场美味的胜仗。
野炊之乐,不在饕餮,而在天地为厨房的那份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