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投喂娃喜欢的科学正当时,兴趣和学习体验很重要
其实,最近我一直蛮困惑的。
儿子小学一年级。他上的小学是不错,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还蛮卷的。我给他安排了一个思维班,进度确实是比较快,肉眼可见他跟得很痛苦。
有的时候,我也处于天人交战的比较纠结的状态。因为,我觉得小低年级保持孩子的兴趣也蛮重要的。在他后续遇到挫折的时候,因为有兴趣以及学科学习的体验感,相对更容易扛过挫折。
还好是在暑假,思维班告一段落。他的时间相对充裕了起来。他喜欢科学,让我们自然给他更多的时间阅读,让他去体验阅读带来的快感。
而其中这套《科创少年来了》极大的愉悦了他。他也在无形中轻松学会了形形色色看似非常困难的知识,学习的体验感也非常好。
这套《科创少年来了》共分为八册,涵盖了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但他又不是以学科知识生搬硬套灌入的方式给孩子们学习,而是以一种更为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孩子们有所收获。
比如,它给孩子讲数,用图画表明包含关系,更巧妙地关联孩子们常见的披萨,多了很多意趣。关于数学史的数学家的介绍,不得不让人再次相信原来数学果然还是要靠天赋的,这个英年早逝又厌学的数学家,在天赋的加持下成绩斐然。
我儿子最感兴趣的,是各类幸运数字。不得不说,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差得真蛮多的。但我觉得也挺好,可能正是这些有趣的小知识,撑起孩子对一门学科的兴趣。
还有相机中的数学、服装中的数学……当那些似乎烦人的数学公式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似乎一切都不再那么可怕。
队友是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分册获得了我儿子超多好感。这本分册中有超多关于工程师的漫画。
比如,关于威廉·坎库温巴自学用了两个月制造发电机的故事,真的非常鼓舞人心。我儿子看了以后,自己做了两个手工风车,让我有些啼笑皆非?好吧,用前人的经验肯去探索做手工,虽然比威廉“差一点”,但也值得鼓励吧。
而日常用的吸管,居然也有超多的机械知识,颠覆了我和儿子的认知。从黑麦草到环保吸管,时代的需求也催生了吸管的不断改进。
在科创作为“加分项”当道的时代,很多爸爸妈妈可能更关注“发明”。选择一个好的切入口挺重要的,还是根据生活中的需求比较好。
所以,尽管我是个标准的“文科妈妈”,但我还是愿意陪娃去读这些类似《科创少年来了》的图书。现在的孩子要学的学科类知识太多了,我更希望他有不那么枯燥的“学习体验”。毕竟,人生那么长。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