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几年前你跟我说国产 OLED 屏幕能对标三星,我大概率会这么回你:虽然机会渺茫,好在前路还长。 但这几年国产 OLED 迭代的速度,真的是让我大跌眼镜。
不光是在各个膜层材料上有了很好的突破,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也更加成熟和完善。 所以,才有了京东方连续几年送样苹果竞争 iPhone 供应商,虽然最终都没通过,但在 iPhone 15 上,咱们还真有可能会看到国产屏厂的出现。
咱们再说回国产手机品牌,除了一些必须得靠「三星产」来撑面子的旗舰机型之外, 其他的,大都是采用国产屏厂生产的国产 OLED 屏幕, 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你像上周真我刚刚发布的真我GT Neo5,搭载了天马最新的 T7+;还有去年年底首发京东方 Q9 的 vivo X90 Pro;首发华星光电 C6 的 Redmi K60 Pro,真的是有种百花齐放的感觉。
那我就禁不住好奇了,最新的国产 OLED 与最新的三星 E6,到底谁更强呢?
所以这期视频,咱们就把目前使用最新发光材料的 7 款机型都找来,分别是 vivo X90 Pro、X90 Pro+、iQOO 11 Pro、小米 13、13 Pro、Redmi K60 Pro 和真我GT Neo5。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屏幕实测和对比,来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孰强孰弱?
我这次会从清晰度、亮度、色彩显示、刷新率和调光护眼等方面,来分析这 7 款产品的优劣, 一是看看国产和三星的差距到底还有多大?二是不同的国产屏幕区别到底在哪里,该怎么选?
如果你刚好也在关注国产屏幕,那希望我这期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影响屏幕清晰度的主要因素,我觉得是屏幕形态、屏幕尺寸、分辨率和像素排列。
7 款机型里有 4 款曲面屏和 3 款直屏,但 4 款曲面屏的曲率都不大。
尺寸方面除了小米 13 走的是小屏旗舰路线之外,其余 6 款都大差不差。
不过这⾥你要注意了,只有真我GT Neo5 默认是以原⽣分辨率运⾏的,其余 5 款默认都是 1080, 想要原生分辨率还得到设置里手动切换,我觉得应该是出于功耗的考虑。
像素排列呢,使用三星 E6 的 4 款屏幕采用的是标准钻石排列,剩下 3 款国产屏幕采用的都是类钻排列。
关于这个类钻啊我之前也讲过,你像华星光电的「珍珠」、天马的「风车」、京东方的「蓝钻」,它们整体的排列跟三星的「钻石」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像素排列方阵也都是横平竖直的;
而维信诺的「鼎型」呢,它的红色像素在竖向排列的时候会向右偏移一点点,所以在显示效果上会稍弱于其他几款。
单就这 7 款机型的实际观感,我就这么说吧, 哪怕是 PPI 最低的小米 13,你也不会觉得它不清晰。
虽然够用,但我还是想要更好, 所以咱们还是尽可能挑选分辨率更高的机型。
屏幕亮度越高,通透度也更好。 既然都是最新的发光材料,也都在宣传说达到了更高的亮度。
那么到底有多亮呢? 咱们还是直接用实验室的测试数据说话。
手动最大亮度,vivo 和 iQOO 的 3 款机型要更高,三星 E6 和京东方 Q9 也没拉开差距。 但同为三星 E6 的小米 13 系列,在这方面就要逊色一些,跟搭载华星光电 C6 的 Redmi K60 Pro 和搭载天马 T7+ 的真我GT Neo5 表现相当。
咱们再来看激发亮度,小米 13 系列反超了 vivo 和 iQOO,尤其是小米 13 Pro,甚至突破了 1300nits。国产屏幕在这方面跟三星 E6 最为接近的是搭载天马 T7+ 的真我GT Neo5。
vivo X90 Pro 虽然在手动最大亮度上与三星 E6 相当,但在这方面反而表现一般。 整体来看三星 E6 在亮度上还是更有优势一些,但国产屏幕也没差那么多。
色彩的重要性想必也不用我多说了,其中最重要的是色域覆盖和色准。
7 款机型的默认色彩模式都是 P3 色域;
vivo、iQOO 的专业、小米、Redmi 的原色、真我的自然则是 sRGB 色域。
还有另外的像 X90 系列新增的蔡司自然色彩、小米、Redmi 的高级模式、真我的影院模式等等,我们也都测试了放在表里了。
你注意看色温这一块,默认模式下的色温和鲜艳模式下非常接近,都是 7000 多 K,这更多是为了让我们人眼看得更舒服;而 sRGB 模式下的色温,则更多是在 6500K 左右,这个呢,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色彩准确度。
可以看到,在默认 sRGB 模式下,7 款机型的色域覆盖都非常接近 100%,色准也都低于 2,属于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异的级别。而在 P3 的比较上,我们挑选这些机型最好的色准表现来做对比,因为这可以说是代表了它们调校的最高水准。vivo X90 系列的两款机型是表现最好的,真我GT Neo5 次之,其他的几款都要稍差一些。
当然咱们在手机上并不一定要追求最准确的显示效果,只要自己觉得看着舒服也就行了。 还有就是色深了,它代表着颜色过渡的精细度。
7 款机型里,表现最好的是 Redmi K60 Pro,它是 12bit 色深,小米 13 是 8bit,其他 5 款都是常规的 10bit。
以上都是一些数据上的对比,具体观感还得看实际显示效果以及你自己的喜好, 我这里也用它们的默认色彩模式切几张图,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
如果你在刷手机的时候发现画面一卡一卡的,哎,大概率就是刷新率的问题了。 高刷新率的屏幕,是一个由俭入奢易,用了就回不去的体验。
这 7 款机型里,iQOO 11 Pro 和真我GT Neo5 最高有 144Hz,其余 5 款也都可以做到 120Hz,那可以说是相当流畅了。
当然它们都不是固定最高刷新率,要不然功耗可扛不住。所以默认都是智能切换,由系统来决定什么时候以什么刷新率运行。 vivo X90 Pro+、iQOO 11 Pro 和⼩⽶ 13 Pro 是 LTPO,可以做到⽆级变速,其他 4 款则是在不同刷新率间切换。
当然这也跟我们的使用需求有关, 所以它们也都开放了专门的刷新率设置,都是 1 个标准 60Hz 和 1 个高刷新率。
除了 Redmi K60 Pro 之外,其余 6 款都支持针对单个软件单独设置高刷新率。
但它们在具体的操作机制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体验稍差一些的是 vivo 和 iQOO, 默认只有少数软件会开启高刷,大部分都是关闭的,需要手动去一个个点开。
小米的话,大部分软件都是默认开启高刷的。
这里我比较喜欢真我GT Neo5 上的高刷设置,它不光启用,而且还会根据应用类型单独配置刷新率,当然你也可以手动修改, 这是另外 6 款机型都不具备的功能,但真的很好用。
说到屏幕伤眼,一是蓝光,二是调光。
蓝光咱们主要看波峰位置的纳米数,数值越小能量越高危害也就越大。
这里面三款国产 OLED 的表现要比三星 E6 要更好,蓝光峰值维持在 460nm 左右。 而三星这次为了追求更高的亮度,牺牲了原本在 E3、E4、E5 上保持的 460nm 蓝光峰值,直接退回了 E1、E2 上的 456nm。 所以在蓝光护眼这一块,国产 OLED 的表现要更好。
关于调光呢,我们知道 OLED 会使用 PWM 调光来控制亮度,PWM 频率越低就越容易被人眼所感知,看久了眼睛就容易酸涩,尤其是在低亮度下,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我也统计了这 7 款机型在低亮度下的 PWM 调光频率, 京东方、华星光电和天马都是一贯的高频 PWM,没啥问题, 三星这次在 E6 上也是首次采用了高频 PWM 调光,蓝厂的是 1440Hz,小米 13 Pro 是 1920Hz。
这里面比较差的是小米 13,还是三星祖传的 480Hz。 所以它也在显示设置里添加了防闪烁模式的机型,开启后会进入类 DC 模式,观感还行,但是会牺牲一定的色彩表现。
总体来看,在 PWM 调光这一块,国产 OLED 比三星还是更有优势或者说更懂用户的。
这一整个系列对比下来,国产 OLED 的表现还是挺让我惊喜的。
虽然在亮度上和三星 E6 还有差距,但在色彩表现上已经持平甚至是超过了三星,尤其是在护眼和调光这一块,不同于三星的「退步」和「保守」, 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打法也让国产屏厂获得了更多的好感和拥趸。
甚至我觉得它是对三星产生了影响的,不然也不会在 E6 上采用高频 PWM 是吧?这在以前三星垄断的时代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总的来说,vivo X90 Pro、Redmi K60 Pro 和真我GT Neo5 这 3 款机型的屏幕,都是目前国产 OLED 的第一梯队,各方面表现也都很出色,如果你更在意屏幕显示的话,那么它们都会是很好的选择。
好了,这期国产 OLED 横评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如果你觉得视频做得还不错,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这里是 WHYLAB,咱们,下期再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阅读全文
手拿gt neo3,屏幕观感比12s pro好。。。期待京东方的最新类钻屏。。。可惜gt neo5怎么用上天马了,不知道天马如何啊。。。😓
荣耀80P的屏幕呢?
虽然看不懂,还是点赞收藏了
我只想手机上的oled屏幕什么时候可以解决频闪问题
能找出比三星oled还烂的屏幕确实有困难
软文 毫无意义
三星e4
长文点赞
怎么看出来的?
没有小米11屏幕?
以前苹果可能客观选择,不过现在叠加中美对抗因素苹果供应链估计要优先考虑欧美日韩其次是东南亚
专业选择看苹果怎么选不就得了
我来看见留言的
专业,感谢
80gt就开头漏了下脸就结束了啊
6,水军爪巴
专业测评?
太专业了,虽然感觉花了很多精力,到实在是看不懂,为你的辛苦点赞
果然小米的细节最差,一如既往。
z50的维信诺被踢出朋友圈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