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篇晒自己车子的原创已经是2年前了:
然后,我变了……曾几何时一直想要水平细管材钢架……当时一直骑崔克马动,头几年,崔克和捷安特是知名的大角度压缩品牌,后来土豪(流总)换车,把他“美国大骓驰·碳纤风暴”淘汰给我,手中就是18水平钢架和微压缩的碳纤风暴。
曾经的压缩架崔克马动。
所以18被我拆掉了,恰逢熟悉的国产折叠车厂家Anemos(俗称按摩师)出新的公路车架,入手一台,型号很简单就是leol,这老板用的自己儿子英文名……车架的材料是美国TRUE TEMPER 的ACW747 管材 0.7-0.4-0.7,大概意思就是两端管壁0.7,中间0.4的两抽管,保证强度和减轻重量。
混77bike的同学应该知道,老板皇帝ta跳票比较……发货也比较……,所以在预定了一段时间后不定啥时候收到了这个架子……而且最开始丫还给我发错尺码了……
甭管家里拆啥,主子都要过来检查。
单车圈近些年流行的rapha粉
头管上logo和leol标志,机器人变形字体。上下碗是在出厂时安装好的,下碗文字居中,不会逼死强迫症。
焊道经过打磨后上漆,这次漆面质感还是很不错的。
外走线过线微调螺丝,我本身是喜欢外走线架,从手感和保养等方面更加方便,这个微调螺丝座的存在可以方便调整前拨。
这个小机器人不知道啥意思。
手工钢架车一般都会在勾爪位置做点文章,这样还是蛮好看~那个镂空是pure color logo。
现在手工钢架基本上在勾爪这个位置都会做些文章,蛮好看的,purecolor。
前叉是在内侧做了图案处理,代工做的锥形前叉,外形和某品牌有点……材质碳纤维。
刚才我是不是提到77bike了,恩……著名的电子称论坛,虽然这是钢架,但是我们77er也要求重量,精准到0.00g才行。
带座管夹、腕组上下碗重量1836g,尺码是等效54cm,这个重量应该说中规中矩,在这个价位的东西里面算中上的重量控制。
1848g,这个过线座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浪费大妈资源,特意分解上传图片……
腕组重量,我不得不吐槽一下……碳纤维前叉,配件给的是太阳花吊心……只能自己再行采购膨胀花心。
前拨座,未在架子上打前拨挂耳,这个东西倒是方便调整前拨高度……可我还是喜欢挂耳……
未截管重量,接管后365g,另外我还是有点保守,舵管长度留的有点点多,具体后面再讲。
自带把立,长度100mm,把立重量不美好。
摆拍大概是酱事儿的,久违的压缩架。
其实是拆车保养篇……18被我拆了,装车是放了两天之后的事,结果……
18是水平钢架,搭配10s sram force套件比较好看,尤其是牙盘,和11s有很大区别。
但leol是现代美式风格架形,较为粗壮的管材和前叉,搭配新的force应该会不错,我琢磨琢磨什么时候土豪流总送我吧。
夹器、飞轮使用red,偷个轻,事实证明碳轮+red夹器,在下坡时制动效果比较渣,幸亏我是爬不动坡的肉腿。
一定要定期保养,我已经算骑车和清理车子较多的人,可你看看日积月累的油渣以及尘土。
这样可还行,sram导轮有先天性裂的情况,一般不影响使用,这后拨导轮被我移到别的后拨上,购入了一对金属材质,用着还凑合吧。
重量分别是:red夹器261.5g 前拨(含夹环)106.8g 后拨164.2g 座管178.2g 前轮(含胎)670g 后轮(含胎含飞轮)980g
补充下sram曲柄拆卸方法,8mm内六角扳手拧里面的螺丝,正牙拆卸方向拧,它会顶住外面大螺丝静力卸下。
魔术扣其实不用专用工具,虎口钳这个角度一夹即可。
装车过程中懒癌发作,手变没拆,可以免去缠把带等事情,但最后事实证明世上没有近路……受制于线管长度,又折腾了一遍。
好些年前的帖子已经介绍过姨妈诺和速软两家变速安装和调试,网上也有很多文字或视频教程,这里就不赘述。
姨妈诺机械套件安装调试。注:新出已上市的9100、R8000以及已发布未上市的R7000,前拨有较大改动,以后我另行介绍安装吧。
速软机械套件安装调试。yaw前拨,11s版本。
小tips开始,螺纹位置能铣最好铣一遍,然后油脂涂抹,方便安装和拆解,还可以起到一点点防水+除异响的作用,照片上只是示意,实际量比这个多些。
中轴分清左右再拧,正反牙设计,拧反或未咬合到位发力也许会使五通彻底损伤。
前拨调整最主要是控制好高度和外导板与牙盘水平(yaw前拨看指示线),不然怎么调都会有小问题。
另外还有:五通底部外走线过线座给变速线套个内线线管,点些油,防锈又润滑;线帽与过线座位置涂抹油脂或滴油,有效避免异响;线芯内注一些油改善手感等。
半夜鼓捣,头蒙蒙,摆完这个怎么看怎么别扭,媳妇看了眼说,D摆反了,那就将错就错吧,哈哈。
leol虽是美式风格现代钢架,但和前两年流行的cx公路,这两年的gravel bike又有巨大差别,比如说对更大规格外外胎的支持以及碟刹的支持,当然这两点……厂家也做了专门的gravel bike车型出来。当你玩车到一定时候,对这些比较冷门的车型会有自己的看法,要么厌恶至极,要么想要一辆。其实我还是有一颗狂野的心,18的架子我还想找个碟刹前叉然后换成大齿胎,去撒野浪一下啥的。
700*23c……基本没啥余地了,我后来金属轮日常骑,使用25c外胎,和夹器只有几毫米的距离……。
成品车照片,弯把略丑,我迟早换掉……53/39标准盘,11-28综合齿比飞轮。含锁踏约等于7kg,重量好说,通过几个零件更替,7kg以内钢架没啥难度,主要功劳是底框碳刀+偷轻管胎+减重神器red飞轮。
这是摆拍状态,后来调整成使用状态,对的起自己老腰,换成直头座管。
换了个power样式坐包,最早短鼻坐包是从铁三开始,由于铁三车架立管角度和大组甚至TT有所不同,踩踏施力需要不一样的方式,使用常规坐包鼻端受力压迫,缩短鼻端使用舒适,现在大组车也开始渐渐往这个方向靠,首先是闪电推出power系列,现在比如姨妈诺子品牌pro也推出短鼻STEALTH。而且吧,宽度比较大,对我这种屁股大腿粗的车友友好……
使用反光灯可以看到用的漆是凉粉漆
从水平架转回压缩架本身是个人审美改变,这次leol车架从几何上偏重于美系现代钢架,具有不错的舒适感和踩踏回馈,记得和著名车友张老师交流18水平架骑感,我观点是那个架子在30左右速度骑行找到车架在踩踏回弹的那个节奏会很舒适和轻松维持,但是想和朋友略微拉扯,在提速和高速巡航较弱;这次leol确实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拉扯,并不会受限于钢材质而损失发力,踩踏踏实,还有一部分钢架本身对细微震动吸收。
对焊道打磨,过度衔接自然,漆水质感不错,配色低调闷骚……粉色么……我还有粉色把带、粉色骑行袜……
本身是个保守的人,外加腰肌劳损,前叉截管预留较长,从车架设计方向对骑行者友好,长头管已经不需要预留这截……回头切了去。
图上看出我这套金属轮和夹器十分接近--25c外胎,这个算是个遗憾吧。
槽点:代工的碳前叉,我这条略有公差,需要掰着一点点才能装前轮……
下次再折腾我估计就是碟刹公路了,自从用red夹器+碳轮下了2次坡,逐渐逐渐的对碟刹公路没那么排斥了……现在对它还有两个排斥点吧:油碟手变头审美无力+桶轴。
感谢您看我的流水账。
主要是擦车方便
哦,你说变速这些也内走。我还是喜欢外走,平时自己折腾时候方便
没 只油管内走 后拨的线还是在外露的
好像现在有内走的了
等一个内走夹器版本
拿小本本记下
现在这家子换代了……我下一辆车必然是碟刹公路了,一直认为对于喜欢爬坡的普通车友更加友好,一方面所谓的碳刀“寿命”会更长,尤其一部分使用开口国碳的车友,另一方面就是放坡对速度控制更好……比较介意的地方,重量上还好,已经过了电子秤的阶段,主要是油碟手变头太丑了……要不线拉油碟?
心水此架子很久了 无奈是个小白了
不过决定今年一定要买到手的架子 也不懂配车能不能问问配料表
大神,饼爷的车架还在吗
好的,大概明白了。我已经有台不错的山地车,公路车其实主要还是想用来休闲通勤使用,看来我选择20寸小轮折叠车比较合适
刚才打了一堆字,评论被吃了……先看这段吧,我是公路党,玩了公路就别的车骑着没感觉了,也就是这几年忽然想弄山地爽土路又搞了个山地。要是我选择就是碟刹leol,对于普通车友,碟刹公路虽然不如C漂亮吧,但是对于使用碳刀十分友好,从制动力到保养维护,有过多次碳刀放坡的惨痛经历你就懂了。
另外看你使用用途和需求吧,要是通勤比较多,那就按摩师折叠,NR,NT很不错的。我基本上不用通勤,所以我说我选择公路……就算是偶尔通勤也是上锁撸公路过去。
我是属于骑了公路就回不去了……只爱公路,然后在玩了几年公路以后,忽然想弄个山地艹土路……你让我建议的话,碟刹leol然后碳刀。虽然碟刹公路审美上我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对于用碳刀的普通车友,从制动和保养上十分友好,这句话是多次碳刀下坡经历的肺腑之言……
我最近也再考虑,要自己组这leol车架,还是直接入手按摩师折叠车。看楼主你都有接触过,麻烦楼主你感觉哪款好
啊……我用的套件老sram force20,其他的你还想问啥
楼主能给个你组的配件单不,我也想入这款车架,就是对组装搭配还不怎么摸清楚
漂亮,楼主这样搞下来多少钱?
这架子管子还是比一般的粗点。四爪cp牙盘也很有力量感。另外速软现成就有,cp手感个人不喜欢
,速软和姨妈诺一个软一个硬我都还行。个人喜好个人喜好,
话说就算是压缩非水平,也还是cp的套件更搭一点,毕竟纤细
求拉入剁友群,谢谢!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