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DIY:从一个机箱开始的败家之路(3)
除了显卡,基本上装好了。
冷排是vk的360,说明书上写冷水泵要接在aio_pump上,经过研究铭瑄没有特别标注,一般指cpu_fan。
一种方案是所有的风扇都接到vk的集线盒(hub)上,然后hub接cpu_fan。试了一下,声音有点太大。 尝试了各种排列组合,最后是冷水泵接cpu_fan,hub接的sys_fan,感觉好上一点。今日翻车就是冷排反复拆装了十余次。一度开机不亮rgb,后来发现是要在铭瑄的主板power设置里,把Erp ready给打开,设为enabled,这个各位可以参考。
考虑到现在固态价格比较合适,采用了主副盘的配置。想我第一块固态是250GB的三星840,换算过来花了2000多人民币,真是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主盘装在带散热装甲处,副盘装在主板右下另一个2280。主盘是致钛的T7100,副盘是金百达2T,国产的进步有目共睹,长江储存yyds。装完一看,居然还有三个22110盘位空缺。
内存这块也有点波折,开机后默认频率是4800,选xmpprofile 的6400,结果开不了机。这里还是给铭瑄的外置一键还原bios好评,不用去跳pin就还原了。折腾了一下午,通过升级bios解决,现在内存稳定在6400开机正常,后续再考虑超频。
电源从扩展的角度考虑,选了一个Atx3.0的1250w。12vhpwr接口已经就绪。cpu因为是12600kf,没有芯显。于是请出了主角,窖藏已经多年的红龙750ti,开机,亮屏,完美!
是的,这台机器里,最亮眼的就是750ti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