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换电新科技:可拆卸电池回归
曾几何时,可拆卸电池是手机的常见配置,像功能机时代,用户随身带块备用电池,没电就换,轻松解决续航问题。但随着苹果推出不可拆卸电池的iPhone,追求轻薄、防水、高集成度的手机厂商纷纷效仿,可拆卸电池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现在,事情有了转机。2025年CES展会上,Swippitt推出Instant Power System(IPS)换电方案,通过“手机壳+换电站”,2秒就能完成电池更换,支持iPhone 14 - 16系列,年底还打算适配三星Galaxy 。与此同时,苹果也获得模块化可拆卸式电池设计专利,还有“电感应粘合剂脱粘”技术辅助电池拆卸。不仅如此,欧盟在2023年通过新规,要求从2027年开始,欧盟地区发售的电子设备都要配备可拆卸电池。
从市场需求来看,一方面,智能手机平均使用周期缩短,很大程度是因为电池老化,可拆卸电池能减少电子垃圾,帮用户节省开支;另一方面,若城市中遍布手机换电站,就能改变人们的充电习惯,满足快速补能需求,降低对充电宝的依赖。
当然,可拆卸电池技术要广泛应用,还有不少难题要攻克。比如厂商要平衡电池容量、续航与机身尺寸的矛盾,解决电池结构补强、防护设计、内部空间挤压等问题。还得投入资金建设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提高消费者对换电模式的接受度。但无论如何,在手机换电新科技的推动下,可拆卸电池技术回归的可能性正不断提高,值得我们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