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晒# Creative 创新 Aurvana In-Ear 2 Plus 开箱+试听
In-Ear2作为少见的高性价比的一单元动铁耳机之一居然说停产就停产,留下的就是那个外观小改,加了线控的In-Ear 2 Plus,不过价格却几乎翻倍。那么这Plus的价钱到底在产品表现上Plus了多少呢?

话说这耳机也太敢涨价了,我买的时候明明是499
——————————————————
开箱
首先是包装盒,大改版,终于符合了高端系列的画风
与普通版对比,简直是两个次元的东西
盒子侧面背面一如既往写了几个特性,被动降噪还在。值得注意的是插头标准明确写出了是CTIA,现在的播放器一般都支持这个标准,至于手机,OMTP/CTIA自适应已经普及了。
不过有一点很**,为什么要把防伪标签粘在这么奇葩的地方。。
拿下盖子看本体,观感上还是相当漂亮的
这个固定件看起来很美,其实拆卸起来很奇葩,按照说明是要先将耳机往外侧旋转90度再向上拔出来。但是这耳机后部是直角的设计,固定支架上也没做任何凹陷之类的优化,拆卸的时候感觉分分钟能把耳机掰碎
本体!
这次Plus外观有数个变动的地方,第一个是耳机本体的外科设计和材质。老实说单看外观的话Plus确实会比普通版“大气”一点(设计师朋友们不要打我 )
对比普通版,Plus明显体积大了一圈(左为普通版,右为Plus)
Plus相比普通版在尾部增加了一块黑色的“分件”(你TM高达玩多了吧喂!)
OK。。。
从现在开始,进入吐槽模式!
这块黑色的“分件”质感极差,连磨砂都不是,顶多算是雾面,再加上有一点闪光的效果(我不知道这个应该叫什么),显得非常没有质感!
再加上腔体的本体居然由普通版的金属拉丝质感+文字丝印处理公然降级为塑料抛光+印刷文字!失去了冬天冰冰凉的金属质感,拿在手里把玩的时候明显感觉Plus的精致感严重不足!
这还没完,线控虽然很聪明地放在了分线处,把麦克风单独上移,但是质感依然非常差!少了理线的结构,外壳依然是毫无质感的塑料。可能优点就剩下按钮手感不硬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音量调节,滑到最低音量的时候依然会有一点声音,貌似大部分厂商都是这么设计的。音量调节没有做成按钮对手机进行适配,我不指望你创新能把iOS/Android都适配上毕竟标准不一样,但是你好歹适配一个也行啊!或者实在想坑钱的话再出个Plus i也行啊 我反正对这种滑动调节没有任何好感
插头。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普遍认为直插头明显更适用于手机的时代,创新会把原本的直插改成L插。当然还有,外壳质感处理严重缩水。
最后来看配件。
这是Plus的收纳包。
这是普通版的收纳包。
这是Plus的其他零件和说明书。
这是普通版的全套附件。
有你这么缩水的么,创新?
—————————————————
主观听感:
Plus跟普通版没区别。
不过好像也不奇怪,毕竟用的都是同一个发声单元,调音也是按照同样风格调的。或者说,压根就没给单独调过音?
先看我如何评价普通版:细腻漂亮的高频瞬态和细节,延展力突出,动铁单元典型的干净清新的特点发挥得很到位。女声表现细腻柔和,与高频衔接到位,中低音男声虽有一定形态但是显得没有底气。低频质感表现和下潜不够到位,但量感和形态还凑合。整体来看300元左右的定价性价比确实非常高,声音的确是典型的一单元动铁的表现,瑕不掩瑜,尤其高频的出色表现很容易把MP3等低码率音频的损伤明显暴露出来,如果配合较差的播放器使用也会把前端控制力不足的缺陷显现出来,同价位的耳机里很少有能做到这一点的。而被动降噪确实效果比其他耳机好不少,在户外听相对更不易受到噪音影响。
但是如果同样的表现放到500元多的Plus上,你还会买账吗?
我反正不会。
你可能会说普通版刚上市的定价也是500多。但那是多少年以前了?耳机也在进步啊。
————————————————
总结:
多二百块钱,换来的是更好的包装和设计得体的线控,失去的是外壳的细腻质感和高端气质。
你会为这样的Plus多付出二百元吗?
创新时不时就会蹦出这种定位、定价和实际表现有诡异脱节的产品,比如之前推出过的SoundBlaster E1。这次的Aurvana In-Ear 2 Plus虽然还不至于达到E1神坑的程度,但是这种敷衍了事的产品策略让我这半个创新粉感到失望。
平心而论,这耳机不差,但是实在无法说服我为它的Plus埋单啊。
大家看文章辛苦了
THE END
小编注:为了感谢诸位值友的首晒热情,响应大家的呼声,该活动分裂出了门槛较低的子活动#本站首晒#!欢迎大家来分享本站还没晒过的好物,为值友提供更多购物参考!


白夜隼人
校验提示文案
提米酥
校验提示文案
掐是你的温柔
校验提示文案
chenhuan2012
校验提示文案
习惯老哥
校验提示文案
蜂蜜D羊羹
校验提示文案
corial
校验提示文案
chassic
校验提示文案
steinway
校验提示文案
Mars_V
校验提示文案
天天笑开颜
校验提示文案
XXavier
校验提示文案
臀部线条
校验提示文案
风的静止
校验提示文案
uuoou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575084249
不过这个耳塞完成度并不高,动铁的缺陷表现的很明显。如果想两三百体验动铁的话,飞利浦SHE9850(还是SH别的?总之是9850。。。)是更好的选择,声音最起码完整、工整了很多。
校验提示文案
vanillash
校验提示文案
EC_Tony
校验提示文案
白夜隼人
校验提示文案
chassic
校验提示文案
corial
校验提示文案
白夜隼人
校验提示文案
EC_Tony
校验提示文案
vanillash
校验提示文案
蜂蜜D羊羹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575084249
不过这个耳塞完成度并不高,动铁的缺陷表现的很明显。如果想两三百体验动铁的话,飞利浦SHE9850(还是SH别的?总之是9850。。。)是更好的选择,声音最起码完整、工整了很多。
校验提示文案
uuoou
校验提示文案
风的静止
校验提示文案
习惯老哥
校验提示文案
臀部线条
校验提示文案
XXavier
校验提示文案
天天笑开颜
校验提示文案
Mars_V
校验提示文案
提米酥
校验提示文案
steinway
校验提示文案
白夜隼人
校验提示文案
chenhuan2012
校验提示文案
掐是你的温柔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