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2018-08-04 20:03:09 34点赞 40收藏 14评论

我们时常会谈论未来科技趋势,但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追求更为高效的数字化世界里,也有很多极具时代性的经典方案,正在渐渐被快速更替的新兴技术所淘汰。

为此,爱范儿(微信号:ifanr)将会围绕“被时代抛弃的好设计”主题展开一系列话题文章,讨论那些曾经陪伴了我们无数个日夜的精妙结构设计,它们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本次是第四篇。

在无线连接尚未普及的年代,接口是电子设备与外界相连的唯一桥梁。然而每过 5 到 10 年,一些硕大的接口总是会离我们而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几个陌生的小尺寸黑洞。

都说“告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但这其中也有令我们不舍的存在,比如这次我想说的——MagSafe 磁性接口。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 图片来自:Leica Dad

我第一次接触到 MagSafe,是在大约十年前的一部 MacBook Air 上。遥想当年还是大家对电子产品都懵懵懂懂的年代,有同学从家里抱来一台带着苹果 Logo 的超薄笔记本,全宿舍的人都围上去瞻仰了一番,除了惊讶于它的体积之外,我们还对那个像磁铁一样的电源接口产生了兴趣,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插拔,只是为了听清楚那一声清脆的“啪”,完全停不下来。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Apple Unicom BD

几年后大学毕业,我自己也换上 MacBook Pro 用于办公,我很欣喜地看到苹果仍然保留了这个非常经典的接口设计。除了对那独特贴合声还留有印象外,也开始对本身的原理感到好奇。

直到我需要反复脱离电源线,每天将电脑从家中搬到公司上班时,我才渐渐意识到这种设计的理由以及真正价值。

是的,MagSafe 的好,我想用过的人应该都知道。

笔记本电脑不会自己从桌子上掉下来,但连上电源线就说不准了

MagSafe 并不是一个上世纪的产物。事实上在 2006 年以前,也就是苹果 PowerBook 的时代,当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圆筒形的 DC 电源接口,这种接口十分常见,哪怕是在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一些 Windows 笔电中看到它的身影。

和用于传输数据的 USB 不一样,笔记本的电源接口很少会成为我们删减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只要体积不那么过分,电源适配器可以控制在合理大小下,并且能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大部分用户基本也不会对电源接口的形态有什么的意见。

毕竟,能喂饱笔记本的电池不就好了?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但有一件事却让当时苹果 Genius Bar 的员工们比较头疼。他们发现,很多因机身跌落损坏的 iBook 和 PowerBook 设备,电源接口部分也出现了变形。仔细一问原因,才发现原来大部分设备都不是被人摔到地上的,而是用户不小心被电源线绊到,设备只能连着电源线一起被”拽“下去。

究其原因,DC 接口其实和我们现在常用的 USB 接口类似,你可以试一下,当突然遇上大角度的外力拉扯,笔记本其实是会连着电源线一起被拖走的,运气好的或许还能避免碰翻茶杯的惨剧,但万一运气不好,被线绊倒先不说,可能连笔记本电脑也得经历一场“自由落体”的表演。

事实上从电源线诞生之初,“被线绊倒”就是一个恼人的问题,但也许是电源线本身的存在必要性,也一直没人想要解决。总不能让人把电源线给取消了吧?

但在接口问题上一向激进的苹果,则想到了一个方案。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在 2006 年 1 月份的 MacWorld 大会上,苹果用 MacBook Pro 的新命名取代了 IBM PowerPC 系列,乔布斯还专门花上 2 分钟的时间,对全新设计的 MagSafe 接口做了一番演示: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曾有过别人路过时被你的笔记本电脑电源线绊到,而让它从桌上凌空飞起跌落的经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推出 MagSafe 的原因。这款电源接头是磁力吸附的,当它被拉紧时就会及时断开,这将会大大减少你们不得不将笔记本电脑送修的机率!”

至此,MagSafe 成为了无数 MacBook 设备的标配。虽然它仍旧只是一根用于供电的电源线,但现在回看,MagSafe 更多体现的是对那些微不可见的细节的关注,这也是它在往后数年内难以被替代的原因。

和 iPhone 的 Home 键一样,MagSafe 代表的是苹果对“易用性”的考究

单纯从外观来看,你应该很容易就能认出 MagSafe 的设计。它的接头部分很“浅”,因为它不用像传统接口一样有“插入”的过程,反而是借助接头部位的磁性材料来进行固定。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所以,当 MagSafe 接头和 MacBook 的电源口距离足够近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吸附”上去,你甚至都不用侧着头刻意去找准接口的位置,反而会产生一种是被接头“牵引”着贴到上面的感觉。

正因为如此,万一你或是其他人绊到电源线时,MagSafe 也不会再拖着 MacBook 不放,因为磁性吸附的设仅仅只是让它“贴”在了机身接口处,而不是紧紧卡在接口处,然后拖着电脑一同赴死。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Get a Mac》系列广告中就有一段对 Windows PC 的调侃,主题则是 MagSafe。

这便是 MagSafe 的设计精妙之处了,苹果巧妙地借助磁铁本身的吸附原理和材料特性,并将它融入到一个笔记本电源接口这个高频次的操作上:当你需要的时候,它能够很安稳地“贴”在接口上;而当你不需要的时候,它也能很轻松地与机身分离,并“脱落”下来。

但 MagSafe 并不是只有一味的好口碑,或许是由于磁吸的设计让接头的插拔变得过于方便,所以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是捏着接头最硬的适配器部分,而是会直接抓着电源线,将接头“拽”下来,反而很容易让接头出现裂开的情况,而过去这几年里关于这类问题的诟病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有意思的是,之前市面上曾推出过一个 MagSafe 的保护套配件,目的居然是为了让 MagSafe 这个接头陷入柔软平面的时候不那么容易被“硌”掉而设计的。虽说这种小细节并不会被人所留意,但实话是 MagSafe 本身不也是源于一个不起眼的需求才出现的吗?

除了保护电脑,MagSafe 也让充电变得更优雅

继 2006 年初代面世后,苹果还接连更新了两代的 MagSafe 接口,包括换用 L 型结构的长方形设计,以及更宽更扁平的 T 型结构;另外你还可以在接口上看到一颗 LED 灯,它在充电时就会显示为橙色,充满后则会显示绿色。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Wikimedia

可以说,在 Macbook 面世后的十年里,MagSafe 也一路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它也渐渐成为了苹果 MacBook 的标签——这种特质,大概就和现在 iPhone 的 Home 键一样,都是简单、易用的最好印证。就算是当年以轻薄身形著称的 MacBook Air 身上,我们也仍然能看到 MagSafe 的身影。

直到 2015 年苹果推出了新 12 英寸版 MacBook,市面上出现了功能更全面的 USB-C 型接口的出现,苹果才让 MagSafe 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当时也有媒体戏称,在 The New MacBook 上,苹果其实是做了两件不受 Mac 老用户待见的事情:除了砍剩了只有一个 USB-C 和 3.5mm 接口外,还有一个就是砍掉了 MagSafe。

而按照罗永浩的说法,苹果砍掉了 MagSafe,其实是砍掉了“人类发明笔记本以来最伟大的第二个发明”。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反对呼声,是传统接口的使用习惯造成的。虽然 USB-C 的小体积接口满足了我们正反任意插的需求,但它和大部分接口一样依旧采用的是类似卡扣的设计,所以你得花点力气才能拔下来。

这也意味着,我们又要重新回到过去被电源线绊倒的日子。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但正如前文所说,苹果在对待“接口”这件事上一直是很激进的。让一个接口能够对应全部的功能,更准确点说,是只依靠一种载体,就能解决所有传输的需求,是苹果一直以来想要达成的目标。

而放眼当下,现在的 USB-C 显然是最好的方案,但丝毫不妨碍 MagSafe 成为了 MacBook 上为数不多的“用过了就离不开”的设计。

虽然苹果申请了 MagSafe 专利,但磁性吸附并不属于它一个人

苹果很早就为 MagSafe 接口申请了专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少能在其它 Windows 笔电上看到这种磁性吸附的充电口设计。不仅如此,苹果甚至不允许第三方配件厂商自行生产带有 MagSafe 功能的充电器,不然法律团队就会找上门了。

不过,苹果会起诉这些第三方配件,倒是和磁性连接这个特性没有太大的关系,那是源于材料本身的特性,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可以绕过苹果专利,又能用上磁性吸附特性的接口?比如说将现有用于传输数据的接口也做成磁性连接的?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这种想法并非不存在。在 2012 年微软推出的 Surface 平板电脑上,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带有 5 个金属触点的 Surface Connect 接口,相信使用过早期 Surface 设备的朋友也应该清楚,而现在则更类似于一个吸入式的设计。

但重要的是,这个接口同样使用了磁性吸附的设计原理,所以它和 MagSafe 一样只要一靠近就能自动贴上去。另外相比于苹果 MagSafe 只能用于充电,微软的这个接口则同时具备了电力和数据传输的能力,所以只要借助一个外设扩展坞,就能实现包括音频和视频在内的数据传输。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Mobile Fun

还有一个是索尼推出的磁性充电底座。以前的 Xperia 手机为了能实现更高等级的三防,会在 micro-USB 口和 SIM 卡槽外套上一个防水盖,为了充电你就不得不经常性地打开这个盖子,而偏偏它选用的还是橡胶材质,所以久而久之便会有老化断裂的风险。

但有了充电底座就不一样了,你不用打开盖子就可以直接为手机充电。而且它和 MagSafe 的体验很相似,只要将手机往上一插,就会听到“咔”的接合声音,论起便利性甚至不输现在的无线充电底座。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Peyton

说回到苹果自己,虽然 MacBook 上被迫抛弃了这项设计,但我们还是能在其他品类的产品上看到 MagSafe 的身影。比如说 Apple Watch 手表,苹果便采用了磁力充电线的设计,同样也不需要精确对准,只需让接头靠近表背就可以自动将接头吸附到位。

再往大一点说,如果范围扩大到使用磁力吸附特性的产品,你还可以在充电接口以外的领域,看到磁性吸附特性的运用。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比如说戴森 SuperSonic 吹风机的可替换风嘴,就是靠磁性吸附贴上去的。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还有 Beats X 无线耳机,当你不戴耳机的时候就可以让耳塞吸附在一起。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甚至是 iPad 曾经使用过的经典 Smart Cover 保护壳,你也能感受到磁性吸附原理带来的舒适感。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 为了能保留当时“一拉即走”的体验,现在也有很多第三方配件为 USB-C 口制作了转接头。图片来自:Snapnator Design

很显然,比起多点触控屏这类的革命性创新,磁性吸附在科技圈则要低调不少,但假如我们回归到最根本的体验部分,MagSafe 带来的便利性,则比很多花哨的外在功能都要多得多,因为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对电源接口的一贯印象。

正如 Jovy lve 曾在《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引言结尾中所说的那样:

“人们能轻易发现那些显而易见的存在,但也能敏感地察觉到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 图片来自:SkyWalker108

电源线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产物,但 MagSafe 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成为了众多接口中“更方便更懂我们”的存在。虽然它的功能十分单一,厚度的制约也让它无法迎合新形态的设备,但如果苹果当年缺少了这份对于细节体验的敏感和考究,不去追求“更好一点”的方式,我想 MacBook 用户可能还要在电脑被线带走的担忧中多熬几年。

但愿我们还有机会看到 MagSafe 复活的一天。如果不能,那就让我们看到没有电源线的那一天吧。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谢谢你看到了最后,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在下方评论区与爱范儿交流互动。

期待您的评论、关注、打赏、收藏~


展开 收起

Apple 苹果 Apple Pencil 二代 触控笔

Apple 苹果 Apple Pencil 二代 触控笔

649元起

Apple 苹果 Apple Pencil Pro 触控笔

Apple 苹果 Apple Pencil Pro 触控笔

729元起

Apple 苹果 手机充电器 Type-C 20W

Apple 苹果 手机充电器 Type-C 20W

52.25元起

Apple/苹果 35W 双USB-C端口电源适配器【2024款】双口充电器 充电插头 适用iPhone/iPad/Mac 35W 双USB-C端口 竖向

Apple/苹果 35W 双USB-C端口电源适配器【2024款】双口充电器 充电插头 适用iPhone/iPad/Mac 35W 双USB-C端口 竖向

399元起

Apple Studio Display 27英寸5K视网膜显示屏 显示器 电脑屏幕-标准玻璃配VESA支架转换器

Apple Studio Display 27英寸5K视网膜显示屏 显示器 电脑屏幕-标准玻璃配VESA支架转换器

11499元起

【国行版】Apple/苹果 Apple 20W USB-C手机充电器插头快充头

【国行版】Apple/苹果 Apple 20W USB-C手机充电器插头快充头

95元起

Apple 苹果 iPhone 12 Pro Max 皮质保护套

Apple 苹果 iPhone 12 Pro Max 皮质保护套

189元起

苹果 Apple Pencil 手写笔(USB-C)

苹果 Apple Pencil 手写笔(USB-C)

476.7元起

Apple 苹果 MQGJ2FE/A Type-C转Lightning 数据线 1m

Apple 苹果 MQGJ2FE/A Type-C转Lightning 数据线 1m

79元起

Apple/苹果70W USB-C 电源适配器 Type-C/TypeC充电器 Macbook 笔记本电脑 苹果笔记本充电器 70W USB-C充电器

Apple/苹果70W USB-C 电源适配器 Type-C/TypeC充电器 Macbook 笔记本电脑 苹果笔记本充电器 70W USB-C充电器

449元起

Apple 苹果 pencil 触控笔 一代 白色

Apple 苹果 pencil 触控笔 一代 白色

548元起

Apple 苹果 30W USB-C 电源适配器/充电器 适用iPhone/iPad/Apple Watch/Mac/Vision Pro

Apple 苹果 30W USB-C 电源适配器/充电器 适用iPhone/iPad/Apple Watch/Mac/Vision Pro

279元起

ELAGO Apple 苹果 ELAGO Apple 苹果手表 充电支架

ELAGO Apple 苹果 ELAGO Apple 苹果手表 充电支架

69元起

苹果 Apple 雷雳 3 (USB-C) 转雷雳 2转换器

苹果 Apple 雷雳 3 (USB-C) 转雷雳 2转换器

379元起

Apple/蘋果 Apple TV 4K (3RD GEN) 第7代 WiFi 64G【国内不联保】 香港行貨

Apple/蘋果 Apple TV 4K (3RD GEN) 第7代 WiFi 64G【国内不联保】 香港行貨

1299元起

Apple 苹果 手机充电器 双Type-C 35W 白色

Apple 苹果 手机充电器 双Type-C 35W 白色

269元起
14评论

  • 精彩
  • 最新
  • 新macbook取消magsafe接口真的很不好,是笔记本的倒退。已经遇到好几个因为充电线把电脑拽到地上修屏幕的了,一块屏幕2k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一说这事就忍不住想骂库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加一个magsafe不好吗?能厚多少?还能余出来一个USB口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usbA都能忍,没有magicsafe只能自己苦苦的买了个新的老电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apple越来越不像apple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以终为始,接口都将消失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一稿多发也能精华?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USB转magicsafe接口有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主要是magsafe不能接其他外设吧...为了做薄苹果也是拼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因为数据线摔了两台笔记本,幸好现在有卖第三方typec转磁吸的线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surface pro用着也不错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垄断接口绝对是技术的倒退。其实是为了攫取更高的配件利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磁吸不是索尼开的先河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平时工作时我还是喜欢用立式无线充电板,有通知直接扫一眼就能看到,在家临时回血的时候就直接用有线充电了。好像除了一边玩游戏一边充电的时候有点用,其它时候对我来说用处不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4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