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电视沉浸式追剧,究竟哪款更好用?
好多曾经信誓旦旦说长大后就没开过几回电视的年轻人又想起了这笨重的大玩意。
没错,说的就是我,去年的时候给大家写过一篇《索尼电视怎么买》,然后在网上剁下一台大法 X9000E。
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电视简直就是 21 世纪十大重大.......起死回生发明,遂又花了点时间,和大家聊聊:
游戏、看球、追剧,都该怎么选电视
各个价位有哪些好产品
电视通常拿来看球、玩游戏,该怎么选?
通常来说,去到卖场,各位销售同志会用巨大的知识储备给你洗脑,会接连听到:4K、HDR、背光、量子点、32 核处理器等两位数以上,天花乱坠的参数。
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是你需要的啦,比如说,如果你买电视主要是看球,接 PS4、Switch 玩游戏,那主要看两个就够了:运动补偿、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是指液晶分子的反应能力,直接影响你看到的画面有没有延迟。目前大部分电视这个数值都是 8ms,但喜欢看球的朋友,建议尽量选择 6ms 以下。
与响应速度相似,该死的液晶电视还有拖影问题,这就和电视面板的帧数相关。
我们可以把电视理解为一本连环画,只要翻书的速度够快,实际上看到的就是流畅画面。在电视上,这个翻书的速度被称为帧率,数字越高,画面就越流畅。
但高帧率面板成本很高,一般电视只有 60 帧,中高端电视这个数字是 120 帧。那问题来了,便宜的 60 帧电视就一定不能看球了吗?
补锅方法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 MEMC 运动补偿,就算面板只有 60 帧,但有了这项功能,系统就能自动往里脑补缺少的画面(也叫软件插值),近似于达到流畅的效果。
运动补偿在不同厂商里有不同的说法,索尼是 Motionflow XR、夏普是 AquoMotion、LG 是 TruMotion,都是一个意思。
看大片、追剧,选硬屏IPS还是软屏VA?
虽说年轻人嘴里经常挂着“不看电视”的,可你看好莱坞、美剧,看国产综艺啊。电视对小手机的优势,除开画面大外,那就是画质优势了。
4K 和 HDR 我觉得没啥好说的,目前主流价位 99% 的电视都标配这两个。所以更重要的,其实是色彩,业界公认玩调料最出色的是索尼,但价格也高高在上,在其它家色彩引擎没有像大法一样能让你闭着眼买买买之前,我建议看色域。
一般来说,普通电视的色域是在 NTSC 72%,广色域是 NTSC 85%,更高端的就直奔 100% 去了。
简单来说,色域越大,电视能显示出的色彩变化就越细腻。比方说看个《十二道锋味》,谢霆锋端出来的明明是一盆姨妈红色麻辣小龙虾,如果色域不够,那看到的可能就是 Shi 黄色,毫无食欲。
关于屏幕,很多线下的销售都喜欢忽悠:买电视就是买屏,进口 IPS 面板摸上去没有水波纹。其实 IPS 硬屏和 VA 软屏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厂商的调教更重要。
但还有种特殊情况,就是 OLED(iPhone X “同款”) 和 QLED(量子点技术),这两个目前都还是货真价实的高端面板技术,可以说是次世代的产品,可以最优先考虑。
最后说个更关键的,就是尺寸。同价位下如果纠结高配小屏幕 VS 中配大屏幕,那我建议选大屏的那个。
一般来说,该买多大其实是有个标准的,比如 55 寸的的最佳观看距离在 3 米多,但我用下来就发现,这个距离看个 65 寸更震撼。
因为厂家们所宣传的最佳观看距离影响画面清晰度,但电视的网络资源(优酷、腾讯等)现在可以轻松找到 1080P 甚至是 4K 的视频源,即便是较近的距离,清晰度也不会明显下降。
PS:朋友家里 4 米看 100 寸的投影,从来就没抱怨过大!!!
2000元以下,国产小尺寸电视跑不掉了?
总体来说,2000 元以下大多是“凑合着用”的款式,我们上面说的 MEMC、广色域之类的好技术几乎没有,更适合对画质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小伙伴。
海信 HZ32E35A 32寸
值得买:女生也可轻松搬动(出租屋、宿舍入门款)、色彩不错(100% BT709)
缺点:比显示器更低的清晰度(1366x768)、没有蓝牙
小米电视 4C 50寸
值得买:边框同级别中算窄,芯片不错连 PS4 不会断线,4K+HDR
缺点:开机广告烦人、小米售后一般
2000-4000元,主流中端产品很好选
这个价位段是目前电视销量最大的一块,我们上面说的好技术都可以对应找到,当中不乏一机全都有的神级产品。
夏普 LCD-60SU465A 60英寸
值得买:夏普 SDP 十代线屏幕,广色域、高亮度(超出价位平均 30%)、MEMC运动补偿
缺点:卡顿明显(1G 运存)、富士康代工(其实我看来不算缺点,苹果不也一样)
4000-6000元,撸去年的旗舰更划算
索尼 55X9000E 55英寸
值得买:广色域(特丽魅彩,同价位最好的色彩)、图像引擎可大幅优化画质、同价位最好的运动补偿、120 帧面板
缺点:系统不好用
从主流电视人群的角度来说,这些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大家全方位的需要。继续往更高的价位,其实已经是从 80 分到 90 分的体验升级,烧钱的速度比起中低端 60 分到 80 分的完全不一样。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iverlin
校验提示文案
iverlin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