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摄影总结:不平凡的一年,新的开端
创作立场声明:玩摄影的第4年,收获不少,分享一下成长心得,欢迎交流互勉。
前言
2020快结束了,玩摄影的日子又多了一年。
不同于前几年的沉醉各种PS技术、痴迷镜头机身等设备,今年开启了另一条 “船新版本”的摄影路,大概是对摄影学习和理解到一定阶段都会有的觉悟吧:设备与技术的分水岭。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设备篇
2020没有更新相机镜头设备,上一次还是去年入手的Z6和Z 50mm 1.8 S,比起以前一口气买大三元和各种镜头,已经逐渐远离了设备党和抚摸党了。
旧设备
这是去年入手的Z6,当时的想法是拍拍视频,多个记录形式,毕竟如今也是视频时代了,手里的D750视频性能及其差。
但遇到了镜头兼容性的问题,我还是太乐观了,以为Z-F转接环可以直接转接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使用上确实很难受,F口镜头对焦都会有“咔哒咔哒”的声音,而且追焦速度也不行,组合起来也过于沉重……
考虑再三还是需要个视频镜头,不然白上Z6了。
恰逢英亚这枚Z 50mm 1.8 S有好价,还是果断入手了,50mm虽然拍视频还是焦段偏长了点,但也足够使用了。
有了视频机和镜头拍了几次视频,静物还不错,手持状态可以直接在5X慢镜头下来拍摄,电子防抖效果出众,比较稳。
日常拍拍娃,以及其他题材都足够了。
不过心理预期最好的视频镜头焦段还是24mm或者35mm焦段镜头,Z口35mm镜头目前价格还是太贵了,集齐Z口镜头也不太愿意,还是做个等等党吧。
有F口镜头群的最好的方案是等旧的D750寿终正寝之后换个D780或者新款单反,微单在拍摄风光方面还是差一截,光是续航能力就足以致命,拍延时电量完全不够用,Z6的定位对于我而言仅是弥补一下视频的不足,所以只折腾到Z6+Z 50mm 1.8 s也足够了,其他镜头过几年就机会二手收来玩一玩吧。
拍照方面我还是一直在使用熟悉的D750为主,其实也理解到了设备的更新并不能带来更大的进步,照片与器材无关,能提升摄影水平的还是要多拍多练多创作,拓展思路。
新姿势:稳定器+滑轨
稳定器价格崩盘了,现在是个入手的好时机。
众测平台撸到了一台魔爪Aircross2皓月稳定器,解锁了更多拍摄姿势。
稳定器确实是个神器,可以控制360°无死角的旋转,还能获得更加稳定流畅的运动画面,解锁更多运镜能力。
关注了一下魔爪发现还有slypod这样的神器,顿时萌生出很多想法,于是在闲鱼收了一个(玩摄影还是去闲鱼,各种弃坑的玩家还是比较多的)。
是个轻便的滑轨,便携性非常好,还可以Aircross2在APP端联动控制。
姿势1:单slypod固定延时+移动延时
两端都可以装云台架相机,单独带slypod出门拍延时比较舒服。
不过行程比较短只有280mm,拍风光限制还是比较多,移动范围有限。
拍摄静物还是不错的。
姿势2:slypod+Aircross2组合
姿势如图,slypod提供横向平移,Aircross2提供360°旋转。
再从APP里设置下联动,可以一键出大片了。
比如这样的锁定中心位置的环绕延时或者视频。
又如锁定银河中心的大范围移动延时。
上个视频,银河部分是稳定器架着Z6+Z 50mm 1.8S 拍的,还不错。
解锁了更多新姿势,摄影之路又充满了创造力。
专业级显示器:明基SW240
专注点从相机镜头开始往周边辅助设备转变了,如果摄影要做到可以靠卖图吃饭的专业水准,还是需要在一系列配套设备的专业程度上有所提高。
主要的更新动力来自于在图虫和视觉中国上无意间卖了几张图,本来只是随意的上传玩玩,社区分享的性质,能卖点钱换包辣条还是有些欣慰的。
卖的钱不多主要是图像的品质还是稍差的,旅游记录性质地随意的调了下颜色就上传了,但之类城市地标建筑题材还是可以的,这类往往比较有卖相,经常会用于城市宣传热点报道之类的。
虽然没赚几毛钱,但运气好的话遇到爆点还是比较可观的,比如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时候铺天盖地的都是那一张图,这样的爆款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这也激励了我继续创作,找到了创作方向,也有了更进一步提升的动力。
所以入手了一台专业级显示器。
专业显示器经常大几千至上万,选了半天只有明基这款入门级别的24寸显示器性价比还是不错的,除了尺寸和分辨率,别的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
晒个图,底座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有较好的舒适度匹配。
原图&屏摄对比
无论是色彩、明暗方面都基本一致,所见即所得。
摄影走到一定的层次除了拍摄前期与后期修图思想方面的改变,对色彩光线的感知也应该更加准确。
专业摄影显示器的意义在于让自已与专业级别的选址之间有个统一的视觉标准,专业级的显示器每一台显示器都是高度一致的精准色彩表现。
算是专业摄影与业余爱好之间的设备门槛之一了,如果需要往专业方向发展,一台专业显示器还是比较重要的。
创作篇
开头讲到了“船新版本”,其实是创作思路方面的改变。
以前的我:我拍到银河了,我好NB!
现在的我:不止是拍到,还要出彩!最重要是能卖图!
一直纠结于人像还是风光的选择,但擅长风光的我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风光,因为风光方面我可以做到更加专业,而人像方面顶多成为一个影楼小哥的水平,而影楼小哥其实只是个苦力活,层次还是太低了,选对创作思路也是快速提升的“捷径”。
在喜欢的银河题材拍摄上,技术方面早已没有任何难度了,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不高了。前期后期的发挥都十分稳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开始寻求新创作方式了。
而且经过多次的实践和锻炼,有了比较强的拍摄规划能力,可以做到精准预测斗转星移,日出日落,风云变幻。目前拍摄银河的成功率大概90%+,对时间和光影的预测能力已经十分强了,去哪都能拍出不错的照片,继续提升的话,一定是一两趟旅行了。
把买设备的钱拿去旅行
“把买设备的钱拿去旅行才能提升更多”。
去年是这样打算的,今年也同样执行了。
摄影确实是一门用光的艺术,钱不是拿去买设备就是去旅游,还要把时间“用光”,一有闲工夫就安耐不住想去旅行。
不过受疫情影响,今年仅出门拍了3次风光,但却是收获最多的一年。
从单纯的银河拍摄变成了开始有目的性的创作了,想要在照片中融入更多的故事性,让照片能表达一些思想,即使单调乏味的星野拍摄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创作。
今年目的性最强的一次拍摄,跑去西北追星,拍了这颗6800年一遇的“新智”彗星。
写了个流水账游记,第一次有目的性的去追星和创作还是非常爽的,不过为了照顾小伙伴的上班时间,行程安排太紧,全程只有3天,但依然收获满满。
比起以前单纯的拍风光,现在比较喜欢人和风光相结合的方式。
心里似乎开始有了一定的拍摄思路和构图方向,看到的各种随机元素都可以临场组合创作,出游的可玩性大大增加了。
航拍也有了新高度,无人机更容在空旷的大场景中拍到出彩的照片,上面卖图的大部分都是无人机照片。
去不同的地方,拍不同的风景,这也是接下来的主要路线。
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对摄影的认知有了变化,主要为内容创作,关注点不再是镜头和机身,技术和设备不再是限制。
更专注于摄影本身的意义:记录和表达。
计划每年去一次西北/新疆/西藏/川西,户外风光对我来说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也已经集齐了一套户外装备了,希望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
同时也会有目的性的去拍摄各种图库水准的照片,让摄影不止是爱好和兴趣,能喂饱自己,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就到这了,虽然近年还有双子座和小熊座流星雨,但看天气基本没戏。
我是奔向2021年的SeanIXz。
拜了个拜,大家明年见。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斡狃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190202939
校验提示文案
阑珊意兴
校验提示文案
拔草的胖花生
校验提示文案
bigtwofoot
校验提示文案
验货达人澜悦
校验提示文案
走猫
校验提示文案
无夫小受
校验提示文案
永远不再签到
校验提示文案
姚远PAP
校验提示文案
别多想哈想买就买
校验提示文案
WordsWorthLess
校验提示文案
玉柱擎天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230801049
校验提示文案
xm9k36d
校验提示文案
验货达人澜悦
校验提示文案
bigtwofoot
校验提示文案
xm9k36d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230801049
校验提示文案
拔草的胖花生
校验提示文案
玉柱擎天
校验提示文案
WordsWorthLess
校验提示文案
别多想哈想买就买
校验提示文案
阑珊意兴
校验提示文案
姚远PAP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190202939
校验提示文案
斡狃
校验提示文案
永远不再签到
校验提示文案
走猫
校验提示文案
无夫小受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