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吹爆《花木兰》?你们再仔细品品
由刘亦菲领衔主演的真人版《花木兰》最近在洛杉矶的El Captian电影院举办了世界首映礼,第一时间全网热搜安排,媒体口碑爆表!
对此阿宅持谨慎不乐观态度,理由如下:
在媒体口中,《花木兰》值得夸的点主要有这些:
1.打戏精彩
2.在尊重原版的基础上有创新
3.没有歌舞情节
4.视效突出
5.在迪士尼里够成熟,但也适合孩子
我们拆分开来解读一下:
1.打戏精彩
这就跟傻老外听说你是中国人,就会跟你李小龙吼,我感觉是一个道理,中国武大一出手,肯定就是好好好,赞赞赞,太精彩了!
2.在尊重原版的基础上有创新
动画原版的《花木兰》其实是很神奇,不知道年轻的朋友们了不了解,但是作为一部1998年创作的电影,它的确有很多超前的理念(当然,木兰替父从军这件事如果单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是夸几个世纪的超前)。据说真人版在保留理念的基础上,将这一个真人真事的英雄改编的相当魔幻,用部分影评人的话说,这是2020年“首部超级英雄大片”。对这样的改编效果,仓老师持保留意见。
3.没有歌舞情节
如果这都值得好评的话……那这片子……
4.视效突出
毕竟迪士尼大成本大制作,视效好是应该的,《星战》9视效那么好,故事稀烂有什么用?粉丝满意吗?
5.在迪士尼里够成熟,但也适合孩子
外国媒体啊,鸡贼的很,在骂电影幼稚的时候跟夸似的,你们仔细品品这句话。在迪士尼(公主片)里够成熟了,啧啧。其实还有一句,是继《灰姑娘》之后,最好的真人公主片,仿佛只要时间够久大家就能忘了《灰姑娘》有多烂一样。
解读完这些看似正面的评价,我们再来看看直接的负面评价:
1.反派的戏份处理不够好
2.电影高潮部分结束的太匆忙
基本上来说,外媒现在对本片最直白的不满是,反派处理不当,故事稀松,情节不饱满,最后的高潮(决战)结束的相当随便。能看出为了大荧幕牺牲了一部分反派的故事。
众所周知,本片的反派是巩俐,也就是全片可能演技最好的人,如果巩皇戏份大幅删减到,影响故事进程的程度,(巩皇甚至没有去洛杉矶的首映礼哦……)
那么阿宅的谨慎不乐观是不是很有道理了?
当然,花木兰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跟开不开口碑没有一毛钱关系。老外的“中国审美”一直非常迷幻。这种文化隔离,比太平洋还难跨越。
比如上面这张,是主题曲演唱者Christina Aguilera在首映式上的“中国风”造型……
你们回想一下,上一部在北美很火的亚洲电影:
《摘金奇缘》是不是反应了非常大的文化隔离?
这种美国人或者美国亚裔眼里的亚洲文化,真的能得到亚洲本土人群的认可?事实是,真的很难。
如果再看看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中国城,就能理解这种离乡背井多年(甚至几代)后的记忆偏差是怎么形成的。
很多思路和审美都不再适合当下的中国,《花木兰》这样的纯外国创作班底,怕是最终很难逃过“错误解读中华文化”的噩梦。
加上在海外的口碑炸裂,基本上更佐证了这一点,外国人喜欢的中国文化,往往是中国人不能接受的中国文化。
综上所诉,对本片,仓老师持谨慎不乐观态度,当然希望能赶快在电影院里看到《花木兰》,如果打脸那更好,毕竟哪个当年看过《花木兰》的人不希望有一部完美的真人版呢?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iplutoy
校验提示文案
iplutoy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