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我爸在保险上“摔跟头”的往事...
最近在农村老家办公,非常偶然的知道了我爸居然曾经在某保险公司挂职。
当时挂职后就给我们自己家买了几万块的保险,而拉他进去挂职的人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我的天,难道是偶然吗?还是规模太大了?
要不怎么就这么巧,曾经的操作黑幕,居然就发生在我自己家人身上。
为什么保险公司一直不停地招人,都招到一个普通务农的我爸身上了?
想了想,我还是选择揭秘一下。
很多关注保姑的人也跟我聊过,他在保险公司挂职的经历。
这里我整理几个深度内行的分享,看看保险公司招收你身边这些亲戚朋友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一、
如果不招人,保险公司基本就没人在了。
有个朋友说他们公司将所有人分成四个等级:
0-3个月,4-6个月,7-12个月,和1年以上…
其中0-3个月的约占总人数的35%,4-6个月的占30%,7-12个月的占25%,一年以上的仅占百分之10%。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一年以内的人占了大多数,而一年以上的就少的可怜。
每天的培训是什么呢?
3个月以内的主要给你灌输保险理念,目的是让你给自己和引导家人朋友投保;
4-7个月的,会给你灌输增员的理论,也就是告诉你光靠自己是不行的,你的圈子有限,需要做团队;
7个月到1年的,手下也就有一两人了,就给你讲做主任的好处,要走组织发展路线;
上升走到管理级别,他们在一起研究啥呢?
就是怎么让一年内的这堆人出单和增员——因为只有他们出单了,主任才有钱赚。
二、
一个保险新人是怎么经历“从生到死”的保险一生的?
这段比较有画面感,注意听。
首先,保险公司基本每个月都会有大小不等五六场招聘会,招聘会用保险公司的话来说,叫“创说会”——全称是“创业说明会”。
一场创说会的开启,首先是公司有长期合作的酒店宴会厅或类似场所,
先由公司的“增员岗”定好日子以后,在把门票下发给各个部门的增员组,一般一张门票10块钱。
有自愿买的也有被迫买的,如果自愿买的人太少,就会发动大家打电话,每人必须打20个有效电话,否则不让你下班…
先找聊过保险的,大概会这么说:
“你好,我是xxx,今天下午我们公司有个会议,你过来坐坐吧,还有礼物免费拿哦…”
这个礼物其实就是你那10块钱门票买的。
当成功约到一个人后,一般会议是在下午,你到了会议厅后,大屏幕会有一些介绍公司的片子…
正式开始,手机静音,就有人来讲啦,内容不外乎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通过保险公司变成年入百万的富婆等等。
然后讲公司的各种福利待遇…
你如果成功被洗脑了,就会给你做测试(没洗脑以后会接着约你的),测试通过,过几天就会让你进新人班。
新人班是半封闭式的培训,主要给你讲保险的功用与意义。
基本几天下来你就会被洗的干干净净,觉得必须给自己和家人买保险…
当你顺利从新人班结训,你的推荐人会接你到公司询问一下你的感受和意愿。
如果想来上班就会安排你来…
来到公司,先有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戴上司徽,你就算是半个保险公司人了,然后会让你想办法找个单子。
因为你刚来,啥都不懂,只能给自己买了,当你有了这个单子以后,公司就会和你签合同…
记住不是劳务合同,是代理合同,你其实不是公司员工…
签完合同你就是一个完整的保险公司人了,但是还只是个试用业务员,必须转正啊,刚开始你肯定没客户啊,只有给家人买。
这样你给家人买完后,你就转正了。
大概也就三个月时间,你就转正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保险公司正式业务员,高大上的名字是“保险公司综合金融客户经理”,其实就是个卖保险的。
来公司以后,也会有相关的技能培训,也就是讲保险的功用与意义,画图说保险。
当然也会让你做“钻石”,告诉你“钻石”才是寿险行业最值得尊敬的人…
所谓钻石,就是绩优,佣金3000块,件数两件…
你因为刚来,头脑发热,肯定不能错过这个头衔啊,要做个受尊敬的人啊,可是没单子怎么办?
自己买啊…
基本上所有人的前三月都会给自己和家人买的…
就这样三个月很快过去了,你也顺利转正了…
家里人的保险也买的差不多了,这时就会让你参加一个培训,叫“02起飞”,也就是让你走组织发展…
说白了就是让你增员,增和你一样来卖保险的员…
不增员你根本就赚不了钱,很多人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就走掉了。
也有被洗脑成功的,开始招人了…
但是过了几个月你发现人并不好招,可你单子还得继续出,因为到了考核期啦,不出就得走人啊。
所以你就去找你的家人,亲戚,朋友…
如果有买的,恭喜你又延长了三个月的寿命,没有买的,你就只有离开了…
到九个月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基本上买的差不多了,怎么办,找陌生人啊,可是陌生人怎么会相信你呢?
可是没人买就会被考核掉啊,怎么办,自己再花钱给自己买呗,按保险公司的说法,人生7张保单呢…
好不容易你熬过一年,底薪没了,如果这个月有业绩,就有收入,没业绩,毛都没有…
好多人受不了就走了,而留下来的可能就是适合干的——手里有人的,有资源的,想当主任的…当然还有一种,混日子的…
其实好多人每天都会有离开的念头,但又身不由己,觉得朋友家人这么信任自己,自己一走了之不合适,可是不走又赚不到钱…
所以好多人其实都是纠结痛苦着过每一天…
基本上,月收入3000的人只占公司总人数的30%左右,好多人每个月挣的只够自己花,还有好多其实是负债借钱混日子的…
综上所述,为啥招人?
与其说是招员工,不如说是招客户。
你去了,就是它的客户资源。
公司也不看你做长远,你来了,最起码自己要买吧,家里人要买吧,
基本上每个离开的人,身边的人几乎都让自己说的买了,直到最后没人买了,你就走呗,你的客户就成了公司的客户,而被骂的只有你一个。
公司从来不缺人,因为每天都在招啊,一个人不用多,来公司只卖上10单,那就是多大的规模?
而且公司基本没啥投入,无本万利啊——就像我让你爸买保险,你爸不一定买,但是你让你爸买,十有八九会买的。
等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只能提桶走人。
其实能离开的还是好的,更多的人,活在虚幻中——为了留在公司,每个月给自己买单子,但是往往忘了,你买一单,是要交几十年的钱。
后来没钱就借、办信用卡,好多人都是欠债生存,苦不堪言。
事已至此,已经错的也不必太忧心。
我仅希望看到保姑这篇文章的人至少都拉开抽屉打开自己的保单看看,到底保了些什么,什么时候可以找人赔付。
最后,即使看到了真相,但我仍然坚持保险本身是没错的,有些风险我们承担不起,还是需求利用保险,
错的是我们打开保险的方式,或者说在错的时间遇到了错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