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亲授:七个方法帮你“放大”卫浴空间
卫生间通常是一个家中面积最小的场所,要做淋浴、如厕、洗漱这些基础功能区,还要容纳日常繁杂的洗浴用品,导致整个空间显得拥挤逼仄。怪卫生间小,怪卫生间挤,又无力换房,不如想想怎么“放大”有限的空间?
跟设计师朋友取经后,帮大家整理了以下七条“放大”空间的贴士。如果你家卫生间不大,可以尝试用其中的办法改善,达到视觉上放大空间的效果。
一、善用户型,最大化利用空间
功能分区之前,考虑卫生间格局是否需要更改调整,比如敲墙扩大面积。方正的户型当然最好,能最大化利用每一寸空间,但现实中户型往往不尽完美,类似狭长带状型,不规则几何型格局更常见,这类情况依据原有户型布局功能区,比如狭长凸出的空间适合做一字型淋浴房,内凹的地方善用墙面空间,做挂墙置物架等等,如果觉得布局过于混乱,不妨找个设计师做方案参考,总之最重要的是怎么把本来不大的空间合理利用好。
二、中性色、冷色系配色可从视觉上放大空间
国外的快餐店喜好用红色、黄色、橙色等高明度、高饱和度的色调作为主色调,除了亮眼吸引顾客,对食欲有刺激以外,还有个原因,快餐店日均客流量大,商家自然希望顾客吃完就走不要久呆,高明度的暖色属于膨胀色,从心理上给人压迫感和拥挤感,而中性色和冷色系配色加上明亮光线,无形中增加了空间视觉延伸感。
但卫浴间整体采用冷色系配色容易过于“性冷淡”而失去温馨感。特别是大面积使用同色的墙面和地面,会有功能分区不够明确的问题,
可在配套卫浴家具上做文章,比如搭配彩色、原木色浴室柜,黑色面盆龙头等局部重点色进行点缀,给视觉一些落脚处。也可选用暖白(色温4500~5000)的照明,给空间增加一点温馨感,但又不至于过于昏黄。
三、干湿分离,巧用淋浴隔断分出干区、湿区
浴室干湿不分是很多国内户型的通病。日式四分离浴室虽然功能完善,但一般来说至少需要8平方以上的方正格局,占用面积较大,与国内常见户型不太兼容。
中国人普遍没有泡浴的习惯,国内干湿分离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安装淋浴房。但淋浴房占用的空间也不小。以最常见的一字型性淋浴房来说,至少占用1/3以上的浴室空间,使其他区域变得局促。
其实长方形空间相对还是比较适合做淋浴房,但如果浴室空间接近正方形且开门不可变动,那么淋浴房就相当鸡肋了。
不做淋浴房,又想兼顾干湿分离和空间利用,可以考虑安装淋浴屏或浴帘。
一片式淋浴屏,达到隔离水花效果,又省去推拉门的空间,预留活动范围更大。
相较淋浴屏,浴帘可谓更加经济实用,灵活分隔淋浴区,有效保持区域温度;不用时可收起,保持干湿区空间的连通和卫浴间的采光。
现在还有淋浴屏+浴帘的设计,比浴帘更坚固耐用,比淋浴屏隔水效果更好。
四、下沉式排水,消除地面障碍
说到干湿分离当然不能不提挡水条。当挡水条和浴帘配合起来时,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干湿分离效果,但安装挡水条也未必就十全十美。挡水条必须高于地面才能有效隔水,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不友好,且视觉上阻断了空间的完整性,还有卫生死角,增加了清洁工作。
现在更流行的解决方案是在淋浴区安装条形地漏下水,做下沉式排水。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扩大排水量,只要排出积水的速度够快,水就不会到处蔓延,同样能保证干湿分离;二是消除动线上的障碍,确保地面平稳;三是视觉上更连贯统一。
五、巧用墙面空间,能“上墙”就不落地
地面空间有限,不还有四面空阔的墙面?把原本落地安装的卫浴家具挂墙安装,绝对是“放大”空间的一个好办法。
挂墙浴室柜+镜柜,解决浴室置物和打扫两大难题。
挂墙洗漱架+电器置物架,释放台面空间,置物井然有序。
同系列卫浴挂件
毛巾架、浴巾架、纸巾架、马桶刷、角篮,卫浴用品能上墙通通上墙,减少空间负担和拥挤感。同系列产品在设计上统一元素和材质、色彩,视觉上会更加整洁。
六、墙体内嵌,打造壁龛置物
墙面空间利用最大化,就连墙体也不放过。内嵌式壁龛,提供更多置物方案,又能大大节约空间,方便日常打扫,特别在淋浴区,没有腐蚀生锈的困扰,如果墙壁承重允许,做壁龛是个很不错的方案。
七、利用镜面效果,达到视觉”翻番“
镜子能直接在视觉上达到空间翻倍的效果,所以在狭窄的卫生间安装大面积玻璃镜,从而延伸视线,消除空间压抑感。
如果你家浴室狭小置物凌乱,可以从最基础的收纳做起,借助镜柜、墙面置物架,做好卫浴小物件的收纳,从而提升空间的整洁度,释放原本有限的空间。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