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聊聊石头手持无线吸尘器H6的真实感受
最近手持吸尘器很火,一些品牌出新,一些品牌入局。
这个市场,之前都是戴森一家独大。这个我觉得任何品牌都不需要避讳,毕竟戴森是这个品类的龙头老大。不管以后是不是,至少之前市占一直都很高。
我是戴森的长期用户,也用莱克魔洁、追觅等等,当然还有这个石头H6。经常可以在各种手持吸尘器文章下面看到唇枪舌战,更多的集中在戴森用户对这些牌子的敌意。
戴森很好,我家也长期在用。但中国很大,大到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戴森。中国很大,大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为每日三餐发愁。
听过一句话「如果你了解拼多多,也许你就会更了解中国」。以低价起家的拼多多,迅速占领了低端市场。不论百亿补贴再撒币,拼多多有多么想吸引高端消费人群,但庞大的低价消费人群基数才是拼多多的护城河,至少目前是这样。
之所以聊了几句拼多多,主要是我想说售价较高的戴森,虽然有着很好的用户体验,但并不是大部分家庭可以下决心买的。
便宜、好用、性价比,是很多产品被大众所接受的三大要素。
放在吸尘器市场也是一样,最近国产品牌吸尘器有崛起之势,也把主力战场的价格打在了2-3K价位。
以石头H6为例,日常售价是2899元,618参加活动则可以做到更低。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石头吸尘器H6的真实感受,不吹不黑。
外观和设计
双层包装,各个附件都在卡槽里放着。
之所以要提一嘴包装,完全是因为不论戴森还是其他品牌,你拆完之后想要再原样装进去是很难的。
如果没有类似经历的可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就是下面这张情况。很多品牌都是把组件塞在各种盒子里,把包装内部空间用到了极致,正常用户想要再装进去就会一脸懵B。
如果你想把吸尘器打包换个地方用,或者送人,哪怕是出咸鱼都会很麻烦。
石头这个设计,用模型卡槽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次打包只需要对应位置放进去就好,这点是要给个好评的。
开箱一览,比一般的吸尘器多了一些组件,比如配重底座、吸头挂件等。
整体都是哑光灰设计,相比亮面更耐刮一些,毕竟吸尘器的外壳都是消耗品。
整体色调也比较统一,灰、黑、红。
主机设计的不大,重量也只有1.43kg,在同类产品里算比较轻的了。
扳机型握持设计,这个也比较符合人体工学,也算是目前主流的造型。
扣动扳机即可开机,松开即可自动刹车停止,尾部则是风量调节按钮。
这里有一个OLED显示屏,可以直观看到工作模式、电量、转速情况,滤网需要清理时候,也会有相关提示。虽然不是彩色的,但比不带屏幕的吸尘器直观了很多。
而且这个位置不论以什么方式工作,都可以直接看到屏幕相关信息。
电池方面,石头H6是首款采用聚合物电池的。这种动力型聚合物电池在能量密度更高的同时,还可以做到重量更轻,寿命也会长于一般的锂电。
吸尘器的电池是一大痛点,长时间使用后的衰减是无法避免的。而石头H6解决了吸尘器长期使用后的电量衰减问题,就是不知道后续更换是否方便。
150AW的吸力,420W直流无刷电机,日常使用是完全没问题的。
地刷吸头,主要用来清洁地板、地毯等。
床褥除螨吸头,用来清理床褥、枕头、沙发。
缝隙吸头,主要用来清洁家装缝隙、窗台、车内缝隙等位置。
不过我之前用的都是伸缩带毛嘴的,石头这个只是一个硬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毛刷吸头,可以清洁键盘、桌面、窗帘等。这个吸头也不带伸缩,只有一个毛刷嘴。
伸缩软管,配合各种吸头使用,扩展工作范围。
吸头安装没什么说的,直接对插就好。
尘筒
尘筒的打开与倾倒设计,对于吸尘器来说也很重要。石头H6的尘筒设计并不复杂,除了一键开启尘筒底盖方便倾倒以外,筒身直接旋转即可取下。
多锥分离器继续拆,所有的滤网组件都是可水洗的,这点要表扬。
顶部的HEPA滤网,周围加入了降噪设计,底部还加入共振隔离硅胶。
单就滤网这一块的设计来说,石头H6设计和考虑的都是比较周到了。
充电架
关于石头H6的充电架,我觉得是要重点说的,它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铝合金充电支架,支持落地和挂墙,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既然支持落地,那肯定是不在前面打孔为好。附带了各种螺丝,打孔安装和落地都OK。
落地安装也需要6颗螺丝固定铝合金支架,因为是内六方,还附带了螺丝刀。
装好就是这样了,底部有配重底座,所以不用担心稳定性的问题。
刚才说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是吸头的收纳。
一般来说吸尘器充电架很少有兼顾全部吸头收纳的,注意我说的是「全部」。我之前用的莱克是要放置在底座上,拿取十分不便。
石头H6的设计非常讨巧,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功能是非常激动的。因为不论是戴森还是其他吸尘器,我都丢过吸头。也经常出现等着用却忘记了吸头放哪的尴尬情况,怎么讲,我对多个吸头的收纳很烦。
这个挂架是集成在后面的不锈钢支架上的,稳定性没问题,可以收纳全部吸头。
三个吸头直接卡在支架上,和卡在吸尘器上一样。仔细看,伸缩管不是卡位设计,而是做成了倒挂。
这样好处一是节约空间,二是做出来了分层的感觉,取床褥吸头的话互不影响。这个设计真是非常聪明,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尤其对我这种经常丢吸头的,实用性爆表。
支架中间还有一个金属连接杆的收纳位,你可以选择带着连接杆直接挂在上面,也可以选择连接杆落地,只挂主机。
主机和连接杆分离放置,互不影响。
需要用哪个吸头直接取下装上去,用完再把吸头放在支架上。真不是吹,这个设计我觉得可以称得上完美了。
但美中不足的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电源线设计的有些短。本来可以直接到墙插,现在我要多放一个插排。
当然你要觉得线碍眼的话,机器本体也是支持充电的,你可以充完电再挂在支架上。
另外在充电的时候,屏幕上也会有动画效果。
使用
来说使用层面,首先石头H6的主机重量只有1.43kg,即使是女生单手握持或者吸高处,都会比较省力。
握持的时候,食指刚好在扳机(开关)的位置,也符合人体工学。
在需要调节转速的时候,大拇指可以直接伸出来够到尾部的按钮,不需要双手操作。
锁止按钮位于左后方侧面偏上的位置,点按即可持续工作,不需要再长时间按着扳机(开关)。
在你按着扳机开始工作的时候,大拇指也可以够到锁止按钮,进行单手操作。不过如果想从持续工作切换回点按扳机工作,只能再次点按锁止按钮。这个逻辑似乎有些复杂了,如果可以在锁止状态下,扣动一下扳机即可解除持续工作状态就好了。
来测试一下吸力,150AW的吸入功率、25000Pa的真空吸力、420W直流无刷电机,应对家庭环境绰绰有余了。
首先是麦片+零食碎屑测试。
看下GIF,只过了一遍就清理干净了,也没什么遗漏。
再来试下碎纸片,因为纸片比较轻,所以就很考验机器的吸入设计。
行进过程中绝大部分纸片都被吸入了进去,只吹跑了两片。
转向设计的也很轻便。
来看下GIF,左右摆动都很轻巧。
看下气旋的特写,石头T6介绍时说搭载了「二级九锥气旋」。具体的技术指标咱也不知道,单看效果的话,机器在把灰尘甩入尘筒之后的分离不错,杜绝了滤网堵塞的问题。
最后再说下吸头的使用吧,这一套吸头可以覆盖日常基本所有的使用场景了。
除了上面讲过的地板吸头,床褥吸头是我家使用频次最高的一个。
虽然也经常清理,但每次吸出来的脏东西都会让我怀疑人生。
扁嘴吸头应对窗缝之类的地方很好使。
长度不够的话,还可以搭配伸缩延长管来用。
毛刷吸头我一般主要就是清理键盘和车里,毛刷头也不用担心划伤键盘。
总结
今年吸尘器新品很多,但石头H6的表现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从多方面的设计来说,比如增加吸头挂架、落地和壁挂两用、聚合物超轻电池,这些点其实解决了一直以来吸尘器使用中的痛点。所以我觉得石头H6不是随随便便来收割消费者的产品,而是经过了大量的调研,最后落地成型的产品。
石头扫地机的表现这两年有目共睹,作为旗下第一款手持吸尘器,我是能感到一些惊艳的。石头的用户,其实也Duck不必和戴森比,质疑戴森定价过高。戴森的用户,也不用总觉得低价吸尘器都是骗钱的。
戴森也好,石头也罢,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人人都想当屠龙者,人人又都想当龙。所以存在即合理,现在吸尘器领域有新鲜血液进来是件好事。品牌方拼刺刀搞竞争,最后受益的都是消费者。神仙打架,能打出更好的产品。
我们也乐得看见,在2K-3K价位区间,国产品牌吸尘器除了有更强力的表现和竞争力以外,更有着对行业和使用痛点的思考,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夸完了,下面来说说我觉得可以改进的点。
首先是电源线过短,这个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
其次是扁嘴吸头和毛刷吸头,都没有伸缩的软硬切换设计。扁嘴只能用硬嘴,毛刷就只能用毛刷;
最后就是模式的切换上,锁止持续工作状态下,想切换回点按模式,需要再次按下锁止键。如果能改成锁止持续工作时,按下扳机即可快速切换,操作似乎会更简单直接。当然这可能会有误触的问题,也许这也是工程师所考虑的。
OK,基本就是这样了。
拜了个拜...
小编注:本文作者@善生的善生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博:善生的善生,微博地址(http://weibo.com/sunhaoyuan77)

无敌你真胖
校验提示文案
glb1031
校验提示文案
阿拉希
校验提示文案
98度
校验提示文案
蓝翔技校总教头
校验提示文案
Lucianlol
校验提示文案
一物降一物_
校验提示文案
二行
校验提示文案
HanGo
校验提示文案
HanGo
校验提示文案
无敌你真胖
校验提示文案
二行
校验提示文案
一物降一物_
校验提示文案
Lucianlol
校验提示文案
蓝翔技校总教头
校验提示文案
98度
校验提示文案
阿拉希
校验提示文案
glb1031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