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靠加长,奥迪Q5L拿什么跟奔驰GLC L斗?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曾经很喜欢开车的人,会不会发现如今有意思的车越来越少了,满大街各种不知道因为什么就热销的新车型。大家都开着同样的品牌、同样的车型,甚至是年款也相差无几。曾经,我爱站在路边看那些小众(品牌小众,年份悠久,车型小众)的车型,偶尔也会把它们拍下来慢慢回味。不过,最近几年要想看到它们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路上都是些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有意思的品牌和车都到哪里去了?或许是被严苛超前的环保政策挡在了门外,亦或许是被追逐补贴占尽便宜的厂商和消费者所抛弃。总之,短时间内它们不可能再回来,有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了。虽然已经开过数百款车,同时也拥有V6发动机的初代奔驰GLK和下赛道跟下菜场一般的第三代本田飞度,但开车的欲望却越来越淡。
发完牢骚说说这次的主角儿,一辆来自一汽奥迪的全新Q5L。和媒体拿到的顶配不同,这辆车是45 TFSI尊享风雅型,厂商指导价49.2万,算是2.0T高功率版次低配。奥迪率先在国内同级别车型中投放了加长版的Q5L,最大程度的杜绝了上代车型后排空间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不过,直接竞争对手奔驰与宝马都没有坐以待毙。新一代X3的尺寸本已经大幅提升,引入时便没有加长;国内市场换代最早的奔驰GLC也马上拿出加长版参与竞争,并且在加长的幅度上相比Q5L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代Q5可说是不折不扣的街车,直到现在也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面对强敌,全新Q5L还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吗?如果站在远处看现在的奥迪Q5L,外形上最明显的变化应该还是那引人瞩目的“大嘴”中网,老一代车型中网是往垂直方向发展,视觉上拉伸车头的纵向高度;新车型都使用了横向发展的设计,视觉效果变为了提升宽度。虽然看上去新车更宽,但实际却是上代车型宽度更大。
走进之后会发现新车上上下下还是有多处革新后的设计。虽然在国内奥迪的营销口风强调科技,但至少在设计语言的演变上,它和宝马一样明显落后于奔驰。现在我还是怀念首次国产的奥迪A6,初代TT和第一代A8。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沿袭了包豪斯主义的设计风格,外形饱满但却不显臃肿,线条应用比较谨慎,用官方曾经说的话来形容就是: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美在刚刚好。并且在当时的确是实实在在的走在了时尚前沿。
如今,更多的设计师愿意用各种线条来勾勒出产品的个性,奔驰习惯表达优雅,宝马就只乐于展示肌肉,奥迪选择的包豪斯主义道路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新一代奥迪Q5L车门把手上方的那条线变得更醒目,它让车身立体感变得更强,适当的也秀了一把如今奥迪的制造工艺。
发动机舱盖的尺寸也变大了一些,设计上借鉴了其他品牌使用的“蚌式”设计,侧面分缝线正好与车身线条重合。这也是最近在大众、奥迪新车上越来越常见的设计。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设计意义不大,但对于主机厂来说又是一次低调的炫技。
奥迪灯厂的名号自诞生之日起便经久不衰,国产Q5L也向市场释放出了足够的诚意,除了入门车型以外都配置了LED大灯,顶配还是矩阵式光源设计。流水式的转向灯是奥迪开创的设计,自然也是除入门车型以外的标准配置。功能方面Q5L的大灯需选装自适应远近光,这在竞品上均属标配。有人会说它还缺少前雾灯,但是雾灯功能其实已经被集成在了全天候大灯内部,这是与GLC采用了一样的解决方案,只有X3仍然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雾灯设计。
尾灯上的差异比大灯要小,光源统一都采用了全LED,区别仅仅是只有入门车型没有流水式转向灯而已。Q系列开创的后备箱门设计得以延续,不过除了造型特别外,这一设计对于后备箱开口大小和离地高度没有特别明显的帮助。不知为什么,以前在国内汽配城改装风格盛行时诞生的假排气如今却成为了众多汽车厂商热衷的设计,Q5L也不例外。如果为了环保,直接用隐藏排气设计就可以,在视觉上造假到底意义何在?
另外,感觉现阶段奥迪的设计语言没有完全统一,从中网和大灯的设计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吊角大灯和八边形进气格栅代表了最新的设计语言,Q5L并没有赶上这拨,这个跟产品研发周期有关系。另外,我总感觉最近发布的奥迪e-tron的设计方案是本应留给Q5的。
外观总结:设计风格细微调整,工艺提升。新鲜感缺失,相对竞品革新幅度偏小。
Q5L车内带来的新鲜感要明显强于外观,两块大屏幕是绝对的亮点。液晶仪表盘可以显示丰富的信息,显示导航界面应该是最实用的功能。中控台顶部的悬浮显示屏处在更高的位置,驾车时查看头部摆动范围更小,减少对驾驶者注意力的分散程度。下方的空调及音响控制按键手感很不错,维持了奥迪的一贯水准。电子挡把操作简便,造型也是一派极客风格。
科技感仍然是Q5L内饰带给人最强烈的感觉,但按照现在消费者的喜好,仅有科技感也是不够的。多年前奔驰、宝马、奥迪对于豪华的理解相差并不算太明显,在行政级车型往下的产品中,内饰设计都充满了塑料感。但是很快奔驰就转变思路,无论是入门车型还是旗舰车型,甚至是商务车型都统一采用了有些浮夸的设计风格。初期争议很大,但消费者还是用钱包投出了赞成票。
回头看看宝马和奥迪,这两个豪华品牌一个死守运动,另一个抱着科技不放,唯独对于消费者最容易感知的豪华缺乏建树,或许在海外市场这种坚持能够赢得尊重,不过在国内却会拱手让出销量榜首的宝座。
实际上Q5L的用料和工艺水平都还算不错,吃亏就吃亏在了设计风格上。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严谨收敛的做派,深色调的木纹饰板也显得非常低调。不过奥迪的优势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各处按键的质感都非常不错。对,Q5L上仍然使用了以按键为主的操作方式,并未过度追随触控在我看来是正确的。实际驾驶时操作非常便捷,不会对驾驶者的注意力造成过度影响。其他品牌滥用的钢琴漆式的面板也没有出现在这辆Q5L上,这点值得表扬。那样的指纹收集器着实没什么用,还老得精心伺候,不然就容易被划得惨不忍睹。
坐进车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辆新车仍然是原来的配方,提车里程不到4000公里,车内仍然能够闻到奥迪家族特有的味道。座椅造型没有特别可说的,承托力不错,不过与对手相比记忆功能需要选装有些丢分,好在这辆车上选装了这一配置。
另外,奔驰GLC与宝马X3的前排座椅都带有腿托调节功能,对于驾驶者身材的适应性更好。上代Q5在这方面表现就吃亏,到了Q5L上仍然没长记性。好在座椅材质依旧保持了优良传统,为真皮材质。
加长是Q5L最重要的杀手锏,它带来了绝对领先同级的后排空间。从乘坐的角度来看膝部空间的优势非常明显,左右两侧乘客都能够拥有足够奢侈的腿部活动空间。中间地台凸起仍然明显,靠背填充物也比较硬,所以中间座椅依旧仅能临时乘坐。另外后排座椅比较明显的问题在于坐垫长度偏短,对于乘坐者大腿的支撑不够,加上座椅靠背角度无法调节,长时间乘坐需要好好调整姿势来避免疲劳。
奥迪的音响合作商是Bang&Olufsen,整套扬声系统的表现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挑不出毛病的。受制于内饰设计风格的影响,扬声器外罩的设计比较普通,如果使用了可升降式的扬声器,那在**方面就不会弱于奔驰的柏林之声了。外接音源的方式保留了竞品没有的AUX接口,虽然这一接口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但总是给了用户更多选择,增加了便利性。
内饰总结:用料做工都处于同级前列,设计风格过于保守
动力总成和四驱系统是全新Q5L被吐槽时火力最为集中的地方,第三代EA888 2.0T发动机已经是老朋友,功率及扭矩参数在竞品中也处于优势,油耗相对来说也比较友好。至于变速箱,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奥迪又换上了7速双离合,为什么没有使用8AT?
或许是之前大众系的双离合变速箱给人留下的阴影太过深刻,很多人都不喜欢双离合变速箱。虽然我没有遇上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故障,但在驾驶以前的大众系产品的时候也深深的觉得双离合与涡轮发动机的组合在城市驾驶特别是拥堵环境下问题还是比较明显,不够平顺的问题尤为突出。
这次体验Q5L还是存有这样的担心,但从这几天的使用来看,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相对以往已经成熟许多。偶尔在低速低转的情况下,挡位切换会有明显拉扯感。另外,或许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油耗表现,这台变速箱的换挡逻辑设定得比较保守,很愿意迅速的将挡位升至车速允许条件下的最高挡。这种表现有些像刻意的拖挡,所以在发动机转速低于1400转时再加速,动力总成的共振会达到明显可感知的状态。
这套动力总成的实际表现不错,性能方面没有槽点。但是在运转时对于振动的控制和声浪表现方面依然是无法与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的,这也是我认为目前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通病。
在这里需要劝退一下经济模式,该模式下油门响应真的很慢,变速箱也很不爱降挡。所以在需要超车的时候跺下油门,车辆会懵一阵才有反应,正常行驶时车的节奏也会慢半拍。所以,当你没有遇到油表灯亮而加油站还在远方时就不要轻易使用经济模式。
日常驾驶使用自动模式就可以了,这个时候的Q5L是一台正常的车,油门、刹车、发动机、变速箱都按照正常的逻辑对驾驶者的操作做出回应,不会迟钝也不会过度紧绷。转向的手感与竞品相比稍轻,路感与非性能序列的奥迪车型一致。底盘在处理坡度较缓的起伏路面时能够拉住车身,没有多余晃动。应对细碎颠簸的时候处理还是有些糙,不知道海外配有空气悬挂的版本会不会好很多。
运动模式下整辆车都打上了鸡血,转向变沉,油门和刹车踏板也会很敏感,变速箱则会尽可能的让发动机处于低挡高转的工况。这种状态在城市道路开着会让神经变得紧张,偶尔换换口味体验即可,切不可上瘾。
这辆Q5L上的自动启停和AUTO HOLD功能应该算是我开过的车里表现算不错的,所以全程都没有关闭。启停功能的介入可以感知到,灭车后再着车的那一哆嗦没有让人感觉突兀,不像早期系统那样会有明显抖动和让车往前蹿的感觉。有一点感受与其他车型稍有区别,别的车在灭车状态时触碰方向盘也可激活启停让车辆着车,在这辆Q5L上需要花点力气转动灭车后没有助力的方向盘才能着车。
对于动不动就封路或者堵车的帝都来说,Q5L的AUTO HOLD功能实在是好使,走走停停的路段可以让驾驶者时不时的休息一下右脚。解除驻车状态时,不需要驾驶者对油门踏板施加太大的力度,车辆启动时也不会明显感受到动力总成在与制动系统较劲。
四驱系统是奥迪产品的精髓之一,在Q5L上换装了一套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系统,相对于之前的老款车型和竞品所采用的全时四驱,Q5L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一辆前驱车。这样做能够适度降低车辆油耗,对于车企和用户都是好事。我觉得这种做法没什么毛病,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来看,此类车型的主要活动范围都是铺装良好的道路,四驱系统发挥脱困作用的机会不多。若是全时四驱只会徒增油耗,更何况大部分人并不能感知或者正确使用四驱系统,如果盲目驾驶造成车损那厂商就真成冤大头了。假设你经常需要四驱脱困,这类城市SUV也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至于节省成本的说法,这也是合理的。在不同的市场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的具体配置,新产品研发的时候也会总结老产品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良。成本控制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既然全时四驱在大部分场景中仅扮演打酱油的角色,但用户又不愿意彻底放弃四驱功能,那最终就选择quattro ultra来进行适配吧。动力总成的选择也可以按照这个逻辑进行回答。
别再问为什么A8和Q8不用这些了,他们的价格与定位跟Q5L是完全不同的,不要梦想花五十万获得一百万的配置与性能。油耗表现完全可以接受,上任体验者一百六十余公里的里程,平均车速不到三十公里的条件下,百公里平均油耗为9.8升。在我每天往返三十公里,拥堵路段一至五公里的场景下,最低油耗比这个还能低。堵车的时候虽然瞬时油耗上涨很厉害,但只要能让车跑起来,一会油耗数值就下到合理值了。
做个总结吧,新一代Q5L的设计没有给人带来足够的新鲜感,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会缺乏一些吸引力。动力总成和四驱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表现没有硬伤,在绝大部分场景下都会有很好的表现。加长对于后排乘坐空间加分明显,但后排座椅一些功能的缺失有所减分。
上代Q5凭着先发优势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成为了该级别最强的产品,但现在的市场环境不比从前,Q5L面对的竞争对手更多,消费人群的喜好也发生了变化。这次要想再成为街车就需要更加努力了。在加长上走极端的奔驰已经把GLC L投产,Q5L后排空间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如果你看上了Q5L,我的建议是再等等,等奥迪官方把价格政策放开之后再入手。
好了,被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荼毒”几天之后,我得赶紧好好开开我自己的两台自然吸气车解解毒了。
Magicyang1981
校验提示文案
無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威阿发木累
校验提示文案
sdg12345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3281110657
校验提示文案
迎接21
校验提示文案
发发发
校验提示文案
douzi123
校验提示文案
阿阿阿南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931705501
校验提示文案
liu_0914
校验提示文案
naima3
校验提示文案
naima3
校验提示文案
syls
校验提示文案
小白520
校验提示文案
幽灵1112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幽灵1112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931705501
校验提示文案
sdg12345
校验提示文案
阿阿阿南
校验提示文案
小白520
校验提示文案
威阿发木累
校验提示文案
douzi123
校验提示文案
发发发
校验提示文案
syls
校验提示文案
naima3
校验提示文案
naima3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3281110657
校验提示文案
迎接21
校验提示文案
Magicyang1981
校验提示文案
無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liu_0914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