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莫如书本好
今年读过的第90本书,在高铁上读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周末在家利用空闲时间读完。

这本书绝对不是“年度最佳”,但它肯定是我的“诊断报告”。就像书中第一页作者汤姆·拉伯给自己下的定义,“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嗜书瘾君子”。
对爱书人而言,作者和译者将那种对书到骨子里的爱恋,描述的淋漓尽致。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愉悦滋味”,那股“引人入胜乃至无可自拔的力量”,值得每一个以买书、读书为人生最大乐趣的好书者额首称是。
分享书籍不能只靠摘抄,但此书中美妙、恰当又细腻的文字实在太多,感觉如果不分享出来,让它们静静地躺在书页之上,是每一个嗜书如命之人的罪过。
篇幅有限,斟酌再三,引用以下片段:
照理说,那就该规规矩矩坐下来,把书摊开,仔仔细细读它好几个钟头才像话。可,谁有那闲工夫?我是说,咱们都必须养家糊口,周末还得打理全家上上下下,照料小孩……有一大堆活儿要忙活呢。(典型的“买了就是读了”)
人生在世,难道还有比看书、爱书更有益健康、更富含教育意义、更爽快也更快活的勾当吗?书本不正意味着学习、智性活动以及社会与人生之中一切美好而正面的事物吗?(“勾当”二字特别接地气,把嗜书人那种正常又不正常的嘴脸描画的惟妙惟肖,好像《指环王》里的咕噜)
嗜书瘾君子的存在由两部分组成:买书、看书。此乃生命之所以值得延续下去的重要理由。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上车子抛锚。该闹的脾气都闹完了,再怎么捶胸顿足也没用,你好不容易终于接受自己得待在原地好一阵子的事实。好死不死,这才发觉自己手边连一本书也没带。你怎么办?
——这种鸟事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因为你绝对不会忘记带书。(简直就是在报我的身份证号)
书呀书呀——你,你这教人意乱情迷的玩意儿。你害咱们心痒难耐。轻抚汝面,那肤触令吾惊颠狂喜,紧抱汝身入怀,直教人春心荡漾、欲仙欲死。一见到你,在书架上浩浩荡荡、成群结队,你那装帧绽放皎洁光芒,那封面纹饰、书衣图案百般诱人。鼻子凑近、往你娇躯那么一嗅,扑鼻的油墨、纸页香气令吾迷醉、当场教人茅塞顿开。(这段文字已经将对书的爱描写到极致了,无以复加)

最后,与各位爱书人共勉:赚钱干嘛?那还不简单,有了钱才能买更多书嘛!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