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共探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2024 年 11 月 6 日上午,由商务部、工信部主办,经济参考报、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承办的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亲临论坛并发表致辞。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普・梅茨格,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也纷纷登台发表主旨演讲。
凌激副部长指出,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与标志性绿色产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工具与载体。中国始终坚守开放合作立场,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毕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离不开国际间的携手协作。
熊继军副部长提到,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这既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持之以恒开展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是坚持全球分工合作、相互促进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助力融合创新、推动汽车消费、优化发展环境以及深化国际合作。
菲利普・梅茨格表示,国际标准和认证评估在提升生产效率与促进国际贸易方面意义重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工作全面覆盖汽车电动化技术相关各个环节,有力推动了全球电气化进程。
刘镇东副部长虽通过视频致辞,但也强调指出,人们以往多聚焦汽车的销售、关税、供给和产能过剩等问题,然而更应着眼于绿色交通领域的经济合作。各国应突破传统贸易和投资关系,携手朝着营造更好环境、构建更好世界的目标迈进,建立起超越贸易和投资的深层次经济合作关系。
李克强院士认为,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变革窗口期。以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 “三电系统” 促使汽车产业生态重构,带来新机遇,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同质化严重、盈利能力不足等新挑战。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已然成为未来汽车产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转型的大势所趋。
在平行讨论环节,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尔夫・奥萨,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廉玉波,福特汽车全球副总裁、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阿法拉伐东北亚区总裁唐沐屾,围绕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挑战、电动化和智能化等诸多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针对当下多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并行的状况,廉玉波分析认为,综合成本、安全性和适应性等因素考量,未来 15 年内,磷酸铁锂电池大概率仍会占据主流地位。虽说近来固态电池备受关注,但因其成本高昂,目前仅能应用于高端车型,难以推广至中低端车型。
“单车智能” 与 “车路云一体化” 这两个话题也引发了与会嘉宾的深入探讨。吴胜波提出,这并非是一个非此即彼的 “二选一” 问题,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未来二者会逐步走向融合。缺乏单车智能技术支撑,仅依靠云端和基础设施,车路云一体化是不完善的;同样,仅有单车智能,若缺少路侧基础设施、云计算技术等辅助,这种智能化也难以长远发展。他还着重强调,在产品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必须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的选择。
谈及中国新能源汽车 “出海” 事宜,尹同跃表示,中国车企应重视在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涵盖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也包含与政府关系、市场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历经多年发展,在电动化、智能化部分领域已取得领先优势,能够为当地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赋能。正如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进程中,跨国车企既与中国本土企业展开竞争,同时又积极合作,为彼时弱小的本土车企赋能,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他还期望像世界贸易组织这类国际权威组织,能在推动国际贸易、促进公平竞争,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创新转型发展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廉玉波觉得,当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获取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然而欧美等国在立法、规则等方面经验颇丰,中外双方可积极寻求在法规、国际规则等领域展开合作。
拉尔夫・奥萨指出,世界贸易组织在营造公平公正的贸易环境、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对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秉持开放态度,并非推荐某一类或一种技术,而是致力于推动各国政府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不同技术路线能够公平参与竞争。
唐沐屾则认为,技术革新绝非一家公司、一个机构所能独自推动,需要多方、多个行业齐心协力,吸引更多人投身技术革新,如此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这一新事物的普及,进而为实现零碳排放的最终目标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