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PART II:Focal 新大乌的“下限”与“适应”
在去年9月,想想时间过的也真快,都快一年了,在新大乌一上市后我就直接撸了一个,因为我对于头戴式铍单元所表现出的声音非常喜欢,时至今日我对新大乌的评价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在经过几个月的煲机之后,新大乌所呈现给我的感觉还是很正面的。
“2022新款Foca Utopia乌托邦耳机,说一下听感”
这篇就谈谈搭配大乌的一些经验。
新大乌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对比旧款来说,新大乌对前端的要求降低了不少,也就是说下限提升了,某种意义上你哪怕拿个SR35或者黑砖二代来搭配都能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听感,不存在什么卡脖子的问题,我因为订了这么一条平衡线,才发现原来这是可以的。
大家先不要笑,这是真的,有些人可能会说,你一个几万块的耳机,用一个SR35来推,想想都不可能不是,楼主莫不是在搞笑?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一直到有一天我莫名其妙的把大乌接在SP1000上,发现啊这。。不是不能听啊
而旧款就做不到这一点,旧款如果你用这个级别的播放器去直推,那声音简直就是一言难尽,那种撕裂的听感简直就是碎玻璃渣子一般的表现了,声音缺少融合度。
其实听这么多年了,有时候经常会有这种固有印象,就是旗舰耳机就肯定要配旗舰耳放,这也难怪,毕竟在SUSVARA的压力之下,有这种印象那太正常不过了,哪怕旧款大乌也是这样,但是当自己在多尝试之后,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搭配“原则”其实没有什么固定模板,自己多试才是正道,充分利用手头的器材,静下心来去感受不一样的音色与表现,给予器材更多的时间,我认为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新不如旧在HIFI圈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比如什么HD600铜环,DT880平底锅,K701奥产梅花,铁三角AD1000PRM,这种例子我能列举几十个出来,我个人也是有些这个毛病的,会去收集这些经典产品,在我看来这些经典产品,在声音上的“印记”更加深刻,也具备了更强的个性(我个人非常的讨厌同质化)。
但是大乌在我看来,不存在新不如旧的问题,至少我目前搭配下来的听感我会更加的喜欢新版,并且新版对不同音乐类型的兼容性更加的广阔了。
2022新版我认为对比老版最大的区别是在声音完成度上,之前的旧版大家都知道虽然看参数没什么,但是在驱动搭配上可谓是要了老命,对耳放的要求不可谓不高,我试听下来的结果是搭配US5PRO不错,可以说非常好,但是US5PRO这个价位。。。代价不菲。
扯远了,回到前面,大乌老版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铍单元的技术成熟度不够,导致声音有一些金属味,并且表现的略微的“脆生”,然后具体到口味上的话,旧款大乌的密度略微少了一点点,以至于听着不是那种很扎实的感受,其实也就这两个问题,但是在声音的鲜活感和弹跳性上,我认为旧款依然是目前的旗舰级别,并且声音充满了一种特殊的“张力”,上下两端都表现的非常的开扬和广阔。
而新版,就是将前面我所说的几个小问题给补全了,并且重点增强了声音的密度和更加友好的前端兼容性,而大乌一代被人诟病的佩戴感没有得到什么改善,接口也还是那个LEMO自锁接口。
如果你需要一幅旗舰耳机,并且不想投入太多也可以获得好的音质,那么我会推荐2022的新款乌托邦,毕竟X9000和SUSVARA对耳放的要求都太高了,LCD5也不是什么善茬,而且没有之前AUDEZE LCD3 LCD4那个蓬松又有力量的黄昏感了,不是特别喜欢(好像这也是一个新不如旧的例子哈哈),不过X9000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009那个细腻感了,但是场面明显做的更加的到位,气势也出来了,说白了就是之前的“靡靡之音”在X9000上表现的没有那么的浓厚,变得更加的健康和规整一些,更加适合古典音乐的演绎,当然一套X9000的价位也比较高了,其实T8000搭配X9000我还挺喜欢的,属于不折腾的
一个组合,配合好的前级再开启T8000的BYPASS功能,声音表现有模有样。
关于煲机:
如果说其他耳机的煲机前后区别是百分之5的话,那么大乌的差异我认为起码可以达到百分之10以上,这与大乌系列的铍单元有着直接的关系
简单来说,新机的声音会略显暗沉和有一定的积压感,不够鲜活和通透,煲开之后用一句“拨云见日”来形容也毫不过分,高频不在是有些掐喉咙的听感,而是直冲云霄,但是又毫无刺激的感受(注意这里2022新款和旧款有一定差异,旧款会有些刺激,而2022新款会细腻不少)如果你对声音敏感的话,甚至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两幅耳机,我认为充足的煲机时间对于大乌系列而言是有必要的。
时间方面,根据我的经验,每天听2-3小时的话,大概3个月就可以了。
关于线材: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有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这条升级线之上的,在这之前我也用过一些其他品牌的升级线,比如DHC的P4,,不过这些后面都被我给出了,不是说P4不好,事实上P4的动态是可以的,但是,就能感觉到声音的气息要弱了一些,尤其是高频器乐的灵动感,缺少了一些灵气,而且P4实在是有些丑,佩戴感也不好,这个可太要命了。
其实这些年来我自己对于大耳机的升级线一直持谨慎推荐态度(入耳我基本都推荐换线,大耳机其实很少推荐,大耳机换线其实不太好换),原因就在于大耳线可选择面实在是太窄了,而且大部分的口碑就那么回事,好像大家和我一样最后都买DHC了?没辙,天仙配和银彩不提也罢,请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玩线,千万不要光看价格,别一看到银彩,超时空的线卖那么贵就一定好,要知道这两家其实是做信号线比较闻名,对比自家的信号线来说,大耳线感觉就是做出来圈钱的,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品牌了。
所以ELETECH这种专门做塞线的品牌做一个大耳线,我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因为原因很简单,隔行如隔山,如果用了塞线的经验来做大耳线,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好在试听之后打消了这些顾虑。
在挑选升级线之前,我经常会明确一下自己对于升级后的要求,对于新大乌也是一样(不过头戴式耳机的升级线没什么好选的。。选来选去就这么几款,不像耳塞有数不清的产品可以挑选),首先我会明确一下新大乌原线的一些不足,器乐的表现不是特别的分明,有那么一点点的“腻”,这是典型的乐器分离度不足的表现,没有那种很“深邃”的感觉给到听众,而旧款乌托邦在器乐方面的表达能力是不错的,但声音有一点过于偏向线条刻画了,以至于听着有那么一点的金属味,并且低频其余的量感不算丰富。以上,是我自己针对耳机的不足所提出的一些看法,并且希望线材能够改变这些我听下来不喜欢的声音特点。
炼狱这个线可以显著的将新版大乌的声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说你觉得原本的声音有那么些不够明朗的话,那么升级到炼狱之后,声音的透明度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并且铍单元的声音特性会得到凸显,说白了就是高频的展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赋予了音乐分毫毕现的听感,并且保留了原本的低频表现力,速度感在我听下来我认为也变得略快了一点点,变得更加的干脆了。
我有一个朋友,上个月买了一个新大乌(在我的推荐下),他算是轻发烧,不喜欢折腾器材的那种,但是很喜欢听音乐(其实就是器材发烧友和音乐发烧友的区别)。目前市面上这个价位的耳机,比如SUSVARA,T+A,X9000以及旧款大乌,下一个档次哪怕是HD800S,AWKT,真的,都有点“折腾”,不折腾的话挺难出好声,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而新大乌算是“不折腾”的典范,你如果入了这个耳机,那么好好听就可以了,折腾的潜力当然也有,但是你不去折腾,配一个万把块甚至更低的解码耳放,也完全可以听,而且好听,依然是旗舰机的声音,这就是新大乌的价值,一款能让人喜欢上的“直推”耳机。
某种程度上来说,新款大乌配上炼狱线之后,就是目前的最强直推,并且没有之一,哪怕你上台(湖人US5PRO),也依然有着明显的提升,属于我强烈推荐的组合之一。
适应:
为什么说适应,我经常在想,到底是人适应了器材,还是器材适应了人,这似乎无解,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无论新款还是旧款大乌,在佩戴感上都是有点问题的,具体来说就是耳机本身的质量偏重了,这会导致听久了脖子受不了。
但是为了这个音质,我认为我可以牺牲掉一些东西,说白了就是麻木了,戴久了也就没啥了,
耳塞也是一样,比如ER4,MX980的佩戴我都不舒适,但是为了这个音质,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到底是没有替代品的存在。
但是有一个特例,就是AKG的K1000,这个耳机我是真的有点受不了,这玩意直接夹太阳穴位置的,这个是真的接受不能,一首歌最多了,听再久就吃不消了,但是,依然有朋友有着比较强的接受度,能够听很久,说到底,这是一个接受度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个人会更加的偏向声音表现而不是佩戴,我对于佩戴的接受阈值比较高,当然如果有好的佩戴那无疑是加分的存在,我可以为了音质而牺牲掉一些其他的特质,关键还是在你,音质和佩戴或者外形,你更看重哪个?
延伸一下,不光是这些,还有品牌,我知道有一些品牌的粉丝,比如索粉,真的就是非索尼不看,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索尼的LOGO对于音质是有加成的,这没什么,真的,就像对我来说,看到Technics这个品牌我也会开脑放,但是我不会无脑吹,对我来说,是好上加好,是一种加成,这建立在产品本身有着优秀品质的基础上,而不是把烂货吹得跟什么一样。
下一期,回头看Technics AZ80!
NN纪
校验提示文案
你不简单啊
校验提示文案
你不简单啊
校验提示文案
NN纪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