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前犹豫,买后赞不绝口,盘点那些贵且值的家电家居产品
口碑赞爆,却迟迟不肯入手,这才是国内消费者的现状
这个副标题好像有点标题党的味道了,咳咳。
不过事实还真是如此,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传说中的知乎月入十万人士,有些产品生来就是高贵血统,价格高高在上,而有些又让你犹豫值不值得花数倍于平均价格买下它们。
按照真实统计,国内消费水平并没有互联网中你见到的那么高,北上广深或许有,但是综合到二三线城市,能够月入破W,就已经打败了全国大部分人。
还有个有趣的事情,通常意义上我们总认为有钱人花钱起来不眨眼,但是自从我一个住别墅的朋友坐在十多万的沙发上和我探讨某个品牌的Mesh路由器便宜的美行是否能买,我大概了解了,只有主观上的“值”,才是入手的理由,而不是口碑赞爆。
盘点这些贵且值的产品
现在来详细聊聊这些产品,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我用过,部分是我观望很久,部分是我朋友观望许久才下手的产品,包括家电和家居类别,具有不错的代表性,一共有十类产品。
这十类产品是石头T7扫地机器人、352RO膜净水机、戴森无线吸尘器、真力HiFi有源音响、明基4K广色域投影仪、冈村和赫曼米尔的旗舰的人体工学座椅、以及华硕和领势的分体式Mesh无线路由器、Apple TV和明基屏幕挂灯。
写文不易,要是你觉得对你没什么用途,觉得贵且不值,就当没看见好了。
谢谢,让我们开始正文。
一、石头T7扫地机器人
为什么要列石头系列?而不是iRobort呢,主要是从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来看,石头的价格和性能都是国产品牌中的巅峰,而且前段时间石头才更新了T7,拖地这块的短板也弥补上了,性能上也较iRobort不差,故而排在首位。
扫地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用
简单来说,你可以在无线吸尘器中和扫地机器人中二选一,但是选择了前者,床底下和部分卫生死角你很难搞定,尽管部分无线吸尘器配备了可以弯折深入床底的配件,但是依旧不好用。
无线吸尘器还是需要自己动手,但是扫地机器人可以远程、语音、定时清扫,当你特别忙碌的时候一台扫地机比无线吸尘器更加方便。
尽管这一年空气质量提升很明显,但是你只要开窗换气通风,隔上两三天你就能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发现各种绒絮。
我这次用T7为例,之所以用T7,是因为前段时间各家品牌都更新了扫拖一体方案的第二代电控水箱,而之前石头一直用的是仿生水箱,T7这次直接发力,更新了比多家品牌公模方案更加优秀的电控水箱,功能嘛,对于国人来说肯定是越多越好。
也来简单对比下上一代T6旗舰。
外观上差别不大,比如沿用上一代机身设计风格,外观按钮变更风格,而底部增加了电控水箱,集尘盒受电控水箱影响外观也进行了改变。传感器、驱动轮、其他多数没有变化。
其实也还是挺佩服石头T7的设计师,在机身体积没有改变的场景下, 重新设计机内空间,以便能挤出更多空间放置电控水箱,而这个水箱的容积也有所增加,从之前的仿生植物水箱147ml提升到297ml,基本上一次可以满足大中户型的拖地需求了。
再来一点细节对比,除了刚才提到的外观改变,石头T7的LDS激光雷达探头也发生了改变,T7开孔为矩形,更大,而上一代T6是椭圆形,核心的激光雷达应该是有了比较大的升级,这与后续更精准的地图也有一定关系。
内在方面,主要采用了微型蠕动泵,吸力提升到2500Pa,具备多层地图存储与自动识别,同时主持主流智能音箱,包括小爱、小度等。
相对于公模方案的隔膜泵,微型蠕动泵可以更精确的控制水量。
多数品牌第一代公模方案的电控水箱采用的是尘盒水箱一体化,使用感受,真的是一言难尽……
左侧为隔离泵,右侧为蠕动泵。
各种漏水、渗水、你见过集尘盒还要担心漏水渗入吸尘口的场景吗?
哪家品牌我就不说了,要证据我都有照片,反正现在都是第二代公模方案,至少能用了。
隔离泵和蠕动泵的原理图,上图为隔离泵,下图为蠕动泵,原理导致微型蠕动泵相对隔膜泵不容易堵塞,成本也要高不少,而在现实生活中,微型蠕动泵广泛应用于医疗场景中,比如胰岛素注射泵,就是因为可以精确的控制剂量。
拖布也升级到和机身等宽,满边,材质对比T6,更加柔软。
拖布支架可以和水箱一起拿取,很方便,也不存在支架脱落的场景。
297ml的大水箱挺太方便的,我家100平,之前用T6基要加水两次,另外由于之前是仿生植物水箱,水量控制我开到二挡,基本要两箱水,而T7的电控水箱1遍还略有盈余。
可以看到石头的中等出水量下,得益于微型蠕动泵的精确控制,T7出水量控制的非常好,拖过之后基本水基本会在几秒钟内蒸发掉。
另外石头T7最大的升级还是智能地图的范围升级。
T7有两个变量,扫地和拖地,第一遍扫地过后建立分区,分区过后可以按需求制定扫拖规则。
多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可以单独设置清扫力度和拖地水量,清扫的时候扫地机会优先考虑不拖地的房间,先进行清扫。
甚至可以配合自定义清扫,同时自定义时间、房间、清扫和拖地力度。
这个功能确实挺好用的, 相对于一扫一拖到底,无法改变变量的场景,更能优秀的服务用户,比如我的书房都是摄影器材和贵重物品,我不想扫地机器人进来拖地,但是我想扫地,而且想明天早上9点我上班过后开始运作,那么就可以一次设置后什么不不用管了。
之前推荐朋友大别墅扫地机的时候,因为能存储多张地图朋友选择了iRobort,现在石头T7也增加了相同功能,iRobort是通过视觉算法计算信息,而石头则是根据新的激光头和新算法来计算自身的位置,并且调整地图,开始清扫。
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实则对于机器算法有很大的依赖性。
至于传统的吸力、避障、脱困智能表现,就不做太多文笔了,口碑做出来不是靠吹,而是实打实的,我用石头扫地机器人快3年了,有时候忙起来也倒是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设备,现在看来表现良好,每次也总能吸出一大堆灰尘飞絮出来。
石头T7相对T6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也是扫拖一体大更新后,国产品牌中贵且值的产品。
二、西门子洗碗机
洗碗机也是老生常谈的大家电了,前段时间长达2个月在家的疫情时光,让我加深了对这台洗碗机的“值”看法。
其实不用我说什么,估计这段时间洗碗机的销量也是暴涨,这两个月宅家时光,洗碗机几乎隔三差五的就工作,偶尔自己兴致来了,也会手洗,和媳妇的关系其乐融融。
说洗碗机不好用的消费者,平时一定是不怎么自己洗碗,或者点外卖外出吃比较多,因为但凡是个家庭生活中占据主导洗碗地位的消费者,都知道洗碗做饭这件事有多折磨人,何况这次宅家了这么久,做菜技能学会了,洗碗洗的估计也累怂了。
连碗都懒得洗,还能做什么?
有的时候真不是因为懒而不想洗碗,简单来说,当你月入达到中高水平,时间尤为宝贵的时候,洗碗可以是一种调节,但肯定不是长久。
洗碗机还需要自己摆放碗筷,需要预冲洗一下,有着时间都洗完了。
摆放碗筷第一次需要学习,之后就能快速摆放,而且洗碗机是应付大量餐具的,少量餐具并不是它的专长。
洗碗机需要合理摆放餐具是因为喷淋臂是朝上喷水的,容器内餐具都需要将开口朝下,这是洗碗机原理导致的。
洗碗机能洗干净?
提出这种问题的基本是不太了解洗碗机工作原理,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洗碗机都有一个高温清洗程序,最低水温都有50多度,比手洗的温度高不少,而西门子多数洗碗机最高水温都在72度左右。
喷淋机构在洗碗机内部不停的冲刷碗筷表面,除非是那种用手用钢丝球都难以抠下来的食物残渣,大部分都可以在水流的冲击下被冲刷干净。
配合洗碗粉,72度高温水流,什么污渍油渍也给洗干净了。
洗碗机更废水
这个纯粹就是扯淡了,更废水?机器设计的产品,怎么会比人更浪费水呢,工程师远比你想的更远,比如热交换装置,可以起到节能储热作用。
而对于水的利用,部分洗涤场景下餐具洗涤可能也就半瓶大瓶可乐的水。
洗碗机很多东西不能洗
不粘锅和铁锅确实不能洗,而作为8套洗碗机,也是没方法放进稍微大一些的锅的,但是前者,一个不锈钢锅就解决问题了,后者无解,但是除了不粘锅、电饭锅、铁锅,也没什么是不能洗的。
洗碗机容易发霉,滋生细菌
我是叫你无中生有,还是暗度陈仓呢?
这个误解源于早期洗碗机没有烘干功能,没有内壁热交换功能,洗完后内部水珠较多。
但是你这不是抬杠吗,就说滚筒洗衣机,你洗完了就直接关门?肯定要预留一个缝隙自然风干了,我经常晚上洗完碗后预留一个空隙,早上起来内壁就基本干了。而我家这台西门子8套洗碗机还是多年前的老而弥坚型号,西门子540Ti,新款洗碗机都加强了烘干以及内壁热交换功能。
没地方安装倒是一个问题,我就是改了煤气灶下方的橱柜,之前安装的时候咨询了西门子工程师小哥,只要有一定空间,不贴近燃气管就可以安装,现在似乎是不允许煤气灶台下安装,遇到这事,那只能选择落地式洗碗机了。
三、大流量、低废水率反渗透净水机
这几年空气质量上去了,水质却依旧无法提升,一台RO膜反渗透净水机的作用无可替代。
新风机可以选择替换成空气净化器,净水机无可替代。
关于喝水这个事情,我也聊过,通常你想喝干净的水,除了反渗透RO膜净水机,你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净水壶。
净水壶我用过,但其实你认真测试一下TDS数值,会发现净水壶效果其实,也就那么……
虽然TDS数值不能作为净水的依据,但是对于简单滤芯的滤水壶,滤出来的水,我还是要烧开后才敢喝。
反渗透RO膜净水器,RO膜除了过滤掉一切微小颗料外,包括有害的有益的,还能彻底过滤掉水中的矿物质和有害物质。是净水器多年发展后的结果,净化后的TDS数值基本接近1了。
我最近这些年肠胃不太好,经常吃外面东西容易闹肚子,但是反渗透RO膜净水器净化过后的水,直接饮用从来没有闹肚子,也间接的证明了水质没有问题。
关于复合滤芯性价比不高的定论,这是存在的,毕竟每种滤芯寿命不同,复合起来成本肯定提高,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好事,对于厂家来说更加容易赚钱。
目前复合滤芯多为两根设计,一根为复合滤芯,1-1.5年更换周期,一根为RO膜滤芯,2-3年更换周期,自带射频芯片。
因为都是RO膜,水质净化后的结果是没问题的,那么问题就在于流量和超低废水率了,这也是目前净水器发力的方向。
早期流量是400g,慢慢主流就变成600g了,而1000g也有相应的产品推出。
废水率,自然是越低越好了,保守不能低于2:1,当然你也可以将废水二次利用,浇花洗个菜什么的。
352这款是代表性的RO膜净水器,因为废水率比较低,配合大流量,在国产净水机中算是价格比较高的。
但其实你找找同规格的净水机,其实也差不多,废水率低是为了更好的节水,大流量是为了节省时间。
四、戴森无线吸尘器(V10和V11系列)
戴森作为无线吸尘器的领军的品牌,技术优势不可小觑,这些年国产品牌争先恐后提升技术,能打的依旧寥寥无几
我之前评测横评了两款国产旗舰吸尘器,对比戴森后,得出V11依旧是无线吸尘器的王者,V10的话国产有部分旗舰能打个平手,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免的被喷。
戴森的尘气分离技术独树一帜,简单来说就是用气旋去分离灰尘和空气,将干净的空气排出去,而国产无线吸尘器在前几年虽然也有类似的气旋技术,但是时间长了吸力会衰减,而且滤网还是传统类型, 清洗什么都不是很方便。
我第一次见识到吸尘器可以这么轻松倾倒灰尘,不需要你去清理滤网,虽然后来也看到拆机图片,内部还是会积累一些灰尘,不过自V8后问题就有所缓解。
在可见的三年内体验中,戴森依旧是保持着稳定的无衰减吸力,国产崛起的品牌还有待考验。
不差钱,戴森V10和V11系列能带给你相当不错的体验,至少这些技术都是戴森先行普及开来的。
五、真力G One+F One HiFi 有源音响
真力G系列是主打家用欣赏系列,延续了一部分专用监听风格,同时针对家用场景对接口进行了优化,对于了解音频产品的同学来说,真力这个品牌是绕不过去的王者。
真力G One也是最适合不想太复杂就获得高品质声音的小白用户。
G One两支音箱总功率为100W,其中高音和低音都是25W输出,G one的最大声压级为96db,频响范围为74hz-20Khz,从技术参数上来看高音表现会相当不错,但是低音方面,没有F1的支持,相对G2-G5,低音会欠缺一些。
真力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还原真实,不会过分去渲染音色,比如轰隆隆的低音特效,这也是很多世界范围内很多音乐工作室选择真力的理由 。
音色还原接近最本质的原貌,不渲染不修饰。
对于人声、乐器、环境音反馈非常精细。
真力是有自己一套低音系统的,那就是F系列,最新的版本为F1B,相对上一代F1A,减少了RCA接口,多了光纤和同轴数字音频接口,上一代F1可以直接搭建5.1声道的真力音箱系统,这一代F1B需要通过解码器才可以输出5.1声道,默认是双RCA接口。
6.5英寸的低频单元,也是F1B底气所在,这多出来的35-74hz低音频段,是G ONE一套2.0系统带来不了的听感体验。
F1B因为下潜深度足够,音量甚至并不需要开太大就可以感受到低音的力度,这种感觉之前没有体会过,甚是畅快,就算独自一人在书房里欣赏,关上门,对家人邻居的影响也会降至最低。
比如权利的游戏“血色婚礼”篇章插曲,卡斯梅特的雨季,低音大提琴演奏,极高音质。
纯音乐,中间夹杂击鼓音,每一声都清晰可辨别,鼓点的低音细节表现不错。这是我之前对于G One的评价。
有了F1B加持,鼓点之前是低音细节不错,这次完全则是有了量的力度,每次敲击鼓声震的内心也是一颤一颤,桌面也随之有轻微的抖动。
F1B对于游戏听感体验的加持,比如我最喜欢的极限地平线4,也要提升很多。
比如进入游戏的开场BGM,“A Moment Apart”,是带有强烈低音的鼓声伴奏,进游戏也有很多次了,但是从没如此感受深沉的感受到低音鼓声。
我第一次为了这首F1B的低音加持BGM,看车穿梭四季看了半个多小时。
在极限地平线4里,有发动机的轰鸣、环境音、轮胎和地面摩擦的声音,以及贝斯电台的各种应景的背景音乐,当我驾驶阿斯顿马丁咆哮这冲过被浅水淹没的路面的时候,水流砰砰冲击车身的低音表现的身临其境。
电影环境表现也非常优秀,节选的片段来自星际穿越,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科幻电影。
星际穿越是优秀的科幻电影,同样也有着大师级别的配乐,当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逃离海啸星球时候,配乐Mountains直接将气氛带至高潮,在这个此星1小时,地球7年的海啸星球上,飞船被袭来的海啸卷走带来的冲击声、海啸巨浪的啸音、飞船结构动作音,低音方面都通过F1B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种电影院重温的氛围。
六、明基4k广色域投影仪W2700
投影色彩方面比电视要差一些,在1080P的时代这似乎成为真理,不过随着4K投影仪的普及,传统电视上支持的HDR、P3广色域也开始在4K投影仪上普及。
常聊的色域是指某种表色模式所能表达的颜色构成的范围区域,常用的显示器、电视机、投影仪会复制表现这个颜色范围。
自然界中可见的光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间,包含了人眼能见到的所有颜色,但是显示印刷设备并不能表现呈现出这么完美的所有颜色,而显示印刷设备的好坏,也体现在能表现的色域范围。
W2700支持95% DCI-P3色域,这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比较新的色彩标准,以人类视觉体验为主,尽可能匹配电影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彩要求,换句话来说可以称之为电影级色域标准。
W2700播放在播放HDR片源的时候,则会自动识别出HDR,并且切换到相对应的色域显示方式。
左边为开启了广色域,HDR片源的屏摄图,右侧为正常色域下的屏摄图。
在支持95%DCI-P3色域后,影片的观赏性会有所提升,不过因为小图和显示色彩的问题,实际体验效果要好很多,第二章图对比中倒是比较明显,天空的中的白云,左侧明显出现了色彩断层,DCI-P3除了对色彩有加持,对细节也有提升效果。
我找了绿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的屏摄图片做对比,色彩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Cinema Master里,W2700还具备少见的Motion Enhancer,简单来说就是电视机上常见的运动补偿MEMC功能,不过投影领域里很少能见到这个功能。
除了运动补偿,色彩增强、像素增强以及肤色优化都是入门级别4K投影仪中不会出现的技术,在Cinema Master中设置好这些参数后,能大大增强体验观感。
特意屏摄了一些高饱和度美图比对原图,发现投射的效果比原图还要好一些。
左侧均为原图,右侧为屏摄图,屏摄图未做任何调整,但是明显观感上要比原图更舒服。
如果你是影音爱好者,一台W2700足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了,只是开启广色域模式下亮度会下降不少,只适合晚上观看,当然你要是荷包银子多,上面还有W5700。
七、冈村contessa2 、赫曼米勒Embody人体工学座椅
人生坐感巅峰,这是我对这两把椅子的看法,我朋友一共入手了两把赫曼米勒Embody,作为没有别墅的我,只好默默咬牙入手了一把冈村。
无论是Embody还是contessa2,如果你之前坐的是价值2000以内的工学座椅,那么你坐上去第一反应肯定是“WO,这么舒服的?”
这两把旗舰椅子各有特色,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对比感受,可能你比较在意某个点而做出不同抉择,就像在兰博基尼和法拉利之间,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是纯粹个人喜好。
contessa2,虽然没有Embody的四层承托结构,但是contessa2的网布结构很有意思,是复合双层的,手感非常舒适。
采用的异硬度软垫,提供三种硬度支撑,前段支撑大腿,后端支撑臀部,我看了下座椅的前半段,网布下有一层软性材料,提升了网布的支撑性。
第一舒服的地方在于相对于传统的网布,这层类似编织物的接触感受,有种暖暖的感觉,不会有种传统网布的冰冷感。
第二就是多段支撑力,大腿、臀部都有效的负载了。
靠背方面和我之前描述一样,整个后背、腰作为一个整体被兜住了,不会出现背部受力,腰不受力的场景。
Embody的座椅为四层结构,个人感觉支撑更加均匀一些,承载硬度强一些,下陷会少一些,用力坐下去回弹力度强一些。
背靠方面是Embody的强项,会有整体化为多个局部,多个局部被支撑的感受,回弹力度也比contessa2强一些,当然同样不会出现背部受力,腰不受力的场景。
坐感上,这两把优秀的人体工学座椅都是相当完美的。
书房这个位置留给contessa2了,风格上蛮搭我的工作室,毕竟家里除了床上,我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书房工作室了,面对电脑时间比较长,一把好的椅子能有效缓解久坐的腰酸背疼。
八、领势、华硕分体Mesh路由器
初次结识Mesh路由器是因为自己要搞智能家居,家里一台路由器无法完美覆盖所有场地,我再三犹豫后还是放弃了Mesh路由器,转而另外选购了一台华硕路由器组建华硕自己的AImesh。
Mesh路由器的原理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从民用角度来说,这是最佳的最简单方案之一,特别适合前期没有考虑AC+AP方案设计的用户。
因为可以有多种组网方式,Mesh方案的路由器之间连接非常稳固,掉线也可以自动连上,真正做到懒人神器。
后续我帮朋友别墅配置路由器的时候,前前后后一共搞了6台领势路由器,这两套velop AC6600搭建的无线网络,单纯利用无线回程就让朋友特别满意。
无论是华硕还是领势的Mesh路由器,用手机APP配置是简单到一个女性都能单独搞定,传统路由器配置繁琐的界面都看不到,当然复杂的功能依旧是有的,只不过要用电脑登陆后台而已。
分体式Mesh路由器最大优势就是稳定,覆盖率相当不错,节点切换没有高延迟现象,不会出现卡顿现象,而且配置比较简单,如果是正常户型的话,两支套装就能完整覆盖,对于别墅户型来说,一层一个也可以较为完美覆盖。
当然无线组网的优势在于,哪里信号差了,就可以摆哪里,位置也只受电源插头限制,如果遇上对信号强度要求特别完美的用户,只要增加路由器或者调整位置就能实现。
如果用有线回程那基本就非常稳定了。
领势做得比较早,华硕稍微迟一些,但都是技术王者,就算出现不稳定或者断流问题,更新固件很快就能解决。
今年的Mesh路由器主打WiFi6,而今年推出的旗舰安卓手机也是个个都支持WiFi6,也是大势所趋了。
如果你还在为装修没考虑AC+AP,又不方便重新布网线,可以尝试下各家的Mesh路由器。
九、Apple TV
APPLE TV 4K版本电视盒子,不得不说虽然苹果在手机领域里硬件缺乏可陈,但是生态领域一直都是独领风骚的。
作为一名伪果粉,我一直用的是infuse pro局域网播放软件,功能强大,而且自从在朋友家体会过他家的APPLE TV 4k+infuse pro的组合后,我惊奇的发现原来kodi上困扰我这么久的问题,只需要用钱就能解决,而且界面非常整洁和漂亮。
APPLE TV 4K版本的界面,我这是登录了美区账号,所以才会有APP store,如果你现在注册美区ID比较麻烦,可以考虑下万能的淘宝。
IOS客户端的神器infuse pro6,我为了保险起见,购买的礼品卡从美区商店下载的。
为什么我要说这是非常满意的电视盒子呢?
这是进去的主界面,画面非常的苹果,最上层是最近观看电影列表。
中间为媒体库,以及区分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我们遥控器进电影界面看看。
海报界面非常清爽,海报、中文统统都有,当然这是Infuse pro的功劳,只是扫描NAS里面的电影更新比较慢。
超级棒的界面,比kodi自己加削刮器更加美观和容易。
甚至会将一个系列电影自动归纳到一起。
电影中也可以下滑找到信息栏,以及视频、音频、字幕设置。
字幕栏里甚至可以帮你搜索到精准的字幕,只是4k资源的字幕基本上是没有,只能支持1080P的,不过作为一款大洋彼岸的APP,我觉得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了不起了。
另外忘记提了一点,那就是在Apple TV中奖音量控制设置为IR Receiver后,就可以利用苹果的遥控器控制功放音量大小,非常实用。
同样是为影音爱好者准备的设备,尤其是对于不爱折腾的用户,当然啦,这个价格你可以选择其他品牌的高清播放器,只是综合成本来看苹果TV反而是最低的那个,到手即用,上手轻松,配合4K投影仪和NAS简直如虎添翼。
十、明基屏幕挂灯Screen Bar Plus
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把这个灯放上去了。
不过明基屏幕挂灯是我提到的这些设备中最便宜的,考虑到优质LED台灯的价格,你可能觉得它不值这个价。
我最初的想法也是类似的,但是用完后,我还是认为能解决问题,就是好产品。
这是我最初的桌面,因为桌面空间狭小,所有方案都无法完成对键盘的照明需求。
顶部空间狭小,唯独只有Screen Bar Plus可以置入这个位置。
而且有了它后,我另一盏本来打算照亮局部键盘的台灯直接失业。
传统台灯在书桌比较窄小的情况下,补光作用有限,所以现在的LED灯具,像是小米台灯,明基的wit护眼灯,都是将光源由点转换为面。
具备色温调节,一盏灯虽然只有5W功率,但是通过漫反射足矣照亮键盘区域。
虽然我的桌面一再更新,日常码字或者修图处理视频的时候,我只会开一个吸顶灯,以及这盏Screen Bar Plus。
因为中间户型的原因,我的书房自然光线一直不是很充足,基本在室内都要开灯,这盏灯已经陪伴了我很多个日日夜夜。
如果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一盏可以照亮工作区域的LED台灯,显色性还不错,那么可以考虑替代Screen Bar Plus。
总结
以上就是我聊的所有关于,那些贵且值的家电家居产品。
东西虽好,消费需谨慎,毕竟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导致家庭矛盾就不好了。
不过还是要提一句,以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值,就点赞收藏一下好了。

AveZhang
校验提示文案
Mr_Pzp
校验提示文案
胖子李瘦
校验提示文案
随机姓名
校验提示文案
春暖花未开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488117565
校验提示文案
CNZD
校验提示文案
fm0009
校验提示文案
hcsking
校验提示文案
sisitom
校验提示文案
Jumpssy124
校验提示文案
黑椒的牛排
校验提示文案
thfshan
校验提示文案
车手三号
校验提示文案
colinwang
校验提示文案
爱喝KFC奶茶的小短腿
校验提示文案
macbex
校验提示文案
ccid8
校验提示文案
charles_bond
校验提示文案
就知道买买买
校验提示文案
不说2015
校验提示文案
大大蘑菇
校验提示文案
gary0451
校验提示文案
乾乾陀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681682906
校验提示文案
菜菜团子
校验提示文案
没钱就任性
校验提示文案
Get_Coins
校验提示文案
為誰風露立中宵
校验提示文案
光哥都失守了
校验提示文案
Atom_Cat
校验提示文案
我的猪脚叫做mark
校验提示文案
悠嘻a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626761711
校验提示文案
小未蔚
校验提示文案
诉说行
校验提示文案
玲儿响叮当321
校验提示文案
腰部周
校验提示文案
腰部周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585510297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