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泻火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句话:“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明这个节气,名字里就有“上清下明”的意思,所以养生保健的关键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清明时节,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经过了一个春天的滋润,长得特别旺盛。这种“旺”势头其实有点“火”的意思。火多了,人就容易焦躁、发狂。所以,春天不把火气降下来,到了夏天就更难熬了,上火的症状也会找上门来。
上火的表现 🔥
上火分为虚实两种:
真火:通常是阳气过剩、虚阳上亢引起的,表现为咽干、口苦、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等症状。
假火:则是虚热的表现,常见手心、脚心、心脏烦热,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如何应对上火? 🌸
口舌生疮:多吃豆芽。
皮肤干燥:喝温开水。
咽痒干咳:吃冰糖雪梨。
口干口臭:吃莲藕。
手脚心热:泡枸杞水。
心烦失眠:喝莲子心茶。
牙龈肿痛:用固齿牙粉。
清明时节,宜泻火。身体需要升清降浊,回归清净体态。这样才能顺应自然,保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