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还是“步大扯蛋”?——漫步者H880深度评测。
题记:
漫步者作为国产多媒体音响行业里的老将,可谓家喻户晓了。十五年前家用电脑DIY浪潮方兴未艾的时候,能拥有一台漫步者2.1声道的音箱,还是一件很酷很潮的事情。然而,福兮,祸之所倚,正是因为在电脑音箱领域的成功,漫步者被深深的打上了“多媒体”的烙印,看样子和HIFI越走越远了。
还好,事情尚有转机,2015年,漫步者推出了S1000系列音箱,因为不错的音质和高性价比,深受市场欢迎,以此为契机,2016年,漫步者又发布了S2000系列音箱,开始了向“粗烧”hifi受众群体的冲击……携S1000,S2000系列音箱在入门音响爱好者中的良好口碑,漫步者在今年初推出了头戴耳机的旗舰之作——H880,但是¥999元的出厂定价一出,确实有点让人大跌眼镜。毕竟H880的前辈H840、H850尚在100多元,200多元的价位徘徊,而H880的价位和它们拉开的太大,是什么底气让H880的产品经理敢孤注一掷?
那么,究竟是漫步者觉得多年的积累,已经足以支撑这个价位的“水道渠成”之作?还是产品经理为了市场炒作,而抛出来的“步大扯蛋”之品?那么,本文就来探究一下其中的玄机。
说明一下,本次的测试品是张大妈众测提供的H880样机,虽然不是本人购买的,第一次参与众测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收回样品,子曰“拿人家的手短”,但是,¥999元想让我折腰,也是太小看我这个有身份证的人了。所以,下面的评测,我会尽量做到从一个初级音响爱好者的角度,公正的来写。如果其中有什么不好的言辞,厂家勿怪啊!GO~GO~GO~
开箱
在经历了5次众测申请失败以后,第6次给我来了个大惊喜。在接到H880众测任务的那一刻起,一直在煎熬中度过,终于,顺丰送来了一个硕大的盒子,一看邮寄地址,和我很近么,还不如让我去自取呢。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张大妈没用使用著名的“朕值到了”胶带……
顺丰包装盒包装的很严密,开启盖子,里面躺着H880的内包装和众测注意事项提醒单。
拿出H880的出厂包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大,很大,大概有一张A4纸大小。整个包装盒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包装规格很符合千元耳机的定位。什么,你说歌德耳机用的包装盒连快递盒都不如,人家照样能卖4-5000。呃,呃,国情不同,国情不同嘛。
包装盒采用了现在流行的抽拉式开盒方式,但是这个抽屉做的太紧了,需要很费劲才能抽出来,很容易就把包装盒弄坏,对于处女座很不友好,但是也有效防止了二手当全新卖(京东有一个差评,好像就是有人7天退货,但是把包装盒弄坏了的)。抽出抽屉后,打开盒盖,H880静静的躺在里面,很有一种厚重感。
耳机附送了两根线,一根是单纯的音频线,长2.5米,比较粗,但很软,手感不错,对于有线耳机来说,这根音频线足够使用了。另外一根是带线控的音频线,略短略细,但是带有麦克风,具备录音功能,这点是漫步者传统的多媒体套路了。两根线3.5mm接头的做工都不错,铁灰色的接头配合镀金插头,整体色调上很符合H880的定位和风格。
同时为了方便H880与桌面功放连接,还送了一个3.5mm转6.5mm的转接头,这是一个很贴心的设计。贴心的同时,还有一个不贴心的设计,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或者觉得这款产品的定位并不是出街耳机,官方并没有赠送耳机盒,而是替之以绒布袋,这点上,国产新秀,同价位fiil diva做的要好一点。剩下的就是说明书保修卡了,上一张开箱全家福吧。
外观
终于看到了H880的庐山真面目,开箱的一刻,给人的整体观感是沉稳、厚重。H880使用黑色和铁灰色的配色方案,结合蒙皮与镀铬工艺,偏向成熟的风格,面向对象应该是30岁以上的听众,喜欢B牌耳机的盆友们,估计会对这种风格不太感冒。
H880的头梁非常宽大,大概有4个公分宽,辅以蒙皮材质,皮质柔软,手感很好,戴在头上也不会有压迫感。头梁的正上方,烫印着漫步者的Logo,虽然字体较大但是并不显眼,延续了H880低调含蓄的设计风格,这是耳机上唯一能表明血统的地方了。
耳罩采用了圆角矩形设计(这个需不需要给苹果专利费?)使得整个耳罩显得细长,比较有特色。耳罩表面使用了鼠标中经常使用的类肤质涂层,摸起来手感不过,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容易划伤,且时间久了以后,有磨损的可能,容易显的老旧。
耳罩周边的转轴使用了塑料件镀铬工艺,连接耳罩的转轴粗大,毫无设计感。原本耳机的设计风格还比较偏向上层,但是这一个镀铬塑料件的转轴,完全破坏了整体设计。首先,抛光面的镀铬比较容易沾上指纹,稍微触摸一下就显得很脏;其次,这一块镀铬塑料件的模具精度实在不敢恭维,接缝清晰可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镀铬工艺,充满了塑料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索尼家MDR-1000X,同样也使用了塑料配件镀铬,但是处理的很好,金属的感觉以假乱真。
最失败的一点事,标明耳罩左右的L,R标识,L还好说,处理成了金属漆样式,而R则使用了红色的塑料模块,与整体设计格格不入。正是由于耳罩部分的设计,将整体外观水平拉低了一个档次,工艺水平有待提高。
耳罩内侧的工艺和设计还是值得称道的,蒙皮柔软,没有压迫感,走线整齐规整,体现出来了千元耳机的档次。但是往上看可就影响心情了,镀铬件塑料味太浓,明装螺丝的设计也很不讨好。
耳机为了存放方便,使用了折叠设计,但是,我很想提一点高的要求,既然都折叠了,为什么不再加点工艺做成折叠平铺呢?
外观小总结:头梁设计舒适,耳罩表层选材有误,做工一般,无法体现出千元耳机应有的档次。(慢着,我大歌德仿品比正品工艺好,不照样买3-4000,你凭什么要求我国产外观就得有档次?呃……)
佩戴舒适度
官方描述中,拿“头梁比其他耳机多扩大10cm”作为卖点宣传,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实际体验就是——喜忧参半。H880确实符合官方的描述,头梁张开角度较大,优点是,配合宽大的头梁,佩戴没有夹头的感觉,适合长时间佩戴;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头梁太松了,我调到最小的范围,竟然夹不牢,稍微一点大幅度摆头动作,耳机就掉下来了,如果带着这个出街的话,问题不小。(头梁太松这个问题,我在京东售后留言中没有看见反馈,也有可能是我用的测试机的原因。)
音质评测
重点来了,H880到底值不值999,前面的外观佩戴评测其实都是扯蛋,反正又不出街。音质好,外观再丑也有人趋之若鹜(歌德:你你你,又要用我作比喻?!),音质烂,外观再炫也是大手办(solo3:不服!)。
关于音质,官方的文案中是这样描述的:
1)40mm高分子金属复合振膜,轻质坚韧,拥有大动态与高解析;
2)腔体空间调节技术,合理改善声波反射,有效抑制谐振、充实低频;
下面的评测,咱们不提这些官方宣传术语,就单纯看听感,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是不是言过其实。
看过我的文章的人都知道,我评测音质,不只是我的主观评测,我还会告诉你,一首歌听什么地方,什么地方代表音质的哪些部分,让你自己去对比,去感受。下面我的评测,如果你手边有两幅耳机的话,价格最好差别大一点,你跟着听,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别了。对比才能分出优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天还非得伤害了呢。众测申请的时候,我原本想用手边的皮裤耳机Fiil diva作为对比物,但是收到H880,听到开嗓的那一刻,差距明显,还是把Fiil diva放一边吧。那就选用大家公认的性价比很高的AKG K240MKii作为对比标的吧,就是下面这位。
播放设备:华为mate8
音源:无损APE
连接方式:有线
说明:1)选择mate8作为播放设备的原因是,这俩耳机都还比较好推,K240是55欧姆,H880是24欧姆,普通手机推他俩足够了;其次,这个价位的耳机,还是别烧前端了,如果真想烧,把准备投入的钱放在耳机上把,会有很大提升的。2)MK240是监听耳机,其设计追求的是还原度,缺少渲染,而H880并没有定位自己为监听耳机,肯定会有一定的音染,其实二者并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下面的评测,估计就没有太大的伤害了。废话少说,进入正题。
1、低频:
对于初级的烧友来说,得低音者得天下,在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标榜一款音响设备的好坏,主要就是看低音“浓不浓”。但是如果仅仅是加强了低音,会有轰头浑浊之感,所以,国内外的很多音响厂商逐渐走出了这个误区,寻找中间的平衡。(solo3:动次打次,动次打次,要~要~煎饼果子来一套)。一般的均衡器中,60Hz是重低音,鼓类,贝斯啊,等主要集中在这个阶段,230Hz是60hz的补充,一些男低音的低音部分,也需要这个频率的衬托,但是不能过高,否则会使的人声浑浊。
漫步者以2.1多媒体音箱起家,当时值得标榜的就是它浓重的重低音,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那时候还是很轰头的,那么今天H880的表现呢?收到H880后,我迫不及待的接上手机,打开了赵鹏的《小花朵》,完蛋了,轰头,这耳机没法听了,不应该啊,1000块钱的耳机,不应该是这个素质,煲煲看再说。
煲了3个小时以后,我选择了闫学敏的《鼓诗》测试音频。事实证明,H880是需要煲的。H880的低音,在这首曲子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鼓声连贯而不重叠,由动到静响应迅速,鼓面弹跳有力。再看MK240的表现,在此曲中,MK240能做到鼓声不重叠,反应及时,但是听起来缺少感染力。主观点的感觉就是,H880的鼓手是一个激情澎湃的鼓手,击打有力,而MK240的鼓手则是冷静异常,按部就班。
小结:从渲染角度来说,H880的低音完胜MK240,是我听过的千元耳机中最棒的了,下潜有力,回弹迅速,频谱重叠不多,基本没有轰头的感觉,甚至可以完胜索尼最近挺火的MDR-1000X。看来文案中的“充实低频”倒是没有言过其实。同一家人的漫步者S1000低音做的也比较不错,但是稍显浑浊,只有音箱后面的低音调节旋钮选择-6dB,才能让人舒服。这里再提一句皮裤Fiil Diva,在这首闫学敏的《鼓诗》中,Fiil Diva的表现很不好,虽然低音有了,但是重叠交织在一起,很有轰头的感觉。
2、中频
音频的中频只要指人声效果,普通人说话唱歌,就在中频这个频段里面,当然维塔斯的海豚音不算。所以一个耳机中频的好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听人声歌曲的好坏。绝大部分的口水歌,只需要中频平坦,就可以很好的享受了。一般的均衡器中,910Hz就是人声主要集中的部分。
测试中频,我选择了爱尔兰歌手梅芙·尼·威尔卡哈的《One I Love》,很纯净的一首纯人声歌曲,是测试中频/女毒的利器。在这首歌曲中,H880和K240都很完美的表现了歌手空灵飘渺的唱功,两个耳机的音色很一致,如果盲听的话,不是金耳朵,估计分辨不出来这俩耳机。这也符合我的一贯看法,现在的耳机,在中频阶段表现人声,都没有什么大的门槛了。
小结:H880中频表现符合预期,音色和监听耳机K240很相近,对于流行歌曲的驾驭,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3、高频
高频主要影响的是声音的亮度。高频不错的话,对人声来说,就是声音清亮,对乐器来说就是乐曲的旋律。在接近20k的高频中,还能提升音乐的空间感,有一种直上云霄的感觉。一般的均衡器中,4khz就是旋律的主要集中部分,14khz可以增加空间感。
测试高频,最好的选择就是小提琴了,小提琴本就以旋律闻名,加上时不时来俩高音,如果碰上一个好耳机,是不可多得的享受。这里选择《梁祝》选段来评测。通过这个试听这个曲子,我感觉,H880和MK240在高频都很好的满足了木耳朵的要求,差别不大,旋律悠扬,音色饱满,在需要高音的地方,也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小结:H880的高频表现尚可,对于普通木耳朵来说,已经足够了,符合预期。
4、纯净度
纯净度这个词是我编的,很感性的一个词,其实它反应了耳机的好几项指标——解析力,混频,谐波失真,灵敏度等。举一个例子,你在旷野上说话,和在一间空屋子里说话,旷野上总比屋里显的清晰,但是不够响亮。
测试这个指标,最好选择交响乐,因为交响乐乐器较多,远近高低,此起彼伏。这里我选择拉德斯基进行曲。通过两个耳机的试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H880稍显浑浊,K240清晰透彻。这说明在纯净度上,H880对比k240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小结:纯净度上,H880完败于k240,说明在解析力,混频,谐波失真等指标上,H880与监听耳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虽然H880在纯净度上不如K240,但并不意味着很差,真实的听感是,听交响乐过得去,对于其他类型多乐器音乐,那是绰绰有余了。官方文案中“高解析”“有效抑制谐振”也不能算吹牛,只能说稍微有言过其实之嫌。
话说回来,H880在这点上败于K240也是可以预期的,因为H880是全封闭耳机,而K240是半封闭耳机,在结构上,K240在此项指标上就很有优势;反之,低音上,H880胜与K240也是胜之不武,结构使然尔。
5、动态响应和声场
动态响应主要是指音乐声音的启停有没有拖泥带水,对于千万耳机这个价位,这点应该是不能存在问题的。试听证明,H880的动态响应满足了设计要求,没有明显缺陷,甚至略有惊喜。
声场就是指声音的空间感,相对于音箱来说,耳机的声场是不值一提的。对于H880和K240这两个耳机来说,在流行音乐声场测试中,我使用了某歌曲开头的一段旋律作为对比,二者基本没有差别;在纯乐器测试中,我使用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进行对比,从对比结果上来说,K240胜于H880。
小结:动态响应上H880符合设计要求,甚至略有惊喜。在声场表现上,H880逊于K240,但是比同位国产的Fiil Diva还是要好不少的。
总结:
经过了4天的测试,我对H880的总结如下:
外观: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没有血统的支撑;
做工:勉强达到及格线,转轴部分塑料质感很强,类肤质材质选材失败,蒙皮做工还行;
舒适度:过得去。虽然不夹头了,但是戴不牢;
音质:低音尤其出色,中音和高音无功无过,动态响应不错,声场及格线上,解析力勉强及格。如果把音质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假设AKG K240MKii值700元,H880应该在650元(600总体+50低音),Fiil diva在500元。
购买建议:
如果喜欢听低音的话,这个耳机是国产千元耳机的不二选择;
如果喜欢听交响乐的话,建议还是选更好的耳机吧,k24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喜欢听口水歌,建议考虑下Fiil diva,口水歌对音质要求不高,Fiil diva完全胜任,且多出了主动降噪;
回归题目,至于最后看H880的推出到底是“水到渠成”还是“步大扯蛋”,就要看后面漫步者的宣传力度了,从价格上来说,H880达到了千元耳机的及格线,但是竞争力不强,如果后期销量不错,那就是“水到渠成”,自然会有H900,H980……,如果销售不旺,那就是折戟沉沙,步大扯蛋了。
对厂家的期望
在999元这个价位上,H880只能算平均水平,竞争力不大,如果厂家能考虑增加功能,例如蓝牙连接,主动降噪等,这个价位会很有竞争力。
如果维持原有功能不变,降价在800元左右,这个耳机的竞争力就凸显了。
漫步者是在用心做的牌子,音质的进步也看得见,但是这个牌子的价格战线太长,从60元到999,建议漫步者成立高端子品牌,将H880归于子品牌。
如果认为我的评测还有点意义,可以看看我的往期评测:
一山岂能容二虎?—— Bose QC35与Sony 索尼 MDR-1000x的大对决!
性价比爆表or一分价钱一分货?FIIL Diva 与 SONY 索尼 MDR-1000X 无线降噪耳机的对比评测

tizzybac
校验提示文案
feeshy
校验提示文案
jeffcai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875096820
校验提示文案
tizzybac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875096820
校验提示文案
jeffcai
校验提示文案
feeshy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