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仓库变身*级酒店,灵感创造者经常被怼,他的回答却让人感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一栋外观奇特的建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物议沸然,莫衷一是,喜欢它的和不喜欢它的人,观点都很激烈。
它就是英国馆。
6万根亚力克管里的每一根,都包裹着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
走近细看,可能是咖啡豆,也可能是松果。
四面八方延伸的“触须”,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远远看就像巨型蒲公英。
而打造出这座“种子圣殿”的人,就是被权威杂志评为当代达芬奇——来自英国的建筑师Heatherwick。
曾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的他,其实并非科班出生。
一开始在工艺学校学三维设计,毕业后又进入皇家艺术学校深造。在这里,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老院长Conran。
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这个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非常赏识Heatherwick,经常邀他到家里共进晚餐,还让他跟着自己一起研究设计。
在老院长的影响下,当时年仅23岁的Heatherwick,毕业后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选择建筑设计为毕生的事业。
“我很幸运,从没有人跟我说,你应该有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他像个孩子一样,把天马行空的灵感投射在自己的作品上。
把儿时的玩具陀螺和椅子结合,他设计的360°旋转摇摇椅,现在成了许多商场的网红打卡点。
坐在椅子上,感受失去平衡的快感,短短几秒就能体验到坐过山车时才有的刺激。
当有人对他的作品表示质疑时,他会毫不客气地回怼。
“创造力是大脑的事,舒适感是屁股的事,主宰世界的是大脑不是屁股。”
创意的诞生,需要像他一样的勇士,敢于打破常规。
伦敦奥运会上,Heatherwick设计的圣火火炬在亮相的瞬间,赢得满堂喝彩。
204个闪烁着火焰的花瓣,在全场注目下升起聚拢,传达着参赛国家间团结友好的精神。
有人说,称职的设计师,必须视甲方爸爸的要求为一切。
但Heatherwick觉得,赋予建筑以新生命,才是自己工作的使命。
2011年,他接下了位于南非开普顿的一个改造任务。
这栋建于1924年的谷仓,在为南非人民效力了快80年后,终于得以光荣退休。
看着这栋曾是非洲最高的建筑,Heatherwick转头对身边的人说。
“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个空间需要一个心脏。”
外墙所有非承重部分都做了拆除,工人在现场装上定制的落地窗户。
窗户上的玻璃像鼓胀的气球,每个切割面都倒影着城市的风景。
站在大楼前,仿佛自己是从观众席穿越到电影里的外星空间,即将要展开一次冒险。
42根巨型水泥管,在Heatherwick的巧妙切割下,既打通了原有的隔阂,还创造出蜂巢形态的美感。
围绕着椭圆形中庭,80多个分割的空间展示着无数非洲艺术品,这里已经作为艺术博物馆对外开放,吸引许多游客排队参观。
乘坐电梯,可以到达谷仓顶楼的五星级酒店。
听说,这里最*级的房间,一晚就要七万人民币。
不抹去历史建筑的韵味,以明黄为主色调,搭配南非风情的画作和摆设,赋予了老旧谷仓新时代的活力。
泡在浴缸里,透过落地窗,开普顿的城市风光一览无余。
超大阳台上,铺上毯子,在明媚阳光下,冥想、做瑜伽,纾解积压的劳累。
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到最新的水疗技术,还可以享受一把在屋顶上游泳的乐趣。
叫上三五好友,到露台餐厅共享晚餐。精致的特色料理,让人食指大动。
倒上一杯红酒,跟同行人,从旅行趣事,聊到诗和远方。
将废弃仓库变身南非的地标建筑,Heatherwick再一次获得全球媒体的关注。
在他的手上,冰冷的建筑也能焕发出灵动的色彩,为世界创造价值。
【师哥说】创意让生活更美好,但是,拥有实现天马行空创意的勇气和能力,才是创意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