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挑灯论鞋 篇四十九:2021上半年跑鞋推荐(碳板篇)
创作立场声明:自费购入
一、前言
2021年上半年,各家曝光了半年多的旗舰碳板跑鞋都迎来了上市,国内的碳板跑鞋在三月迎来了又一个小高潮。361有李子成锡马夺冠的战靴,特步有去年南马彭建华杨邵辉打开209的竞速160x 2.0,多威有造神计划打造的神行者等等,相比之下,国外的碳板跑鞋更新则没什么动静,除了亚瑟士更新了新中底材料和新形态碳板,以及nike把vaporfly换了个鞋面以外就没有太多消息传出来了。在碳板跑鞋越来越同质化的趋势下,第一次出碳板跑鞋的品牌能做到怎样的水平,而已经有了经验的品牌能否在上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我比较期待的。接下来就是三四月份已经推出或者即将推出的碳板跑鞋的介绍。因为没有全部体验过,所以有点评价也只能借用别的博主的测评了。
二、一览表
今天要介绍的鞋款主要包括:
361飞燃,
特步160x 2.0&pro,
安踏c202 gt,多威神行者,
海尔斯飚速,
nike vaporfly next%2,
亚瑟士metaspeed sky.
三、361飞燃
上市时间:
2021.3.5
价格:
定价799,首发到手价559
鞋重:
42码 227g
前后掌落差:
前掌22mm,后掌30mm,前后掌落差8mm
配置:
鞋面mono纱,
中底quikflame超临界发泡尼龙泡棉,密度0.135g/cm3左右,回弹率65%左右(因测试方法不同,实际回弹率更高,大约75%左右),硬度45c左右。
全掌碳纤维板硬度88d
大底rpu硬质浇筑形聚氨酯
整体感受:
先谈一谈试穿感受。
在选码方面,这款鞋的us码的标准和李宁有所不同。李宁的us9码是42,而是361的us9.5是43,所以导致我选择us9的时候出现了偏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按照中国码42或者脚长=内长来选应该是没啥问题(特步也是这样)。
在整体的包裹和舒适度方面,飞燃做的还是不错的。首先,飞燃的鞋面材料用的是强度较高的mono纱材质,有非常不错的支撑性,兼具一定的防水性能,透气预设应该还可以。同时,鞋面内侧采用了抓绒的设计,可以增大内里与脚面的摩擦力,从而提升脚在鞋仓里的稳定性。在后跟锁定方面,采取了和next%系列相类似的环抱式填充方案,减重又能提供足够足够的包裹锁定。唯一的小问题就是鞋舌的材质,mono纱我始终感觉会捋不平,卡脚面,不太舒服。中底脚感初试偏硬,和预设的软弹有很大差距。
在实战方面,我没有做亲身的感受。参考几位大v的测评,中底材质初跑会非常生硬,要跑到50k以上磨合才能会感受到中底的韧弹,即便如此,踩开以后也无法体会到像飞影和next%那种哦那你你那种级别的缓震,只能说够用。但是它胜在快速的触底反馈和强劲稳定的回弹,这种是一双竞速鞋应该具有的品质。在抓地耐磨方面,rpu打底的耐磨好的出奇,除了外底裸露部分,rpu大底在几十k后基本没有磨损,但是抓地力可能需要把rpu外底的一层膜用一定里程抹去后才能能够较好的发挥。此外,在不同配速下飞燃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在较慢的配速下,飞燃偏重和偏硬的缺点会影响到跑步体验
总结:
撇去重量略重和脚感偏硬这两个美中不足的点,飞燃可谓是性价比大杀器,出色的外观设计和足够的性能支撑完全可以作为进阶跑者的 竞速首选,考虑到重量问题精英跑者那飞燃做训练鞋也毫无压力。
预测底价:
689*(1-0.3-0.12)=399
四、特步160x 2.0
上市时间:
2021.3.21
价格:
999元
重量:
us9 227g
前后掌落差:
前掌厚度约26.5mm,后掌32.5mm,落差8mm
配置:
鞋面mono纱+热压胶
中底x-dynamicfoam pb泡棉,回弹率80%
全掌y形碳板
大底cpu浇筑形聚氨酯
整体感受:
具体体验由于没有购买,只能借鉴别的博主了。
尺码方面,前掌的空间会比一代更加大,但是后跟锁定更为充足,总的码数按照一代选择,内长=脚长
这一代的碳板形状没有大变,但是刚度有了30%的提高,在滚动感和推进力方面已经可以追赶飞影飞燃了。
中底的形状设计有小缺陷,中足部分的类拱桥设计很有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压力过大。
在中底厚度和硬度方面,较上一代有明显加厚,因此回弹力度会有明显提升。但是硬度上调的更硬了,只追飞燃,虽然提高了落地的支撑和稳定,但是对喜欢软弹脚感的跑友又是一个挑战。
总结
特步在2020年通过竞速160x一代成功和旗下签约运动员优异成绩,给2.0做了很多背书,一代899的售价也意味着这双鞋的价格只高不低。但是真正上市以后,它高达999的售价以及并没有什么本质性能变化的设计图还是让我赶到大失所望,不得不说,160x2.0在三月的碳板大战中并不能沾到太大的优势,反倒是时代在变化,被同行衬托的有点不进反退的感觉。总之,它也许很好,但没有我期待的那种好。
五、特步160x pro
价格:
1299元
鞋重:
41码 251g
前后掌落差:
前掌厚度大约31mm,后掌厚度大约41mm,落差10mm。
配置
鞋面和中底的材料与2.0一致,只是加厚了中底,碳板由y形变成了3/4全掌,弯折刚度也有所增强。外底依旧是cpu大底。
整体感受
依旧参考微博博主评价。
首先在码数选择上,和2.0一样选码,内长=脚长,而且由于pro首发时只有41码所以非常不容易买到。
之后谈谈脚感。后掌的缓震效果很好再加上加厚的后跟可以很好提供缓震极限。前掌偏重于反馈因此缓震不会非常过分但也够用。推进感较2.0又有了提升。整体感受和宣传一样有方程式赛车般的澎湃而持久的动力,以及和alphafly一样的中底重量带来的坠脚感,需要很强的小腿力量才能驾驭。
小结
作为彭建华的冠军跑鞋,这双鞋还是给人很多期待的,但是对重量要求比较高的跑友还是慎入。
六、安踏C202gt
定价:
999元
鞋重:
us8.5 226g
前后掌落差:
前掌厚度28.8mm,后掌36.5mm,落差8mm
配置:
采用的是目前各大顶级碳板跑鞋的标配三明治结构。
鞋面方面,采用是spacefiber材质,很轻薄的面料,仅重9.9g,鞋舌还配有smart sam智能吸震材料缓释脚背压力。
中底方面,采用nitropeed nuc材料,是有超临界氮气子胚加上二次模压发泡pebax的创新工艺。上下层采用了双密度设计,上层硬度40c,密度0.12,下层硬度50c,密度0.1,整体回弹率75以%以上内置的是3d仿足型碳板,符合脚掌外侧着地过渡到内侧的规律,提高稳定性与流畅。
外底采用cpu材料。
整体感受:
首先是鞋码。这双鞋的鞋码严重偏大,常规选小一码,脚瘦的小两码。
后跟锁定有所不足,鞋舌填充有点多余。
中底脚感还是回弹力道很足,再加上可与alphafly媲美的碳板刚度,使这双鞋推进力和驾驭难度都上了个档次。
小结:
安踏的碳板跑鞋处子秀,整体还是非常出色的,但是有些细节方面可以做得更好,鞋重可以利用的更极致。听说之后还会有很炸的配色,期待
预测底价:
600-700
七、多威神行者
价格:
843.9元(20场全程马拉松),直播售价769(唐总宣称不会降价)
鞋重
us8.5 208g
前后掌落差
前掌16mm,后掌 28mm,落差12mm
配置:
鞋面方面,神行者的鞋面采用了透气兼具强度的tpu纱线
中底方面,首先,神行者采用了全新的suder
f3科技,该科技是peba原料进行板材物理超临界发泡,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保证了中底的发泡均匀度和稳定程度。
在密度上,相较于国产普遍的超临界发泡0.12左右的密度,suder f3做到了0.07的密度,可谓重大突破
在回弹和耐久方面,该材质的能量回归率高达85%,并且能经受住长时间的耐压测试。
此外中底还采用一块88d的碳板
外底依旧采用cpu大底
整体感受
选码上,基本按照内长等于脚长来选择
神行者的中底厚度并不算非常厚,但是让人惊喜的是他的回弹力度和缓震极限都非常出色,再加上非常大的落差,让人非常有前倾的欲望,有利于加速。再加上中底的抗撕裂程度和耐久度都非常好,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
外底覆盖非常全面,提供出色的抓地防滑。
小结:
作为在专业跑步领域一直负有盛名的品牌,多威此次的神行者也算是打破了和薄底竞速跑鞋的界限,做出一款颇具竞争力的竞速鞋。未来suder系列的其他泡棉也有望下放,给更多跑者服务。
剩下的两款Nike和asics的,由于风向问题,不多赘述。海尔斯暂时没有上市,等到5-6月再叙
总结
碳板跑鞋由nike开局,在国产品牌中达到巅峰,充分证明了我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只是在愈发红海的碳板跑鞋市场里,是走性价比路线薄利多销,还是走高端路线做到极致,还是走中庸路线是每个品牌接下来应该思考的问题。就像前些天在微博上的一个投票结果,如果不考虑价格哪个国产跑鞋最受欢迎,压倒多数都把票投给了飞电2
.0elite,这也反映出国产碳板整体在极致性能上的不足。希望未来有一天,国产能够有足够的魄力创新,消费者们也可以打破过往国产廉价低端的印象了。现在的市场,真的不是没有阿迪耐克就不行了。

今天去了解了,限量202,线下要抽签,线上不知道
安踏红白配色是限量款
好家伙,自己不买推荐别人来。
多威本来想购买一双支持一下的,但是这颜色实在劝退
云了一期
只有飞燃是试过的
看了半天发现你没买
确实,考虑不周了
不用我多说,都知道361飞燃香了吧?!500的价格,李子成夺冠款,没得黑的!
武汉配色加一
又见云测评
我没穿过宇航服,但也知道它保暖系列!
买了sky,等一下160X的武汉配色,今年最有兴趣的还是adizero
不不不,160x2.0依然没有推进,只有控价
应该说推荐好点吧!
中国乔丹那个厚底跑鞋 巭也不错 就是这个标看的难受
你没买你搁这跟我横评???
支持支持zs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