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索尼最近新发售的二代降噪豆,WF1000XME
之前很多人都很期待这个新的降噪豆,因为它在以前的降噪豆的缺点上进行了查漏补缺,今天在京东海屯全球平台上终于拿到手了,给大家讲讲几款热销耳机的对比。
1. 首先是佩戴舒适性,戴着挺舒服的,的确有那种官网说的三角平衡的人体工程学,但是由于机体本身稍重,会比Galaxy Buds和Airpods那种“无感”感稍差一些,耳塞也没有Buds那么亲肤和对耳道严丝合缝,这会导致被动降噪不如Buds
2. 降噪,要和QC30比较的话会明显感觉到低频降噪略逊于30,而中频降噪却比30要好,而降噪带来的耳压问题降噪豆比30会好非常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耳压感,整体降噪水平给人带来的感觉会稍差于30,,而和Wi降噪圈比较的话,会在全频段的降噪都微微好于降噪圈一筹(在同样尺寸的出场耳塞比较下,进步幅度小于值得从降噪圈换成降噪豆的程度,现在不同的人对新降噪豆降噪能力评价差异非常大,很大原因就是耳塞不合耳),降噪更自然……最后是风噪的问题,今天门外风比较大,顺便把这个也测一下,这次降噪豆对风噪控制是不错的,能把风噪水平控制在关闭降噪时同样的水平,不过开着降噪和关降噪风噪带来的噪音是不一样的,希望各位注意(在多次出街之后发现新降噪豆触发风噪的机会比头戴XM3高很多,稍微有一点微风都会有风噪,虽然可以通过app切换到风噪模式,但是每次都要拿手机出来切换未免过于麻烦,希望索尼能把风噪模式做进切换降噪的按钮里面),而环境音和大耳XM3一样非常自然,这个比Buds好很多,可以不摘下来日常用了
3. 听感,这次只支持AAC和SBC,因为有DSEE HX的加持,我不觉得连接SBC和连接AAC会对音质带来什么区别,而且AAC在非最佳连接状态下是会砍高频的,而安卓的AAC有九成的情况下是非最佳连接状况,所以比较建议安卓用户选择连接优先,而听感上来说,就像很多已经听过了的消费者的评价一样,调音风格偏向于大耳XM3,属于人声比较贴耳的流行风,这种调音风格听流行曲的一体感和氛围都很好,缺点就是分离度和结像非常差,就会出现很多发烧友给大耳XM3贴上“糊”的标签,这不是上LDAC就能解决的,所以它听起来会没有降噪圈通透,分离度也没那么好,毕竟降噪圈是圈铁的……在听了一段时间之后,反而会觉得降噪豆比项圈wi声音要正,三频分布和声场都要更“正常”一些,回想一下会发现,索尼的单动圈产品其实一直都不错,无论是exk还是本乎里盛传的mh750
4. 连接稳定性,因为新降噪豆的天线在耳机外围,所以理论上连接信号会很不错,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一些平时经过Buds扭头会断联的地方降噪豆都没出现断联情况,暂时没发现音质优先和连接优先模式有明显区别
5. 通话质量,我用它来发一会的微信语音,非常吵杂的环境下没试过,在一般公共场所室内的话使用差强人意,能听清楚人在说些什么,环境音也压制的还不错,不足的是人声偶尔带来撕裂的声音,总体来说比Buds那种为了降噪把人声压得很低的情况要好许多
做为一个常年佩戴各种有**耳机的高富帅,给大家再说下这款耳机其他的小功能:
拿下暂停很灵敏,嗯,不错!
捂住左耳机开启环境声,手放下恢复降噪,嗯,很不错!
开启降噪6小时,加盒子18小时,总共24小时,如果一天随便听听,用三四天充一次电没问题,嗯,非常不错!
触摸很灵敏,但是总担心会掉,嗯,适应一下,还是很不错!
索尼大大的logo,嗯,非常不错,这样别人就能知道我是土豪了!
综上所述,推荐大家可以购买
链接已附

哈夏
校验提示文案
solosoto
校验提示文案
solosoto
校验提示文案
哈夏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