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SORA) light,300元级别的超良心作
现在这年头,随着各大主流手机厂商不学好,越来越多的手机取消到了3.5mm耳机接口,取而代之的转接头显得有些冗余。又因为廉价的蓝牙耳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以及大众的惯用听音设备也就是手机。现如今只有一小部分人会选择使用有线耳机来听歌了,而这一小部分人中又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手机型号较老或手机厂商还挺良心保留了3.5接口。另外极少数的一小撮则是因为对音质有要求,这一部分就是所谓的“发烧友”了。。。好吧,这个说法不算严谨,实际上这少数中的极少数的极大多数也只是对听音有高于一般听众的要求,而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们没有烧友们对于音乐的极致追求,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什么大奥,也不是什么N5005或是K3003。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条不贵好听的塞子,而今天我想谈论的,正是这么一条符合这样预期的塞子------Intime社的碧(SORA) light
有些话要说在开始BB之前:每个人的听音观都有不同,每个人喜欢的音乐都不一样,由此我觉得并不存在某某某的听音观完全正确这种情况,我希望真正的烧友请不要用你的一己之见来批判,我得说我的听音观或许不正(或者说压根就不正,甚至根本没有听音观),但是你的听音观也未必就那么根红苗正。当然理性的讨论大大的欢迎,也欢迎想要入手这么一款耳机的朋友来和我进行讨论,能解答你的问题或者帮上忙的话,我也会非常开心。
那么正式开始这期内容。首先是结论,如果你的音乐兴趣范围包括并不限于J-POP,ACG,口水碟,且平时鲜少听交响乐以及低音多的音乐的话,300块钱内这是绝对值得优先考虑的选项
购买理由
其实最早我了解到的并不是我现在手里这条碧 SORA light(下称SORA),而是其前代----标准版碧SORA(下称碧)。我也是无意间才发现碧这么个宝贝的,那是在今年年初,我在闲鱼闲逛,发现了这么个耳机,当时就觉得这耳机没听说过就去百度进行搜索,当时是真没想到这小玩意儿口碑这么好,不光把5000日元级有线耳机市场搅了一顿,甚至还从销量上打得自家的上位产品煌和轰找不着北,更没想到的是这小玩意儿还有平衡版(知道平衡版是在SORA的基础上搞的则是再之后的事儿)。到这时我的胃口彻底被她吊起来了,之后我就入手了XDP-30R和平衡版的SORA。下单的时候其实也挺纠结的,这小玩意儿自身阻抗就22欧,XDP-30R推荐是32欧,心里有点儿敲小鼓,这时候一个家里有矿。。。阿不,家里有66套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我耳塞都上放。当时看完这句话转身我就去下单平衡版的SORA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做的很稳
购买链接我就不放了,这耳机淘宝一搜一大把,该是没有假货。这里我就放一个INTIME官网的链接吧。
本次的主角------碧 SORA light(图内为2.5平衡版)
使用感受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来说说耳机本体。我买的是平衡版的SORA,22欧阻抗,双单元(对,这个小玩意儿是双单元,VST+动圈),不带麦,半黄铜腔体。和原版的碧相比,全黄铜腔体换成了半拉黄铜半拉塑料。这么做首先是减轻了重量,SORA比碧瘦了7g,重量只有16g,同时这种设计在减轻共振的同时也保证了耳机不会戴着戴着脱离耳道,而且还好看,透过塑料的后半部可以直观地看到耳机内部结构,这设计我还挺喜欢的。另外SORA其实也不只一个版本,现在在市的基本都是2019版的SORA,我查了下官网,发现改动其实不多,就是把标配的SF套换成了Acoustone社的AET-07套(現行のintime碧Lightではイヤピースにスピンフィットを採用しておりましたが、2019Editionではアコースチューン社のイヤピースAET07を採用いたしました),线材的外皮换成了平衡版SORA的光滑线(現行品ではケーブル被覆にセレーションを入れ、ケーブルが絡まることを防止していましたが、多くのお客様からケーブル被覆の手触りをもっとなめらかにして欲しいというご要望を頂きました。そこで既に限定販売している碧Lightバランス2.5に用いていたケーブル被覆を採用、ケーブル表面の滑りを良くし、よりタッチノイズの低いケーブルに変更いたしました)。耳套的变动因为没试过不便多说,线材的改动对于听诊器效应应该会有些许改善(但别期望太多,平衡版听诊器也挺严重的)。总之内部元器件和价格没差别就是了。HIRES认证也有。。。。这个只规定频响范围的烂大街的标准我就不多说了。调音偏中上盘,这在这个价位可说不多见。
然后就是非常主观的试听部分了。考虑到日常的使用环境,本次试听采用了四个不同的输出端来模拟不同人群的日常使用。设备分别为SONY XZ PREMIUM手机,HTC 带独立DAC的TYPE-C转3.5mm接口转换线(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吧线),先锋XDP-30R以及SONY ZX2。另外由于我的SORA是平衡版,为了降低平衡转单端的转接线对于音质的影响我特意向有标准版SORA借来了他的耳机,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分别试用了两条SORA(我自己的平衡版用转接头转成了3.5)。试听后我个人主观意见认为并无极其明显区别,故以下主观意见皆由试听转接后的平衡版SORA得出。试听曲目有AOI的TheRose(hires,24bit/96khz),Kizuna AI的Hello,moring(hires,24bit/48khz),以及EM20#070720(hires,24bit/96khz)。以及几首没记住名字的网易云下载的音乐。另,为方便编纂,下部分的试听心得所有的文本中,非特指情况下,平衡版SORA使用SORA代称。本文中代词使用混乱,语病想必也不少,请大家见谅了。
参与测试的三条耳塞。中间的是SONY XBA-Z5,左边是3.5的SORA,右边是2.5平衡版的SORA
首先是最常见的设备的代表,XZ PREMIUM。索尼内部各个部门一向不和,加之索尼移动不姓索,索尼的手机的音质一直是我等索尼用户的心头病。好在SORA本身就不是给什么高端播放器设计的,即使插在XZP自带的耳机接口上也不出恶声,只是显得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整体声场比较窄,乐器的声音有点混,The Rose的钢琴声也软绵绵的,高频延展性也不是很够。另外也有索尼一脉相承的糊味儿,人声偏暖解析度也不很够。但是总的来说不会很难听,起码比索尼自己家一票低端HIRES耳机好听。搭配XZP自带耳机接口的时候音量需要开到一半左右。
然后是HTC的转接线加XZP。这根线经常被戏称为HTC近年来最优秀的产品,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不高的价格加上CS42l42的加持都让这棵线成了性价比之选。搭配这棵线的情况下SORA声场较窄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然偏窄,分离度的情况基本相同。高频延展性上去了,凸显出了SORA中上盘调音的优势,解析度也高了些,齿音也跟着凸显了一丁点儿。整体来看声音没有那么糊了,实际上这个时候SORA的声音已经可以称之为好听了,但是低音略差高频略毛躁生硬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低音表现差主要是出现在EM20#070720的试听过程中,这个组合之下,音频中鼓的声音就像被套上了一层磨砂玻璃滤镜一样。而且这次人声还有点靠后(之前的组合没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XZP真的太糊了OYZ)另外在这个组合之下声音仍然偏暖。这次音量开10格就行了。
之后是和XDP-30R搭配进行的测试。稍微介绍一下XDP-30R,这机器有两颗9018C2M和两颗9601,单端75mw平衡150mw输出都不低,这次测试是使用的单端,开启升BIT和升频功能。这次的声音已经可以说很好听了,在之前用了音频线的优点之上,解析力和声场蹭蹭的就上来了,人声偏冷一丢丢,高频也没那么硬了,但是有一点点刮耳朵,齿音没那么重了。但是低频不够力的缓解很多,这次的磨砂玻璃被削掉了一层而已。人声靠后的情况也有所缓解。这次的音量我没记住开了多少,播放器设定的耳机阻抗是普通。
最后是和SONY ZX2的搭配。实际上我想做这个测试也是因为试了朋友的标准版SORA+我的ZX2的组合。当时就觉得,哇,这什么神仙,搭配ZX2怎么这么好听,怎么比我的平衡版SORA还好听,怎么比我原线Z5还好听。这次测试离上次试听过了得有快5个月,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组合是最好听的。之前遇到的问题除了低频不够力以及高音硬时而刮耳以外基本上全得以解决,人声也没那么冷了,声场也大了,解析度分离度也是四种搭配里的最优解。人声这次就在它该在的位置上呆着了。听The Rose的时候,AOI那轻小的换气声如同听ASMR一样刺激着我的大脑皮层让我享受着颅内XX的快感。只不过美中不足,底噪不期而至,稍微让人有点烦闷。
总结
首先还是要说,这是一条买了绝对不后悔的塞子。其次,四种组合的试听都结束之后,我个人最喜欢的组合是ZX2+SORA,这个组合几乎可以通吃我现在在随身携带的设备里存放的所有类型的音乐。但是因为转接头也有一定的长度,在外转接使用还是不太方便,所以我在外更多还是使用ZX2+Z5这一对。而我的SORA在外则更多搭配XDP-30R的平衡口。这个组合说实话实力超强,在平衡口的大功率驱使下SORA的声场甚至比我原线Z5的声场都要大,听女声也是不遑多让,低音也够力够好听。但是SORA这塞子毕竟还是偏中上盘且阻抗不高的塞子。这也就导致在平衡口下其优缺点都被放大,缺点中刮耳的问题尤为严重,也就导致其不那么耐听。综上所述,给我第二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带这条塞子回家,但是很可能换成一根单端口的SORA而不是继续选择平衡口的SORA。
另外对我来说,选择这条塞子,她的名字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毕竟穹妹也叫SORA嘛(笑)
FIN

钢铁破坏神
校验提示文案
斯内克snake
校验提示文案
楽楽sama
校验提示文案
楽楽sama
校验提示文案
斯内克snake
校验提示文案
钢铁破坏神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