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附加配置按重要程度应怎样排序?
什么是附加配置,什么不是附加配置,应该很难严格界定,先擅自划定个范围,以此为基础开展讨论。 先暂定:除了能让车实现基本的(跑起来、转起来、停下来)这三个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所必须具备基本功能之外的,其他全部都暂时先设定为附加配置。
那附加配置按我个人的排序来说,会有三个维度。
1.安全
3.舒适(分为精神与生理两方面)
以上序号也是优先顺序:就是安全>>健康>舒适。大于号的个数也表明优先级的差距大小,可以看出安全对我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先级,甚至是一票否决项。
OK,一个一个说。
1.安全
虽然层层的强检能够保证汽车基本的安全性能,但那也只是保证了一定的下限。车与车之间安全性能的差别可能比人与猴之间的差别还大。 所以,如预算范围内会优先考虑有职业操守的品牌,其次再考虑安全配置的选配。 对的,没有看错。先是品牌,然后才是安全配置。
注意,可能是我个人的偏见,品牌可能比纯粹的去选配安全配置更重要
因为,骨子里造车理念没把安全放在很高的优先级的话(比如为了应对一些安全测试规程得高分只做一些应试答卷),单靠堆安全相关的配置是很难提高根本的安全性能的。
至于哪些是有职业操守的品牌?哪些是没有职业操守的品牌?为了保命我这里就不说了。 购车时如果真的对安全上心的话,可以去网上搜一搜就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如果哪些品牌是有安全上的前科的,建议慎重慎重。
诶啊,有点扯远了,说安全的配置呗。分为:传统的、智能驾驶的、衍生的的三部分。
传统的
ABS/EBD啥的现在应该都是标配了,没有的话这车基本可以PASS掉
安全带预锁紧其实是一个很实用的配置,能够很大程度上较少碰撞时的冲击量,能上就上;
气囊,也是预算范围内尽量的能多就多了;
有安全管家的(含随车呼叫、道路救援等),最好把服务买了。万一真的出事故的那几分钟内,在车内人员失去意识的事后,有安全管家帮你会好很多;
来到智能驾驶时代
其他的一切高阶辅助驾驶配置都先不谈。这些功能有说是安全、有说是便利的,但都有可能会让驾驶员分心。而在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时代来之前,车还是需要人来掌控的,所以驾驶员的注意力才是汽车安全的大前提。
所以,个人觉得智能驾驶方面最重要的一个配置是:驾驶员注意力检测&提醒&介入&强制措施系统;
再之后是对驾驶者视觉听觉盲区的补强配置。如盲点监测、后方来车提醒、全景影像等;
再往后才是对驾驶者不故意的注意力缺失下的辅助配置。如车道偏移警示、倒车自动刹车等;
衍生的部分
其实就是一些平时不会把这些功能当做安全配置的,但是其实与安全息息相关的。但是不太广义化了,太广义化了什么都与安全相关;
能上四驱最好上四驱,配上ESP,车子自己把车救回来的可能性能提升不少;
不要买小马拉大车的配置,超车到一半被前后夹击的无奈最好不要去感受;
还有两个不贵但是强烈建议配的:抬头显示和胎压监测系统,前者可以帮驾驶者将注意力尽量的集中在道路前方,后者可以实时知道车子唯一与地面接触的轮胎有没有出事。
2.健康
健康主要两块:1.车内的空气质量的健康,2.长期驾驶的身体机能健康。
车内空气健康
话说各个厂家五花八门的高精特新的车内空气净化系统,说实话也不能分辨出来到底哪个花架子哪个是实在家伙。好像也没有什么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来做着方面的评测,我们光靠鼻子也只能闻出来哪个香哪个臭,闻不出哪个有毒哪个没毒。要知道臭的不一定是有毒的,香的不一定是无毒。而且空气质量这东西,在身体上出现反应也要很久很久以后才能后验。
那还是奔着“有比没有好,贵比便宜的好”大力出奇迹的原则。预算范围内空气净化系统能上就上了,就当是买了个呼吸健康险,这点钱还是别省了。
而其实除了主动净化,汽车本身的有毒物质挥发程度才是更为重要的。但是这个没有办法通过选配置来甄别。可能的方法只有两个: 1.看厂家有没有主动的宣传自己使用了环保的材质,及看这个宣传的占比。是一笔带过还是当做主要卖点来。如果是主要卖点的话,车子本身有害挥发少的可能性会高一点; 2.看看有没有健康类的前科,这个公开信息渠道也是很容易查到的。
长期驾驶的身体机能的健康。
其实主要是座椅,座椅的人机工程的功底、座椅的高配程度,前者是底子后者才是在这个底子上的功能增量。
人机工程的功底这事: 真的要靠经验去积累,然后结合新技术新的开发方式去迭代。我曾经同时坐过阿尔法和国内新晋的MPV们。豪华程度和功能华丽度上层级是座椅标杆的阿尔法已经完全被国内新贵们碾压,但是坐上座椅的那一刻区别就体现出来了,阿尔法的中排真的做到了零压感。这方面的积累我们可能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配置上: 有腰部支撑调节的尽量给加上,这对缓解驾驶疲劳太重要了。自己买的腰托是没有前后上下调节的,不一定等调节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精神状态下可能也会有腰部支撑需求。
按摩的话,能上就上喽。不说到底有多少功效,我个人觉得按摩有一个意外的功效,长时间开车乏了以后按一下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而且老年人应该会是很喜欢有按摩的配置的。
南方的话,座椅通风最好还是创造条件上一下。在车上汗流浃背,流着汗与座椅摩擦的感觉是非常之不好的。
3.舒适
这个就很宽泛了。我自己分为乘坐舒适性,使用便利性,和心情愉悦感。
乘坐舒适性
其实普通的悬架型式也能调出很好的舒适性,但是那些高阶的底盘配置理论上肯定是有比没有好的。像电磁悬架甚至空气悬架,能让乘坐体验提升不少,尤其跑得路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过,丰俭由人了。
使用便利性
都到了21世纪了,便利性就主要说智能座舱了。这方面最好选有智能座舱功能的,有与没有就像功能机与智能机的区别。有智能座舱的里面,最好选国产的。国产的智能座舱与国外的比,就像苹果与电话费送的安卓机一样的区别。
心情愉悦度
两个配置,都声音有关,个人觉得是最影响心情愉悦度的。
一个是噪声的控制水平: 像双层玻璃,主动降噪这些,我是愿意付费的。因为按我自己的价值观来说、光光能够提升我与车内人聊天的畅快程度、提升我听广播时的清晰程度,提升像安安静静开个车的可能,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另外一个是音响: 不是后装的,是原厂定制的高级音响。音响这玩意儿,挺玄学的,光靠怼硬件配置好像不够,音场的布置和每个喇叭功率大小、高低频的分布也极为重要。所以原厂的音响可能要交很高的智商税,但是为了疗效,喜欢音乐的朋友可以咬咬牙上一个
4.本文的服用方法
本来像放在文首的,但是怕先说了服用方法太空,放到这里说吧
首先,配置没办法穷举。能聊的只能是某个观点下对配置的排序。
所以上面只是根据我个人的价值观,对一台车配置进行的排序,然后套了一些例子进去而已
其实一些排序原则在内容中我也没能够提炼出来的
如果您看到这里了的话,可以试着套进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再去给一些配置排序
祝,选配出一台最适合自己的车
![汽车附加配置按重要程度应怎样排序?](https://qnam.smzdm.com/202310/06/651f6e3d0d1914024.jpg_e1080.jpg)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好了,扯完。一点看法,不一定对,很有可能错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尛丟丟
校验提示文案
尛丟丟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