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农合报销案例——二级公立医院
最近身边发生了一起小孩发烧住院的案例,用了新农合报销和商业保险报销。考虑到之前很多人问社保的报销比例怎么回事,那么今天就用这个案例简单说一说。
基本情况:
0岁小孩,参保了农村合作医疗(惠州一年是两百多元),发烧(后确诊为少儿急疹)住院,共住院3晚,总花费1500.94元;其中在社保目录内的费用为1471.72元,社保目录外的(自费)的费用为29.22元。
新农合在二级公立医院的报销比例是85%,起付线是400元(也可以理解成免赔额400元),那么整个报销费用就是“总费用-自费部分-起付线”*报销比例,也就是(1500.04-29.22-400)*85%=910.96元,实际个人支付589.98元。
在其他级别医院的报销比例见下图:
如果一种药物进入了社保,那么它的负担就不会特别重,因为报销比例很高。
但就怕两种情况:
①进入了社保但是没药,像常见的靶向药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②没进入社保。现在进入了社保目录的药物大概占所有药物的2%,没错,是2%。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像癌症这种大病,有社保也会拖死一个家庭,轻松筹水滴筹比比皆是。
这单案例其实也有投保商业保险,其中某安的婴儿意外险有机会赔偿,我有协助事主报案和提交资料,但是最终没成功,原因是等待期内出险。等待期内非意外原因出险是不赔的。这点我在以往的帖子也说过,健康险一般有30-180天不等的等待期,并不是买完马上有全部保障。
幸好这里案例的自付金额不大(满足报销条件的费用是89.98元),如果是重大疾病,因等待期出险而被拒赔就要后悔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