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科研博士的桌面晒单
最近被研究生科通知博士三年级必须搬到另外的宿舍去住 ,突然才发现,在这个学校已经生活了9年……好了,铺垫结束。
九年啊,我的青春啊!! 看到马上要离开这个寝室,我居然还有点依依不舍。寝室嘛,尤其是这几年研究生生活,除了实验室,就是在寝室呆的时间最多了。于是想发文纪念下我生活过的寝室。我们住的寝室是典型的5人间,上面床铺,下面就是我们自己的写字台。整个寝室地方很小,也很乱,B格也不够高。但是我坚决的认为,我的这个书桌值得一晒,里面的一些布置,尤其是对于还在寝室住的科研狗来说,还是非常实用的。
大家已经看到了我封面的大图,也基本上知道了我桌面的格局,为了能够面面俱到,我从下往上一一介绍。
最下面就是寝室书桌自带的键盘托了。上面摆着两样武器,键盘,鼠标。具体品牌我就不多说了,也不是什么贵东西。直接上链接。
这个键盘托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作为一个经常有重度输入作业的人来说,这个键盘托非常重要。 它不仅仅是你外置键盘的窝,而且这个键盘托比桌面矮,因此,在长时间大量输入文本时,你的手不需要抬得很,很能够减少疲劳感。我在长时间打字的时候(比如写论文…… ,比如写标书…… )就是窝在靠背椅里面,胳膊肘正好撑着椅子扶手,然后手腕很平稳的放在键盘托上懒懒的开始写作。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1.很多情况下,寝室的键盘托会在末端有一个高起来的挡板,这个挡板设计的十分BUG。 当用我这种最舒服的体位工作的时候,你的手腕正好就会在这个突起的挡板上,手感可想而知……我出于人体工程学的考虑,对键盘托进行了可恢复的改造,拿掉了背后固定的螺丝,挡板就卸下来了,键盘托就成了一个大平面,整个手感就爽YY了。2.由于键盘托大大低于桌面,于是打字的途中想调整一下光标就变得十分麻烦,右手的移动幅度太大,因此,我在键盘的左手边同样也放置了一个鼠标,这样在打字的时候,左手手可以键盘托操作鼠标,右手则可以通过操作键盘的方向键达到操作光标位置,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舒适性也提高很多。
说完了说面最下方的键盘托,开始说说同样也是放在桌面底下的耳放了。
作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我们对音乐和重放设备是有要求的 (为了这个要求烧掉了不少钱 )。最开始关注什么值得买的时候也是为了买耳机,结果就入了这个大坑.放在宿舍用的有不同风格的3只耳机,乐之邦的这个耳放可以调节增益和反馈,理论上来说,可以匹配一些不同风格的耳机和音乐。所以我毅然高举支持国产的大旗,入了这货(其实是穷 )。在较大的反馈下,耳机振膜被控制得更加服帖,当然,声音偏“死板”。但总的来说,这个耳放达到了我的要求。
现在就开始晒桌面上的主力设备了:2006年高考完后买的笔记本电脑,惠普DV1607。
由于这个电脑年代实在有些久远,连淘宝上也没有这个机器的链接了…… 但是作为一个科研狗,并没有什么时间和心情玩游戏,所以就这个配置的电脑,居然也用了9年多!!(其实还是穷,你们造吗? )。当然了,初始配置肯定是用的人要吐的,这几年也陆陆续续的升级了不少硬件,内存从512M升级到3G,硬盘从60G升级到500G,并且插入了USB3.0的扩展卡,在增加的3.0扩展位上又插入了sandisk的3.0酷豆U盘作为WIN7的READYBOOST用。应该算是把这颗可怜的T2400 CPU的最大性能榨干了吧。
从昔日荣耀的ALTEC LANSING的标识就可以看出这个电脑这9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沧桑。(这个笔记本的ALTEC LANSING的效果还是可以的,比后期很多笔记本的JBL音箱强那么一丢丢。毕竟ALTEC的B格不比JBL差吧,当然还是不如西电……扯远了 )
这个笔记本的模具设计还是用了一定的心思的,起码右手边没有像很多垃圾笔记本一样设计了很多借口甚至散热器口,那么你右手在操作鼠标的时候就麻烦了。这个笔记本的大多数借口都设计在左边,这里可以看到,左边被插得满满的。可以看到我插入的USB3.0扩展卡,上面长期插着酷豆U盘。(一旁的弹出杆已经失效了,按不进去也无法弹出扩展卡了 )另外一个插入的接头是无线版的thinkpad鼠标,平时放在实验室用。(我能说我非常喜欢这个thinkpad鼠标的外观吗? )
电脑的右边就是我说的thinkpad鼠标了,我全部三个鼠标都是用的这个款式,当然前面说了,有一个是无线版。本来是想获得统一的外观和手感,还有thinkpad相对有B格一点的品牌效应。结果买回来我发现我错了,三个鼠标的微动居然手感各有千秋……
好吧,低端货就是这样,常年30块钱的价位,你还要什么自行车? 为什么要垫两个鼠标垫?寝室的桌子总这么叫人无语,就在放鼠标的地方有一个莫名的突起,如果鼠标垫太薄,鼠标就会被这个凸起搁浅, 于是我果断撑着张大妈推荐白菜价鼠标垫的时候入了一个,感谢张大妈!!
索尼discmanD131,看这个外观就这么有年头…… 确实是比较有年头了,1995年的机器,已经换过了一次激光头……淘宝上偶尔还能看到这个机器的二手货在出手,也就百八十块的价格了。 但是播放起古典音乐来,效果却不比现在的什么hifiman的播放器差。声音透明、声场大气、低音宽松,当然缺点也很多,高音较为毛糙,细节反应不够丰富,数码味很重。但就是冲着声音透明、声场大气这两点来看,听古典还是不错的。以下就是最近在宿舍听的一些唱片,家里还有几百张,以后再晒……
晒完电脑就再往上走,晒晒这两个占桌面面积最大的两件东西了,音箱和显示器。
先说音箱,这个音箱是我女朋友送我的礼物,所以这么多年(京东天猫都没有链接了,我就不上链接了),我都没有理由换掉它(不要打我,我是说,我很喜欢他! )漫步者的东西嘛,中规中矩,这个价位的话,老款R2000T能有6.5寸的大口径,必然他的功放和喇叭素质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音箱听上去高频较为暗淡,不会太刺激,比较适合作为背景音乐听(背景音乐一定要选择没有侵略性的声音,家里影音室在用杰士的7.1号角式音箱,那个抓耳啊,再小的音量都会让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毕竟咱们科研狗在学校的目的是多学习,多看书,做背景音乐挺好。6.5寸的低音下潜比5寸箱自然很多,听起来很轻松。真正想在寝室HIFI的话,咱们还有耳机系统嘛。
对于一个电脑的重度依赖者,电脑桌面就跟我们的写字说面一样,越大越好,越整洁越好,这样就能同时干很多事情,同时保持井井有条的思路。所以笔记本外接屏幕是我大学以来一直的愿望,在研1的时候生活费提高了,我就赶紧买了一个回来。屏幕是电脑重要的输出设备,同时我们的眼睛也是对着他长时间工作,买一个相对靠谱的显示器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时候就要表扬一下DELL了,U系列的显示器向来都是做工、性能、价格具有很好平衡度的产品。u2212hm这款现在各大商城也没有链接了,我也就不上了吧……
我一直觉得笔记本放置双显示器最好就是我这种格局。笔记本有个很反人类的设计,就是屏幕越设计越矮,16:9的就比以前4:3的屏幕矮了很多,后来很多笔记本电脑都出了下沉式转轴,那么屏幕的高度就进一步缩小了。屏幕高度太低直接的坏处就是低头时间过长,颈椎病的发生率会增高。 所以大屏幕放在小屏幕的上方,而不是两边,一个是可以增加抬头看显示器的几率,另外一个就是这样好摆放音箱,音箱可以很对称的放在整个系统的两侧,这样才是真正的立体声。好了,屏幕这样放置的话,学习起来真的是事半功倍,很多情况下,我都是这样对着电脑在看PDF文献,设置PDF阅读器对开放置,跟一个真正的书一样自然的打开,浏览文献很迅速。如果遇到需要网上查资料的话,把网页拖到上面大屏幕一侧,自动匹配为半个屏幕全屏或者是在下面小屏幕上全屏,都是不影响正在看的文献进度的。不会造成看了一半的文献回来再看根本找不到地方的窘境。另外,由于是和笔记本屏幕搭配双显示器系统,那么重要的一点就是点距要相近。对你没有看错,我说的是点距 ,不是分辨率。有的情况下,我们会为了能够显示超长的网页或者编辑文档,我们需要一个很高的显示器。那么我们在WIN7底下,直接双击窗口的最上部,程序就会成我这样排列了,跨屏幕占满最大高度,这点上来看,跟一个垂直的16:9屏幕就有点类似了。如果点距差距很大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可用,中间的字体大小差距,让你的阅读会非常不适应。
这个显示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带一个带有电源供电的USB2.0 HUB。由于显示器的型号较老,并没有配置非常实用的3.0接口,但是独立电源供电胜在稳定,像我这样外挂两个2.5寸的移动硬盘拖PT资源,毫无压力。
说完了显示器,我们把电脑合上,看看显示器下面还藏着什么东西。
又是乐之邦,我真的不是枪手,我只是受到了数毛的毒害…… 这个声卡应该算是当年的乐之邦主力了吧,各项参数不错,但是数码声很重,比之前的索尼discman重很多!但是胜在细节丰富、动态庞大和对高格式音频的支持。而且用了这货以后,我电脑也不需要再从耳机口里面查那些耳机线输出到音箱和耳放了,顿时觉得清爽很多。声卡也是接在显示器后置的USB端口上,运行稳定,平时根本不需要看到他,所以就把他藏在后面啦。
在显示器后面的是排插,很普通的货色(请无视灰尘 )。注意,电脑用的是欧标的两孔插头。因为电脑很老,只有VGA的模拟输出接口。在1080P的分辨率上,这个VGA的信号极易被干扰,尤其是在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公共地线的时候,所以我选择了断开笔记本电脑的地线,这样大屏幕上就不会出现水波纹了,字体边缘也变得非常锐利。
这就是我说的外挂的两个移动硬盘,纯粹是挂PT用的,我还有3个2.5寸的移动硬盘和两个2T、4T 3.5寸移动硬盘。由于不同的盘存着不同的资料,几乎每隔一个季度就会互相考一次数据,全部家伙摆上桌面的时候,那个壮观……T2400 CPU哭了。至今不搞大容量NAS,还是固执的认为重要数据,网盘+离线硬盘备份还是最可靠的。做备份的两个3.5寸移动硬盘,到目前为止通电时间都还不到100小时,寿命还长着呢。
再往上走就是挂着我在寝室用的三个耳机了。都是出现在张大妈上的常客,大家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三个家伙都是标准的大耳,也都是听古典音乐的利器,各有特点,谁也不能取代谁,所以我这里坚持保留了3个……(不要找借口! )。总的说来,对于布鲁克纳、马勒的交响曲,我更喜欢DT990,清晰、强劲;贝多芬、莫扎特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我喜欢HD650,中正、大气;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那必然是K240S,温暖、缠绵。
再往上就是小吊扇和我自己用纸盒糊的吊灯了。别看这两样东西其貌不扬,其实很有用。 这个吊扇打开以后,风从上往下,把人吹透,同时给也给电脑降温,所以我的电脑从来不需要使用散热垫,正面摸起来也凉凉的;这个灯是我阅读纸质文献的时候用的。桌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已经没有位置放下台灯了……
最后整个桌面还包括一个东西。
这个是耳放的电源线,买耳放的时候商家送的。知道也不是什么好材料,真正的发烧电源线都是上千,比我的耳放还贵。用上这货我还专门换了寝室的墙插,使之能够插入美标的插头。这货用上以后似乎还是比我直接把普通电源线插在排插上面声音要好一些,主要是高频的解析会好一些。我坚持不相信玄学,可能跟我直接从墙上取电有关吧……
好吧,这样我的桌面就晒完了。其实这几年带来寝室玩的东西还不少,比如这货。
自己焊的电子管耳放,搭配HD540G耳机,听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非常好听.这里就先留个伏笔,下次再晒啦。
好啦,我的桌面就晒完了,主要是对老寝室的留念吧,希望大家能看得开心。
xiaoqi123
校验提示文案
snail散步
校验提示文案
長天孤鶩
校验提示文案
不辣的屁特
校验提示文案
houzichumo
校验提示文案
sina微博真sb
校验提示文案
piaoniao
校验提示文案
kangya520
校验提示文案
诞生时间的地方
校验提示文案
搞机砖家
校验提示文案
kaksus
校验提示文案
steinway
校验提示文案
天心智卉
校验提示文案
爱你不会变
校验提示文案
机器人CCR
1.直插3.5mm的耳机插孔
2.买个转接口,插到6.35mm的大插口
3.还是用L/R的左右声道线路输出接到音箱上?不知道那种连接方式更适合我的那个漫步者R1900TⅢ?
还有就是这个声卡驱动的面板调节参数有什么讲究吗?
望回答~
校验提示文案
飞然815
校验提示文案
xxxxxhcc
校验提示文案
6B铅笔
校验提示文案
star才
校验提示文案
Liebesleid
校验提示文案
star才
校验提示文案
宝玉爱唱歌
校验提示文案
AZJoan
校验提示文案
6B铅笔
校验提示文案
xxxxxhcc
校验提示文案
飞然815
校验提示文案
jxdl
校验提示文案
机器人CCR
1.直插3.5mm的耳机插孔
2.买个转接口,插到6.35mm的大插口
3.还是用L/R的左右声道线路输出接到音箱上?不知道那种连接方式更适合我的那个漫步者R1900TⅢ?
还有就是这个声卡驱动的面板调节参数有什么讲究吗?
望回答~
校验提示文案
秋高气爽
校验提示文案
ooocct
校验提示文案
lancet
但老子是医学博士,做了一天手术回去还要写论文写标书有没有
老板一分不给有没有
所以学校有个交换项目,我现在在美国避一年风头
明年回去毕业了
校验提示文案
白白痴痴
校验提示文案
爱你不会变
校验提示文案
rabbit1987121
校验提示文案
高荣添
校验提示文案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校验提示文案
瑞士小熊
校验提示文案
xiaoqi123
校验提示文案
天心智卉
校验提示文案
进击的方哥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