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看月球上的那个人!
影片结尾,克隆人Sam-6被悄悄地弹回宇宙,犹如一袋垃圾似抛向地球。一刹那的孤独令我辛酸。Sam-5说这里狭小得连拉屎的地方都没有。病重的他宁可死,也不愿意杀死Sam-7——这就是人性最闪亮的地方。而Sam-7此刻正在苏醒,等待他的是另一个崭新的三年雇佣期,未来对于下一个Sam来说永远是充满希望的,至少在厄运降临之前,在他看过了那些陈旧得不知重复播放了多少次关于Tess的视频之后,他依然拥有起码的人性。
而在焚化炉前那一段看似温情的“公司饯行的视频”里却充满了有史以来最邪恶的善意,它的实质就是——利润高于一切。我不知道Lunar Industries的董事会是怎么想到使用克隆人降低运输成本的,这一定在当时是个绝妙的主意。没错!就效能来说,一群拥有相同技能的重复个体对于完成枯燥的开采任务的目的完全吻合,这与今天老板们的做派一模一样,他们表面上含情脉脉,实际上只需要职员们工作、工作、不停地工作,创造财富,这才他的是真正目的,培养一个Sam对于提高附加值完全没有任何帮助,那么,怎样才可以不投资也能挤出大量的附加值呢?很简单——造人——“人”在“利润的要求”面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Sam-2到Sam-N的地位甚至连Gerty都不如,Gerty至少是基地程序的一部分,克隆人作为随时可以替代的“东西”仅仅是一个临时存在的螺丝钉而已,可笑的“三年合同”可以帮助财团无限循环出可观的现实价值——这才是本质。可是,有情感的观众谁都知道真正的Sam其实就是一个人,一个有记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无论他是不是复制品,是人就有性欲、有愤怒、有悲伤,有孤独,包括他个体的独特记忆。作为同类,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点。但在电影中,当四周的干扰发射塔竖起来时,人类社会最后剩下的一点点良知也没有了——“人死了”,一切正如那冰冷的月球表面。
本片触摸到了当今社会最难以启齿又无所不在的“异化”现象……早晨,当你坐在地铁里看见沙丁鱼罐头般贴在一起的上班族们你就会明白,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为Sam-N的可能,这与克隆不克隆无关,而是真正的“身份缺失”——“我是谁?”,这也许是人类今后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的灵魂,也涉及到经济危机的实质。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难道只是为了“公司”吗?!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创造财富?!我们自己又是谁的财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