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 zaozuo
  • zaozuo
  • zaozuo

一本好书《岂不怀归》

2021-04-25 21:19:14


三和青年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最终经由其徘徊于生存底线的低质低价的消费文化而得以符号化,三和也就成为舆论周知的三和,三和青年也由此走上“神坛”。

所谓消费文化是某一社会阶层基于其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由这一社会阶层中的个体有意识地建构出来,为刻意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外显的行为模式,其目的是在该社会阶层中增强认同感,同时引起其他社会阶层的关注、尊重,甚至嫉妒。

但与其他社会阶层的消费文化不同,三和青年标以“挂逼”的消费文化表现出更多无奈、自嘲以及某种程度的抗拒。他们知道,“挂逼”所代表的消费文化符号,只是其窘迫生话的真实写照,而无任何符号的
群体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可言。因此,只要手头略显宽裕,他们会立刻摆脱“挂逼”消费,而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解决自己对于生活资料的需求。

在三和这一场域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细微到只能以心理感受加以区分。为三和青年提供各类消费服务的小老板,其经营的日收人相当于日结工资,但他们在心理上与三和青年保持着阶层距离,这也就是大风面馆老板拒绝将自家的面冠以“挂逼”二字的原因:干完日结后有所收益的三和青年则更多回避挂逼商品,尽管在窘迫时挂逼商品也解决其不时之需,但在心理上抗拒挂逼商品也使其相对于“三和大神”保有最后的尊严和优越感;而“三和大神”们则是最底层的一群,挂逼商品一方面满足了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使其被牢牢禁锢在三和,当我们感叹挂逼商品的价格相较于其他地方极低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三和大神”们已经无法承受外界的生活水平。


展开 收起

本文作者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笔记推荐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