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迷上这种味道—TIMEMORE 泰摩 栗子 SLIM 手摇磨豆机 和法压壶的使用感受
购买理由
原本我是很少喝咖啡的,比起这个“外国中药”我更愿意喝茶。可是禁不住办公室的小资们天天的星巴克外卖,也把我带上了这条不归路 。但是顶不住荷包越来越扁,天天一杯星巴克一个月下来少说要500-600块。于是在基友的怂恿下一直想入手一台咖啡机,也看了很多,都是类似小型饮水机的大小,家里放不下,放单位又不方便。要不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呢,咖啡机看的多了,天天给我推送咖啡相关配套,这时候就推出来一个手摇磨豆机和法压壶了。虽说使用上没有咖啡机(you)方(bi)便(ge),但是胜在便携而且便宜(还是没钱),挑了几个款式后就入手了一套简单设备准备自己搞点小资情调了。下面是购买链接:
先最主要的手摇磨豆机
然后是入手的两个压滤壶:
一个是史丹利的户外便携保温压滤杯:
另一个是一家小牌子的法式压滤壶:
大家应该也猜出来了,两个压滤壶一个是放办公室使用,一个是放家里用。史丹利的在办公室偶尔可以充当保温杯,另一个在家里可以充当水壶的作用了(不过泡了咖啡后气味还是很重的,不建议再做泡茶或者是水壶使用) 。
外观展示
1、手摇磨豆机
研磨器主体很有分量,拿起来手感不错,分解开来大家看下
下面是转体里面的一些细节展示下,左边是咖啡豆的进口,右边就是咖啡粉的出口了,红框里面从小到大的圆点很直观的表示咖啡粉的研磨粗细程度。
2、史丹利压滤壶展示
3、家用压滤壶
使用感受
1、因为咖啡最主要的体现是气味和口感,而这两个又不是研磨机和压滤壶能决定的,自己磨咖啡豆泡咖啡还是重在自身的体验,所谓的DIY风,所以简单粗暴地,我做了几张使用动图,大家可以看看先。
2、分享一些使用感受吧
①手摇研磨器的话不是很吃力,但是一次只能磨大概20克,泡咖啡的话大概2-3杯吧,我的喜好是咖啡粉:水=1:(15-18),基本能满足日常的需求。个人感觉磨的时候还挺好玩的。
②史丹利压滤壶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一来使用上没有水壶造型的压滤壶使用方便(倒咖啡出来的时候如果过于心急很可能从进气口倒出来,容易倒到杯子外面去;而且滤网也不好清洗),二来保温保冷效果不好,跟市面上的膳魔师和虎牌等牌子没法比。
③水壶型的压滤壶真的是好用,很有泡咖啡的感觉,渐渐的我发现还是喜欢这个,所以现在办公室使用的反倒成了这个,而史丹利基本变成出行带的一个便携壶了。
总结
1、喜欢自己动手DIY的朋友还是推荐买一套咖啡装备,确实小(bi)资(ge)情调满满。如果家里地方够大,买一个大的咖啡机的确是首选。如果空间有限或者有便携需求(经常出差或者旅行)可以考虑这种手摇的类型,还可以打发一部分出行过程中无聊的时间。
2、手摇研磨机基本不好清洗,最多买个刷子刷刷,可是要想彻底清洁基本不可能(可以参考上图的研磨机内壁,我已经是清理过的,可是还是有残留)。如果有洁癖或者对咖啡品种纯度要求很高不推荐购买。
3、我是比较喜欢自己动手DIY做一些东西的,有句话叫“自己做的菜怎么都好吃”,同理的话自己磨的自己泡的咖啡真的会香一点吧 。
最后上一杯自家出品的咖啡吧,同时也感谢范主席的倾情赞助!
怎么喜欢怎么来哈😄
嗯,加了,我不太能吃苦哈。请教一下不要加奶和糖么?
我也这么觉得,前面手动好像挺高大上的,最后一看成品,加了糖和奶吧?
严重同意!!!
这投资,其实入款Nespresso也不错啊,至少出品品质有保证
谦虚了谦虚了
电磨不便携吧
行家不敢当
入了咖啡坑就是败各种设备
直接上个电磨,解放双手
这款也还好,我一个粗人不太懂精度,浪费的话确实有点小颗粒
精度很高,废粉少
看个人喜好了,DIY就是自由发挥呗
Nano更加便携吧,匿名没用过
哥们你是行家啊
不太懂,请教下怎么才能更有逼格哈
说实话我喝不太出来哈,喜欢的是DIY的过程
这。。。。请你么
匿名的使用感觉如何?
泰摩nano 和匿名都有。
四分钟有点长了
好吧,其实我都没用过,我只知道固定中轴设计要好一些。现在主要是用平刀小电磨+筛粉器
这个和匿名哪个好
。。。手冲或者法压加奶总觉得违和。
hario的磨在这个手磨面前连渣都不算
泰摩G1飘过~
前两个都是有星巴克联名款的。哈哈哈,看来是星粉没错了。 感觉这组合不太好用吧,手磨不够均匀,杯子法压二合一卖噱头。 感觉买hario和bodum比较合适。
星巴克都没喝过的路过……
泰摩这个磨本来也想买,后面想想还是入了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