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图书 篇一:每个懂事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叫“原生家庭”的伤

2020-11-10 11:32:00 4点赞 18收藏 6评论

2020年5月26日,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建议父母持合格证上岗引起热议。网友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主要分歧点在于“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小说《一首小夜曲》里说的:“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的确,开车要有驾驶证;教书要有教师资格证;做会计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连养鸡鸭都要有证,唯独父母养孩子不需要持证上岗,想想真是挺可怕的。

那些被父母虐待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将如何面对曾经伤害过他们的父母,又将如何面对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难?

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生,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看了苏珊·福沃德博士的《原生家庭》后,我对此深信不疑。案例中那些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必定一生都带着父母给的伤痛,艰难地与痛苦做斗争,一生都在追寻自己渴望而不可及的快乐和幸福。


每个懂事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叫“原生家庭”的伤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的心理学畅销书《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以下简称《原生家庭》)长期雄踞《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榜首,全美畅销200万册。

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的《原生家庭》,备受武志红老师推崇,他说:“出版这样的书,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你喜不喜欢这本书,跟这本书是否重要没有直接关系。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樊登读书会推荐】29元京东去购买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书中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这些伤害如何持续影响子女成年以后的生活,并帮助那些曾经受过伤害以及正在受到“有毒父母”伤害的人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不良关系中解脱出来,重获自信、自由和幸福。

在我看来,想要摆脱有毒父母的控制,必须认清有毒父母的类型,识别他们造成的伤害,并坚定自己的立场,对自己负责任,重新树立自信。

1.有毒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但凡网上有人指出父母的不是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挺父母这个“伟大”的职业,单单“他们给了你生命”就能获得无数人的点赞。

似乎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符合“完美父母”的人设,甚至连伤害孩子都可以被理解和原谅,甚至被忽略。只要谁敢说父母不好,似乎就得钉在耻辱柱上受万人唾骂。

然而,无论是骂人的人还是被骂的人,其实心里都明白,父母真的不完美,有些行为也真的令人不耻。看看新闻上那些虐待孩子的父母就可以窥见一斑了。

为什么会有人认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说法呢?

武志红老师在《原生家庭》里作序如是说:“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我们文化一直所宣导的,经过两千多年一以贯之的宣导,孩子对父母的孝道就成了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教条。”

既然是教条,就有不合理之处,不合理之处就需要打破。

(2)不称职的父母

称职的父母通常是这样的:

● 他们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 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

● 他们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

● 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

● 他们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不称职的父母基本上做不到上述清单上罗列的事情,甚至牺牲孩子的童年,将原本属于家长的责任强加给孩子,反过来要求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

电影《不一样的天空》里吉伯特的母亲邦妮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就像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里说的,“那些集中精力于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维护的家长向他们的孩子传递了一条明确的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邦妮沉浸在丧夫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完全将照顾孩子的责任交给了长子吉伯特。吉伯特不仅要照顾母亲邦妮,还要挣钱养家,照顾弟弟妹妹。

现实生活中,不称职的父母通常会有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些“懂事”孩子往往过早承担了与年龄不符的家庭责任,却又不敢向父母提要求。

“懂事”的孩子大多无人陪伴,缺少关爱和照料,被迫承认自己不受重视。

我外祖母和婆婆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亲不让她们上学,让她们照顾弟弟妹妹。结果她们的弟弟妹妹都可以去上学,有的甚至成为旧时代里的大学生,唯独自己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妇。

这样巨大的落差必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我外婆的哥哥、我的舅公成了家庭美满的某大学教授,而我外婆一生生活贫困,因无儿子受尽世人的冷眼。这种遗传自外婆父母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传给了我的父亲母亲,又影响了我的兄弟姐妹……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这些“懂事”的孩子其实很可怜。

的确,一个孩子在孩子的年纪无法做一个孩子,真的很可怜。

福沃德博士指出,“当父母把家长的责任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就变得模糊、扭曲甚至颠倒了。被迫成为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的孩子,没有可以模仿、学习或尊崇的对象。在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失去了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便会在波谲云诡的迷惘之海中随波逐流。”

不称职的父母给孩子的毒副作用往往难以察觉和界定。这种毒副作用是因父母的“不作为”产生的。

(3)操控型父母

“这都是为了你好”“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

多少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行操控孩子之实。

与不称职的父母将责任强加给孩子相反,操控型父母则恐惧孩子独立,害怕失去孩子。他们在方方面面干涉的孩子,不鼓励孩子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往往感到无助和不满足。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书里提到,操控型父母会将这种操控伪装成关心,会维持孩子的无助感,因为他们害怕孩子因独立而不再需要他们。操控型父母的本质是将家长的角色与自己的人格紧密相连。

《原生家庭》里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迈克因恋爱结婚而离开父母搬到加州定居。他的母亲知道后总是给他施压,希望他回家。婚后一年,迈克要回波士顿参加父母的结婚周年庆聚会,可是妻子却得了重感冒,迈克选择留下来照顾妻子。母亲在电话得知迈克不回去的时候就哭着对他说:”如果你不来参加我们的周年聚会,我就不活了!”于是迈克在聚会当天坐飞机回了波士顿。他的母亲极力劝他住一个星期,可是迈克不放心重感冒的妻子,第二天便回加州。可是父亲打来电话告诉迈克,他的母亲气疯了,哭了一整夜。父母亲希望迈克重新回到波士顿和他们一起住。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迈克的妻子,甚至当作没有这个人。他们认为迈克离开波士顿是对他们的惩罚,结婚是为了折磨他们,迈克的妻子是假装生病,为了夺走迈克。他们总是让迈克做两难的选择。

《双面胶》里的胡丽鹃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个操控型的母亲,被儿媳胡丽鹃当成抢走儿子的竞争对手。她来之前,胡丽鹃和李亚平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她一来,俩人的婚姻就出了问题。

由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操控型父母不能够正确看待子女的婚姻极其配偶,他们视子女的配偶为争夺其子女的竞争对手,并与他们发生矛盾和冲突。

操控型父母实际上没有界限感,过多干涉成年后孩子的生活而不自知。

千百年来的婆媳矛盾都是因为界限感模糊导致的。

另外,多数妈宝男之所以不能“断奶”,是因为他们在母亲的长时期操控下,误将母亲的感觉和需求当成自己的感觉和需求,而他们的父母也不想给他们“断奶”。

(4)酗酒型父母

在酗酒家庭中,成员的角色通常是混乱的,照顾者成了被照顾者,而真正需要照顾的孩子则成了酗酒型父母的照顾者。

(5)言语虐待型父母

言语虐待型父母经常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进行语言层面的攻击。

他们通常通过辱骂、贬损、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对孩子进行言语虐待。

比如“你真笨”“你真是蠢得跟猪一样”“你慢得跟蜗牛一样”“你真是个窝囊废”,等等。

《原生家庭》里指出,言语虐待型父母有两种不同的行事风格:

一种是直接地、公开地用恶毒的语言贬损孩子。

另一种是通过长期的取笑、挖苦、取侮辱性的绰号或是拐弯抹角的羞辱来对孩子发起攻击。

言语虐待型父母极少甚至没有赞美过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看来,无论孩子怎么做都不能令他们满意,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打击孩子来使孩子成长,还美其名曰“打击教育”。

海蓝博士说:“没有人能在不断被纠正、被指责、被批评、被训斥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孩子如此,成人也如此。人愿意把事情做好,是因为感到被理解,得到了鼓励和支持。”

但是,言语虐待型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我看来,言语虐待型父母通常通过语言虐待掩饰自己的无能、推卸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他们最终会变成无不是的父母以及操控型的父母。一旦子女指出他们的错误,或者子女变得失控,他们便会加倍的指责子女,甚至对子女进行道德绑架,试图重新控制子女。

(6)身体虐待型父母

2020年8月20日,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显示,陕西一刘姓男子酒后抱摔2岁半儿子,导致孩子不治身亡。

许多父母奉行“打是亲,骂是爱”的育儿理念。殊不知,这种打骂反而使孩子远离自己。

虐待孩子的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想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也不愿意与他们谈心,总感觉孩子与自己不亲。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难以与父母重新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多数父母在孩子不停哭泣、烦扰我们或者挑战我们的权威的时候都想要打孩子。但是,部分父母能够控制住想要打孩子的冲动,而另一部父母则无法控制这种冲动。这部分父母通常通过打孩子来发泄自身的焦虑、压力和不快。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一书中指出,对孩子实施身体虐待的父母往往就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之所以虐童不过是在模仿他们自己的父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未能从自己的父母身上获得情感满足。因而在虐待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他们将孩子当成了父母的替代品,希望从自己孩子身上寻求自己的父母从未给予的情感满足。他们真正的施虐对象其实是自己的父母。

(7)性虐待型父母

据报道称,澳洲有一个叫珍妮.海恩斯的女孩,从4岁到16岁长期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性侵。她分裂出了2500种人格以应对自己遭受的痛苦。有分析认为珍妮患上了一种叫做多重人格障碍的精神病(DID)。

人们常常认为类似珍妮·海恩斯遭遇亲人的性虐待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实际上我们对这种事情的看法与现实有很大出入。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里指出了Luan伦的一些实际情况:

“所有可靠的研究与数据,包括美国人类服务部提供的研究与数据都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在18岁之前曾遭到过自己信任的家庭成员的骚扰。

Luan伦是广域的,不受背景、经济水平的限制。

典型的Luan伦侵害者可以是任何人,既没有共同的特性,也没有既定的形象。他们常常是工作勤奋、受人尊敬、笃信宗教、样貌无奇的普通男女。

大多Luan伦侵害者都有比较频繁的婚内性生活,常常还有来自婚外恋情的性生活。

大部分以孩子为对象的性犯罪都是由深受信任的家庭成员犯下的。”

大多数Luan伦的家庭都在维持“正常家庭”的假象,这和身体虐待型父母的家庭一样。

这类家庭之所以会维持正常,多半是侵害者威胁受害者,让受害者保持沉默。比如,侵害者会对受害者说“你要是说出去我就杀了你”“如果你说出去我就打你”等等。

2.有毒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有中毒的父母就有中毒的孩子。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里说:“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网友野子说:“明明是亲人,明明是在家里,可是却待出了寄人篱下,小心翼翼的感觉。”

我想我不想回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展开 收起

《最亲切的数学概念启蒙图画书·你好!数学》(精编版、礼盒装、套装共30册)

《最亲切的数学概念启蒙图画书·你好!数学》(精编版、礼盒装、套装共30册)

225.9元起

《活着》(25周年精装典藏纪念版)

《活着》(25周年精装典藏纪念版)

23.3元起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额尔古纳河右岸》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额尔古纳河右岸》

10.6元起

《实验班提优训练》(年级、科目任选)

《实验班提优训练》(年级、科目任选)

10.76元起

《奇先生妙小姐 阶梯阅读睡前故事》(58册)

《奇先生妙小姐 阶梯阅读睡前故事》(58册)

149元起

《看不见的生物病毒、细菌》(精装)

《看不见的生物病毒、细菌》(精装)

8.9元起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精装)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精装)

16.63元起

《学而思秘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教程1级》

《学而思秘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教程1级》

5.56元起

《DK百科全书精选礼盒》(礼盒装、套装共4册)

《DK百科全书精选礼盒》(礼盒装、套装共4册)

171元起

数学:1-3岁(全34册纸板书)

数学:1-3岁(全34册纸板书)

528.9元起

《DK博物大百科》(精装)

《DK博物大百科》(精装)

84.55元起

《钢之炼金术师》(套装共27册)

《钢之炼金术师》(套装共27册)

188元起

《迪士尼金色童年绘本珍藏馆》(礼盒装、共50册)

《迪士尼金色童年绘本珍藏馆》(礼盒装、共50册)

200元起

《亲亲科学图书馆·1-4辑》(礼盒装、共40册)

《亲亲科学图书馆·1-4辑》(礼盒装、共40册)

177.21元起

《一脚踏进大自然》(套装共15册)

《一脚踏进大自然》(套装共15册)

68元起

《圣斗士星矢·冥王神话》(全25册)

《圣斗士星矢·冥王神话》(全25册)

178.07元起
6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