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问题不大
在上海,最近有一个新社交话题,成功打破了各年龄段,各行业人员的尬聊日常。
#垃圾分类#
因为它,即使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看起来也宛如一家人,平时冷场的饭局完全被这个话题承包,大家的生活在它的影响下变得多姿多彩(谨慎规律)。
从提前一个月的垃圾分类试点试验,到7月1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从看着网上的搞笑热梗哈哈大笑,到紧张垃圾分错而面临罚款的恐惧中,这一份垃圾分类“最严”新政,已然成为上海人民今夏最关注的事情。
垃圾分类,行为大赏
注意了注意了!您已进入垃圾分类社区“配合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市民”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您的一小步,社会一大步。“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手里拎着垃圾袋的上海市民,面对垃圾箱,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若没有按时间地点投放分类好的垃圾,就会一不小心成为人群中的“辣鸡”。
每天扔垃圾之前,分拣阿姨总会亲切地问你一句:“你,是什么垃圾?”
面对阿姨们的灵魂拷问,纠结症患者难免疑惑自己是否扔错。
深夜查询垃圾如何分类的上海市民,一丝不苟的面容闪闪发光。
每次扔垃圾总能感觉到,四面八方飘来的目光凝视。
#今夏最时尚的挎包# 沙雕中透露出一种严谨的气息。
“被逼疯”的上海市民,想运用高科技无人机将垃圾运往隔壁小区,结果没想到还没飞2米就被小区保安当场抓获。
时刻谨遵垃圾分类守则的上海市民,正在利用VR技术练习分类垃圾。“正确!加10分~”
垃圾分类,也已经从娃娃抓起了,只是商家文案由于过于真实,已引起不适。“别让孩子像你!人到中年,还为垃圾所困”
现在更出现了一个专属名词,“垃分宝宝”=垃圾分类达人宝宝。从小学会分垃圾,长大不怕遇垃圾!
恍惚间发现,垃圾分类是一场横跨所有年龄段,男女老少都在同一起跑线的考试~
垃圾分类,问题不大
其实只要认真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用途,就会发现它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从而真正摆脱被垃圾分类而支配的恐惧~
众做周知,上海的垃圾分类是分为了四大类: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那接下来就来看看为什么会分成这四大类吧~
一、可回收垃圾
标准:生活中可以重复利用的,像塑料、纸壳、玻璃等可循环再利用的就是可回收垃圾。
用途:就了解,上海每天都会产生3312吨可回收物,这些都会送往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利用。
二、有害垃圾
标准:对生活有安全隐患的,例如灯泡、电池、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对环境对人类有伤害的,就是有害垃圾。
用途:这些垃圾都将送往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三、湿垃圾
标准: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像食物残渣、花卉绿植等具有易腐烂易粉碎特点的垃圾就是湿垃圾。
用途:这些湿垃圾将在湿垃圾处理厂先搅碎处理,再通过厌氧发酵用于沼气发电。所以外壳太硬会损伤粉碎机的大骨头、榴莲壳等厨余垃圾并不属于湿垃圾。
四、干垃圾
标准:除了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全部都是干垃圾,例如卫生纸、尿不湿、污损塑料袋等。
用途:干垃圾将送往干垃圾处理厂用于焚烧发电。由于做好了干湿垃圾分类,干垃圾的含水率得以大大降低,提高了垃圾焚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垃圾分类指南
扔垃圾时,若还是有疑问不确定该怎么分,也可以打开小程序搜索“垃圾分类指南”,按照上面给出的分类指示操作,即可。
垃圾分类,测试真题
经过上文的科普知识介绍,相信大家已聪明地掌握了垃圾分类技能。下面有5道垃圾分类测试真题,来看看你能不能收获满分吧~
1、扔垃圾时面对阿姨大声地询问:“你,是什么垃圾?” 请问以下哪个是正确做法?
A.瑟瑟发抖哭着把垃圾拎回家
B.暴怒回怼阿姨“你才是辣鸡!”
C.淡定地将分类好的垃圾扔在对应地垃圾桶中,然后潇洒离开
2、小红回家发现养的猫咪“小咪”因为发情期,在拖把布上拉屎撒尿了,请问小红该怎么做?
A.生气暴揍小咪
B.不负责任把小咪扔掉
C.将拖把布扔到干垃圾桶,并打电话给宠物医院预约绝育手术
3、垃圾分拣阿姨发现你刚扔的可回收垃圾里有一盒未拆封的过期药品,请问接下来她会怎么做?
A.面部表情地放回可回收垃圾桶
B.取出直接扔到干垃圾桶里
C.耐心地教育你:“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需取出单独投放。”
4、小红发工资了请小丽到家吃饭,点了外卖“辣子鸡”,但是因为味道太辣所以两人并没有将菜吃完,请问这个辣鸡是什么垃圾?
A.有害垃圾
B.干垃圾
C.湿垃圾
5、小红不小心将办公桌上的奶茶打翻了,请问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
A.因为太丢脸所以决定辞职
B.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工作
C.迅速收拾干净,并将奶茶杯内剩余的液体倒入下水口,珍珠倒进湿垃圾桶,其他的扔进干垃圾桶
tips:不知道选什么就选C哈。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riverlang
校验提示文案
riverlang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