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养生新风尚:艾草青团与清明粥
清明时节,细雨润春,正是借传统食材调养身心的佳期。江南人家常制艾草青团,将春日草木精华融于美食。取鲜艾草嫩叶焯水去涩,捣汁混入糯米粉,

裹入豆沙或咸蛋黄,蒸制后碧如翡翠。艾草性温,可驱寒祛湿、温经通络,春日食之能助阳气生发,缓解春困。青团软糯裹挟山野清香,既应景又养生。

北方则流行清明粥,以荠菜、粳米、赤小豆慢熬。荠菜清肝明目,赤小豆利水消肿,粳米健脾和胃。此粥针对春季湿气渐重,可助运化、排毒素。熬粥时加少许姜丝,更添温中散寒之效。晨间食一碗,暖胃清心,应和清明“清浊气”的传统养生理念。

两地食俗虽异,皆取时令鲜物,顺天时调养。艾草青团承袭寒食禁火之古俗,清明粥呼应“明前清补”的智慧,体现了“药食同源”的养生哲学。今人效仿制作,既品味春意,亦守护健康,让传统习俗焕发新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