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运动的你最值得拥有的一款TWS耳机——魔浪S真无线耳机
TWS市场经过那么多年的飞速发展,产品的种类和功能都算是比较齐全的了,音乐、游戏、通话等等方面都能顾全,但是还有那么一部分人群,他不需要那么极致的音乐,也不需要那么极致的游戏延迟,更不需要极致的通话,他们就是那群热爱运动的人们啊。
确实,也许他们不是主流的用户群体,也许没有办法带动千百万的销量,但是他们对产品的痛点也应该被注意,所以前不久,这家来自中国的品牌——魔浪,正式推出了自家的专业运动耳机魔浪S。
从产品包装上就能看出这是一款主打运动的产品,在设计方面非常的前卫大胆。
参数方面也无需担心,保齐保全。
内盒采用了开折式的设计,充电仓放置在了下层,配件部分则是放在了上层。
在充电仓的上层还配备了个磨砂塑料层作为保护。
上层的配件盒内分别配备了除菌耳塞、Usb-A to C充电线、说明书。
运动的时候难免有汗水的侵蚀,加上长时间的佩戴,卫生的保证就显得尤为重要,魔浪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配备了市面上很少见的除菌耳塞,为的就是让用户用的放心。
绿色面条充电线在做工、配色和设计方面做的都不错,质感是足够好的,但是如果能换成C to C的话,相信实用度会更高。
魔浪S的配件不多,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都是足够的了,而除菌耳塞的配备相信也能让热爱运动的用户满意,可能有朋友会疑惑,鲨鱼鳍呢?不是应该有配备吗?那当然是有的,不过它不是配件的形式出现,往下看就知道了。
见到魔浪S充电仓的第一眼,嗯?这该死的精致藏都藏不住,IMD工艺+镀膜+UV保护层+CNC切割+真空电镀打造出了这极致的工业美感。
魔浪S的造型很像是放大版的M&M,很规则的扁圆形加上金属配件带来的分量感让我忍不住拿在手中细细把玩。
整机唯一的按键被放置在了正面,这一个看似简单的按键内置了7个超高精度的零部件,实现了开盖和控制双功能的集成。
用力按压可实现自动开盖,轻按3下可重置耳机。
采用了Type-C充电口,2个小时即可完全充满。
对于首次使用的朋友魔浪在细节方面的把控可以说是非常细致了,耳机的操控说明放在了上盖的内侧,免去了我们翻看说明书的时间。
充电仓内的触点也设置了塑料隔层,首次使用需要先摘下哦。
配备了三颗LED指示灯作电量显示和操作提示,左右两侧也设有明显的L/R标识。
500mAh的电池配备,让总续航来到了34个小时,接近一天半的续航时间,相信能让大部分用户满意。
魔浪S的腔体呈C型延伸,头部是用于嵌入耳道的鲨鱼鳍,中间的logo部分则是触控区域。
三麦克风配置,第一个位于鲨鱼鳍的顶部。
另外一颗在导管上层,用于拾取耳道噪音.
最后一颗位于logo面板的下方,三颗麦克风共同打造了30db的宽频主动降噪和出色的通话体验。
腔体内侧配备了两个金属触点,用作充电和拿起感应。
导管部分较短,腔体内侧是经过大量人耳参数设计的弧线设计,在佩戴方面有很好的表现。
腔体的厚度控制是很出色的,双层结构,还没有指甲盖大。
在如此小巧的腔体中,魔浪放下了三颗麦克风、主板、电池、动铁单元还有各种零部件,单耳重量还控制在了3.5g!!!这近乎疯狂的内部堆叠对工程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过显然,魔浪交出了那份让人满意的答案。
这段时间的体验下来,魔浪S的实际表现可以说是即合理又意外。
首次使用需要先配对连接,之后每次开盖都会自动连接,速度很快。
佩戴方面的表现正如预期,非常的出色,鲨鱼鳍稳当的嵌入到了耳廓中,大量计算设计出的腔体轮廓搭配上3.5g的极致重量表现让佩戴体验达到了顶峰。
随意晃动完全简直是小菜一碟。
跑步?没问题!
室内健身?简直轻轻松松!
汗水?呵,IPX7级别高强度防水,你放心去跳,剩下的交给魔浪S!
如果说佩戴表现合情合理的话,那么降噪表现确确实实是出乎我的意料了,说实话我根本就没有对降噪抱有期待,但谁又能想到一款主打运动的耳机降噪居然有这样的表现呢。
和大多数降噪耳机一样,魔浪S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分别是轻度降噪、强降噪和通透模式。
在轻度降噪模式下,大部分的低频轰鸣声都被封印在了耳外,在地铁中我也能够很自如的享受音乐、听清每一句歌词,不过喧哗的人声还是会有出现,比如有人站你旁边说话还是会有一点声音被接收到的。
而强降噪模式则是在轻度降噪的基础上,对人声降噪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这个时候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道,看着飞驰的车辆,那些原本应该存在的碾压声、引擎的轰鸣声纷纷躲了起来,仿佛声音停滞了一般,近处的人声亦是如此,这是一刻难得的清净,很容易让人沉醉。
最后是通透模式,魔浪S的通透模式其实就是关闭了主动降噪功能而已,不过这样也带来了最自然的声音表现,那些本该出现的声音又回来了,而一些原本就听不到的声音,也不会突兀的进入你的耳朵中。
在降噪体验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是需要我细细寻找的,它就是耳压,就算是我开启了强降噪,低频噪音已经明显被隔绝了,但那进水般的感觉却始终没有出现,这个体验确实有点诧异,噪音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音质部分的表现和降噪一样,亦是出乎意料的。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过的话,很难想象着是一颗动铁发出的声音。
魔浪S的声音表现较为浑厚,低频的量是比较大的,声场适中,每一下低频都可以直击心灵,仿佛歌手直接敲在了你的心上而不是鼓膜,不仅如此,这颗动铁的解析力也足够优秀,就算低频的量上去了但是声音的层次还是得以保留的。
而中频的厚度是比较足的,整体风格偏暖,不错的解析力也带来了干净的声音表现力,歌手的每一个词每一次呼吸都能尽收其中,齿音方面有被压制,是挺舒服的听感,长时间的听音也不会觉得腻。
高频的话则略显暗淡了,有一说一这个声音确确实实不像是动铁,高频会缺少一些延伸和细腻感,虽然动态水平尚可,不过对于一些高密度的场景还是会有些应接不暇。
所以这个音质体验下来,我自己都有点愣住了,不过转念一想,好像也算合理,如此小巧的体积放动圈的话不太合适,但是动铁原本的声音又不适合运动,所以魔浪直接就把动铁往动铁里调了,这样你可以在运动的时候也可以尽情的播放节奏强烈的歌曲,你会发现魔浪是真的站在了用户的角度去制作这款产品,工程师是有针对使用场景去亲自体验的,所以——合适这个词用来形容魔浪S的音质表现实在是适合不过了。
魔浪S给我的感觉就是专注,但又不仅仅专注。
非常疯狂的体积控制加上内置鲨鱼鳍和大数据优化的腔体设计让佩戴体验达到了顶峰,和半入耳的airpods比也能够略胜一筹,要知道魔浪S可是入耳式的耳机,这样的表现说是教科书级别也不为过。
音质方面的调校也尤为不同,虽然受限于体积只能采用一颗动铁单元,但是魔浪对这颗动铁单元的控制是很成熟的,整个声音会更加像动圈,很适合运动的时候听一些带感的音乐,工程师很明白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说这两个方面对于一个运动耳机都算合理的话,那么这个30db的宽频降噪其实不那么的重要,但魔浪好像不是这样想的,这个不那么重要的降噪也很认真的去做了,日常通勤遇到的各种噪音都可以完美控制,轻、强、通透三模式的配备也让用户使用场景更加的广泛,让人不禁沉思,那么紧张的腔体空间有必要做的那么疯狂吗,为工程师的头发捏了一把汗。
对于主打的运动功能,魔浪S的表现是独树一帜的,我不知道未来的市场会是如何,但是从目前可以买到的市面上的众多产品来看,没有对手。
而降噪功能的加入、极具工业美感的充电仓、为耳道提供极致保护的除菌耳塞的加入让魔浪S不止于一个偏科生,你会发现它的各个方面表现居然都还不错,它不仅仅是一个运动耳机,它用作通勤也完全没问题。
所以,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已经无需多言了,因为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相似的替代品,如果你在找一副能够让你专注运动的真无线耳机,那么魔浪S是你最值得选择的耳机。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Glinhoow
校验提示文案
Glinhoow
校验提示文案